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者为什么说宋徽宗至圣至明?

发布时间:
2023-08-25 12:31
阅读量:
33

元末明初的文人还是知道一些真相的,宋徽宗的形象并不是后来的昏君形象。

靖康之变是一场内外勾结的政变。宋徽宗嫡系童贯在统领西军,京城军队没有控制住,被政变了。宋徽宗、宋钦宗不是傻子,如果是傻子早被架空成傀儡了,那些愚蠢卖国的行为只是文官政变成功后逼他们做的,像皇帝亲自去金营谈判,不可能是皇帝自己去的,当时金军外城都没有占住,你是皇帝你会去吗,是文官政变后绑架他们去的

宋徽宗变法严重损害文官集团,尤其是南方文官集团的利益。

1102年徽宗登基两年后,改元崇宁,就是尊崇熙宁变法之意,继续延续神宗哲宗的思想,启用新党蔡京为相和童贯等人大力变法,蔡京和前朝王安石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弟弟蔡卞就是王安石的女婿,他本人也是受熙宁变法影响坚定的变法派。徽宗和宰相蔡京上位后用非常严厉的政治惩罚行为(除了杀人),迅速结束了延续三十多年的党争。

徽宗就开始设立的官学,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大学,有各种专业,有军事、医学、法律、财会、美术特长生等。并于州县并置,在县里考核合格了之后,去州郡里上,考核合格后可以直接来京城太学上。这个制度又有点像九年义务教育。等到时机成熟了之后,太学里的人数几乎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人。

然后徽宗干了两件大事就是废除科举,废除恩荫。废除科举制度很好理解,就是徽宗不再采用至今一千多年,当时已经有500年的科举制,而是从他那学校里选拔人才。历史上的寒门难出贵子,始终权利都是掌握在有钱人手上,有钱了你才能有机会读书,没钱的都种地去读什么书。而徽宗办的这个官学碰士族蛋糕,却得到了天下寒族的支持,然后徽宗办的这个官学就被各种手段抹黑。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徽宗和蔡京的新政非常高明,思想也很超前。不再考统一的八股文考试,而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将每个人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无限放大化,将来凭借着自己所学的专业找对口的工作,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雏形。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依蔡京之请,诏罢科举,取士悉归学校升贡。遂使学校成为最主要的入仕途径,这既能打破士大夫的教育垄断,也能提高选官的质量。接着宋徽宗废除恩荫,宋朝有这么多官员吃空饷,光是科举来的怎么会有这么多。这个恩荫制才是主流,这就造成了七大姑子八大姨也能弄个官做。徽宗把人家一辈子的仕途财路断了,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那和杀文官集团的父母有什么区别?此仇不共戴天

如果说废科举打折了黄老爷的一条腿的话,限制恩荫就是把黄老爷直接打跪下了。

经济上来说,宋徽宗兴办太学,兴办养老政策,常年北伐都是需要钱的,于是徽宗就变着法搞士大夫阶层的钱。政和二年,徽宗把茶叶的贩卖收归了国有。在这之前,徽宗就把矿产资源类似金矿银矿全部收归国有,类似的操作万历皇帝也做过,被黑的体无完肤。

推行公田法,由另一个大奸臣杨戬执行,简单来说就是查你家里的地契,然后用地契和你实际拥有的土地做比较,把超出地契的土地收为公田,由国家经营。这一招在史书上被骂惨了,说什么因此随意夺取小民土地,导致民不聊生。可实际上普通老百姓能有多少地,够一家人糊口就不错了。真正有地的还是那些三位一体的士大夫集团,再说,你家里超出地契的土地是怎么来的?交税了没?是不是非法所得,他们说的清吗?收地都算是轻的。没让那帮士大夫把他祖宗八辈欠下的税补上就不错了!

