如何看待手机内存卷到 24G+1T,真的有必要吗?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45
阅读量:
14

我这么和各位说吧,算算时间应该刚好是十年前,我们还在读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我室友买了一台索尼lt26ii,为啥印象这么深刻呢,因为那个时候室友除了像我这种安卓杂牌,就是苹果,他整出一台索尼手机,一下子确实挺神奇的。

我给各位复述一下这个手机的配置,

安卓4.0

高通MSM8260

1G RAM,32G ROM

1280*720P

当然,这是一台2012年8月初的手机,这配置其实还是没啥大问题的,问题是,我同学买的时候已经是2013年的7月了,新机热潮各种消息层出不穷。

当时我们都劝过他,1+32肯定不够用的,他们你们懂个毛,这是一台双核手机,绝对够用的,1+32g,干啥不能用?

然后就是音质啊,配置啊,杂七杂八的。

对了,这手机即使是一年后,他也是用了2700元的高价买下的

转眼间,13年9月开学了,到了10月份的时候我一个室友抢到了小米3,当时直接跃升到了4核的骁龙800,2GRAM,64GROM。

一下子差距就开始拉开了,半年后,索尼的室友已经开始卡顿、存储不够的问题,经常性的挑了删,删了挑,美其名曰:经典。

后来到了2014年后,1G RAM确实撑不下去了,双核CPU、RAM、ROM也被微信,淘宝等APP吊起来打,没办法,只能换机了。

当然,有朋友会说,这是那个时代的问题,性能不够,RAM ROM都不够的情况下确实不行,现在8+128又不是不能用。

那说实话,我没觉得现在和以前有特别大的区别,有一个习惯大概可以区分现在的年轻用户和用过老安卓用户。

那就是清理后台,从底部往上滑,然后全部干掉,为啥?因为不清理后台,手机就会卡。。。

而且要时刻关心自己的RAM占用了多少,哪些王八蛋在占用。

我举个例子,看我现在这台手机,是不是觉得,好像看起来用的也不多啊?

没错,我现在其实既没有下载离线歌曲,也没有下载电影在里面,就是纯粹的多拍了点照片,下了一些常用和非常用的APP。

已经把256G用了70%。

这要是真的有常用APP,并且冷门APP比较多,且还喜欢拍照的,可能还真的不太够用。

我之前在写Mate50的时候就说过,我大姨子买手机,只买512GB的,为啥?因为她一台手机要用4年起步,并且要时常拍照记录亲子时光,我之前瞟了一眼,她那台Mate20里,甚至还有之前17年的照片,当然,是从以前的老手机转移过来的。

17年,也就是她儿子刚出生没多久的照片,而现在她儿子已经7岁了,她时常将照片对比起来,感叹一下时光。

另外一个要说明的点就是,其实除了ROM以外,RAM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现在的新安卓用户可能已经习惯了下午打开上午的软件,还能够保活,甚至还停留在当时最后使用的时刻。

但是在以前,这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因为以前RAM不够大的时候,经常性的会杀死后台。

而且现在不少人也会感受到如启动速度更快了,重载时更流畅了。

比如说像COLOR OS,16GB的RAM情况下,后台最多能够保活44个,

vivo这边则是12GB的内存情况下,最多保存34个。

甚至可以说,内存的大小,其实比你的SOC性能更重要,

又到了经典老图的时刻了。

为什么18年的OPPO R17能够熬死那么多同时代的产品?在2023年3月还能够在存量榜上上榜?

因为R17有8GB内存的版本,而当时以性能著称的小米

只有探索版才有8GB,就是这2GB的RAM,决定了一台手机的使用体验和使用寿命。

要说性能,R17采用的是骁龙670,小米8则是骁龙845。但是当时那么多台845,反而没有熬过R17的使用寿命

所以对于一些一年一换的人来说,24GB可能真的没啥用,

但是有些朋友可能指望着一台手机能够用个4-5年去的话,24+1T还是真的有用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