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歼8改进型号能打过歼10早期型号吗?

发布时间:
2023-08-25 12:30
阅读量:
15

依然打不过,代差是骨子里的差距,不是那么容易弥补的。

这里说的晚期歼8显然指的是2003年才服役的歼8F,歼8F装备了1492平板缝隙阵脉冲多普勒雷达和主动雷达制导的PL12空空导弹,前者对战斗机目标的探测距离可达110公里,后者最大有效射程为70公里,早期歼10的雷达配置与歼8F差不多,中距空空导弹一样用的是PL12。

很多人的想法肯定是,歼8F可以发挥高空高速优势,高屋建瓴,做到对歼10的先发现,先开火,先击落。但歼8F爬升到2万米的高空需要多长时间呢?幻影3爬升至1.8万米高度需耗时6分钟,歼8F爬升到2万米怎么也得用7分钟吧。现代空战往往非常短暂,如1989年F14与米格23在锡德拉湾的空战仅持续了8分钟,实战中歼8F很可能根本没有时间爬升到2万米。且在爬升的过程中歼8F是无法发射导弹的,隐蔽性和机动性也很差,很容易遭受攻击却无还手之力。就算是爬上去了滞空时间还剩多少,开加力时间还剩多少呢?因此,歼8F在高空高速性能上的优势在实战中很难发挥出来。

而歼10A相比歼8F在高亚音速机动性和超音速机动性上全面占优,且采用静不安定设定设计和电传飞控的歼10A在反应速度上也远胜于仍用静安定设计和液压助力飞控的歼8F,这意味着歼10A在规避或占位速度上远快于歼8F,就是与预警机的兼容和数据连通上,歼10A也强于歼8F,因此,率先发现目标,率先发射导弹的反而很大概率是歼10A而不是歼8F。更不用说在被对方火控雷达或导弹主动雷达导引头锁定后的躲避能力了。

这还是超视距空战,近距格斗就更不用说了,由于二代机的底子 、静安定设计和液压助力飞控限制,歼8F的机动过载只有5-6个G,还不如双座的歼轰7,而歼10A至少可以达到8个G,这就意味着,即使装备头盔瞄准具,歼8F的飞行员也会因为机动性的限制,很难抓住发射机会,而歼10A飞行员锁定机动性有限的歼8F则容易得多。因此,装备1492雷达和PL12空空导弹的歼8F实际上依然远不是歼10A的对手,但心理上的作用倒是挺大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