设立官办的织造局与官窑,史书上说这些都是为了给徽宗制作精美的物品供其享乐用的。可徽宗设置的织造局在浙江!他要是自己享乐用干脆在开封搞一个不就得了吗?实际上徽宗搞这些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官办的织造局指出来的丝绸也能直接卖向海外。但是这么做,也就让那帮三位一体的士大夫集团少了一口吃的。

就这样徽宗把能挣钱的买卖都划拉到自己袖子里了。就在这时候,北宋对内消除朋党,任用蔡京为相治理天下,北宋迎来了最后一个经济和军事极度膨胀的时期,军队实际在编人数达到了80万,紧追仁宗时期的126万。版图达到极盛,全国歌舞升平,开封城连外卖跑腿都被发展出来了。

然而徽宗看似严厉的变法暴露了他本性中的缺点———过于仁慈,过于理想主义,莽撞。他做过自以为最恶心人的手段便是立元佑奸党碑,将以司马光、苏轼、苏辙为首的顽固分子309人刻在碑上猛黑。宋哲宗元佑元年,司马光为相,尽废神宗、熙宁、元丰间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绍圣元年章惇为相,复熙丰之制,斥司马光为奸党,贬逐出朝(可是到今天我们依然学《司马光砸缸》,可见徽宗变法大败)。以为用这种方式便可以让他们遗臭万年,显然是低估了旧党的抗打能力。这点乾隆皇帝做的要远胜于徽宗,大兴文字狱。事实就是,想要安心变法,就不能有太多反对派。

东林书院由杨时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东林书院,他的实际控制者是浙东集团和西京洛阳集团。东林党开始浮出水面。从宋朝开始,在江南一带就形成了一个比较隐秘的阶层,这个阶层有一个特点,每一个家族并不算特别大,但都有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基本把持了科举,擅长考试,只要有科举制度,他们就能很快渗透到管理层从而掌握朝政中枢。古话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考中,亲戚朋友同学学生全部会有好处。他们以师生同僚朋友关系维系的比重较大,血缘关系次之,以意识形态来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政治集团的。朝中官员大多是他们的人,把持朝政,在政策上自己的阶层争取到最多的好处,把百姓敲骨吸髓。

宋徽宗在位时还立了两大武功,第一就是灭辽(不要管怎么灭的,光不光彩,反正算他的武功),第二痛击并且差点灭掉西夏。宋朝的西军是当时宋朝去最强的军队,平方腊,灭西夏,几乎无往不利,就在宋朝的西军磨刀霍霍刚刚灭了辽国准备灭西夏的同时,因为收复了北方大片领土,有大量流民需要安置,于是徽宗又开始准备刮这些富人的油水了。这次徽宗非常严格,限定两个月内缴齐,违者军法从事。皇帝刮油水,一个是刮穷人,一个是刮富户士族。刮穷人,农民起义;刮士族,那不好意思,皇帝就成要饭的打工仔了,肯定要把你给办了。

紧接着,徽宗又继续下旨,宗室、妃子家亲戚,宰相这些人一概要交。这下又把京畿重臣、宰相外戚得罪了。徽宗的莽撞和不循序渐进彻底展现了出来,徽宗的变法过于超前,比以往任何一朝都要严格,依靠部分江南士族成员变法的徽宗,这下彻底得罪了全国士族阶层,好你个赵佶,我们认你,你才是皇帝,你要改革,还想把我们给革掉,往死里弄?于是惊天阴谋就开始了。

科举上位的文官集团主要是南方,以江浙为核心,福建、江西、湖广为羽翼的松散组织,1111年组建东林书院,才组织的相对严密,运作了15年,才发动靖康政变。当时皇帝和现代人一样,不相信文官有这个能力,发动政变,结果就栽了。

44岁的徽宗居然反常地禅让了,因为宫廷里发生政变,要不让位置命就没了。朝廷里一帮人发动了政变,以张邦昌、李邦彦、耿南仲为首的人控制了徽宗,并且以钦宗的名义下诏,把这次政变包装成了禅让。同时下诏让淮西,浙江募兵进京。当时开封禁军多得是,为什么要从浙江募兵,这是用自己人彻底控制京城。和神龙元年的神龙政变是一个道理,就是打你一个猝不及防。为什么神龙是革命,而徽宗就是被逼成禅让了呢?因为神龙年间,中宗李显联合文人张柬之等人叛变,是皇权和文官集团之间的联手进剿武则天势力,并有改朝换代的因素,所以被文官大书特书,包装成了一次伟大的革命。而徽宗的这次政变,士族是单体的、有预谋的、没有得到任何诏命的、不合法的叛变。他们不会说我叛变把皇帝囚禁了,正如某人杀人了,他不会满大街的去跟别人说一样,他们自己也明白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靖康之变和周朝覆灭商朝很像,都是内部改革引发内部重臣不满,主力大军在外,趁机通知敌国,充当带路党,带领敌军长驱直入,都是在最强大时期突然灭亡,都打了两次,商朝带路党被分封建立了宋国,北宋带路党则接受金国册封,抛弃他们眼中北方这个负担,回老家杭州建立南宋

宋史记载,第一次金军南下,从北京到到开封,只用了20多天。20多天1600里,这还是高速里程,实际上宋代的的施工能力,道路条件要差很多,超过2000里也不稀奇,遇沟要绕,遇水要探,坑坑洼洼,下坡上坎,赶起路来要疯。

金军几万人20多天深入敌人腹部1600里,还要翻山越黄河,连个导航都没有,但凡有一个城在抵抗,这帮金军就是孤军。稍微有点理智的人都不会这么干,除非金国人有特别的把握,比如宋朝有人通敌。他们之所以有恃无恐这么干,带路党肯定不是小角色。

北京当时是要塞城市,没有经过多少战乱,四天而降,奇迹。1月4日宋将郭药师降,金军一天都没有修整,立即出发,1月4日到1月31日不到一个月,冰天雪地,一万金军带着几倍于自己的降军,直接深入腹地到敌国都城,一路不抢东西不迷路,金军开着上帝模式呢,这比曼施坦因的部队走的快啊,比古德里安快了一倍。

在从未经过的敌占区进军,前面要放大量的斥候探路,后面还要有相当数量的资重部队,大军行动还要保持阵型严整,这就是为什么经常军队一天行进十几公里就算快。一天十几公里基本上是二战德国闪电战平均推进速度了。尤其是在当时的科技下,只有在本国境内才能实现。在敌国行军,如果遇到抵抗,那么行军速度就会被拖下来

金军1/02在白河,1/31在开封,除去路上各种攻城、战役、事件,实际行军时间只有22天,即每日行军约36公里。如果金军不是全骑兵部队,不可能达到这个速度,而全骑兵部队沿途根本无法有效攻城,如何做到每城当日便克之?关键是宋国境内可不是塞外无人区,一路没有抵抗很奇怪,带路党势力强大

北宋为了抵御北方骑兵,整个黄河以北人为的改造地形和自然,让黄河改道,平原挖河,种树,制造沼泽...这么夸张的制造限制骑兵地形,没有人领路,根本那么快过去。而且古代地图根本就是没有比例尺的东西,就这战略性的地图都在皇宫和枢密院,地方上只有本地区的区域地图,民间私藏和私自绘制地图等同谋反。

国内行军还有专门的大军向导才能保持正常军队的行军,更别说第一次来的异族人了。别说郭药师他作为一个燕地人,仅仅是入京办事一次的话就能绘制出战略性的地图,那根本就不可能。古代收税为什么商旅逃税也是贿赂关卡而不是绕路?因为根本就做不到,除了凭借前人走熟的商道,你去哪里都是一抹黑。不用说古代,就现代不开导航的前提下,有多少司机能做到不看地图精准行驶到1000公里外的目的地?

靖康之变时是中原腹地,人口稠密打仗得攻城略地,否则后方的敌军就会阻击你,金军能够孤军快速深入,而且后方还没有遭受阻击,这才是大问题!

金军来了,《李纲传》记载这支金军号称六万直扑开封,号称六万,肯定连六万都没有。据推测也就三万人,还有一大部分是原来的辽人和渤海人,女真人也就是一万左右,就这样一支乌合之众,一路畅通无阻没受到抵抗,二十天就从老巢到了开封城下。一路开绿灯畅通无阻,这行程肯定是被安排了,因为还要过黄河,这速度太惊人了,肯定是要赶在西军来救徽宗前,给他送走。结果,计划不如变化,文官集团内部分裂了。李纲居然是个支持徽宗的,并且开始和集团斗争,坚决主战,死活不让金军进开封城,而且立场及其坚定,就因为他金军没能进的了开封城。

徽宗当时已经被剥夺军权囚禁在龙德宫,童贯得到消息,马上只身回来护驾,因为他带领的西军当时准备灭西夏不能动,他只能带点人自己回来,但京城已经被控制了,童贯那点人回来就是送。文官集团先是把西北军给弄没,克扣粮饷,盼着西北军内讧,安排西北军北上与金军决战,给金军安排情报西北军大败,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战死,姚古被调去广东,老将种师道更是召回京城干掉,种师道刚到京城就毒死了,就是这么干脆。

西军群龙无首,然后通知金军把西军通往京城的潼关截断,金军再次南下就再也没有威胁了

西北将门就剩了刘家和折家,刘家后来苗刘兵变,折家被投降,折家首领被毒杀。

李纲是文官,但他是坚决的主战派,还违法抗金!属于是文官集团的反骨仔,这次也得被弄走,先是弄到河北,但是发现河北是金人南下的必经之地,又给他弄到扬州去了。

蔡京、童贯、王黼为首的变法派都被或灭族或流放然后路上弄死。肯定不能让你再和军队的人相见。至此,徽宗失去军权,就像崇祯帝不能活着见到李自成,玄宗不能再和军方有联系一样。徽宗从此被无限转移,直到整个太宗后人被打包送给金人的时候,文官集团分掉了徽宗变法以来积攒的家底,徽宗修的官学,产生丝绸的织造局、生产瓷器的官窑汝窑,安济坊、造作局、行幸局、和大小设施三百余处全部被关停,所有现金与物资被官员瓜分。西城所管辖的300多万亩国有土地被瓜分,徽宗变法彻底失败,把自己都给变了。

靖康元年11月,政变文官们遣散了勤王的军队,再次通知金军,这次彻底没问题了,你们来吧。这次金军带的人比较多,东路完颜宗望9月8日从保州出发,12月10日到达开封城下。一天十几公里基本上是二战德国闪电战平均推进速度了。完颜娄室的这部分军队南渡黄河,西趋洛阳,封锁了潼关,把宋朝最精锐的西军关在潼关以内,断绝了其东来的勤王之路。

这次负责开封防御的是四壁守御孙傅和宰相何栗,怎么把金军放进来呢,用郭京要做法的迷惑开封守军,。

各地勤王军早已受到唐恪、耿南仲的命令而裹足不前。只有南道总管张叔夜与两个儿子伯奋、仲熊违抗这一投降式的朝命,募兵一万三千人勤王,在颍昌府遭遇完颜宗翰部,大小十八战互有胜负。最后全军突入开封城,这是第二次围城之役中唯一的一支能够进入开封城的勤王军。

实际上金兵根本打不进汴京,汴京城墙高4丈合计今天12米,护城河宽400米深12米【当年东京的护城河是在天然河流基础上改造来的,像汴河,五丈河等,北宋灭亡后城市地位下降,没有经费维护河道淤积,再加上黄河改道支流水源减少到清末就只剩40来米宽了。】,金军太原一年都没有打下来,凭什么能打下城高水深的开封?是当时文官把部队都撤了,城里的百姓自发上城用石头就把金兵砸退了,最后开封府尹徐秉哲强制百姓下城墙。宰相何栗以郭京要做法的名义打开开封的宣化门,放金军入城。出自《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

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中国历史发展到宋代,已经是12世纪了,而在一千年前,2世纪,黄巾起义的时候,就已经证明宗教起义的神仙妖术是不管用的了。此后南北朝时期,道教也多次起义,均未成功。召唤天兵天将这种说法但凡看过一点史书的皇帝也知道这是智商税。

在古代那种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仅凭几万人就想攻克一座像开封那样,拥有护城河和高城墙的大都市就是不可能的。

古往今来的历史一遍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被打败了,如果不是体量上差距太大,一定都是自己内部出了问题。乱华夏者晋也,废华夏者宋也,胡骑骁勇,奈汉武唐宗明祖何?

金军能在北方肆无忌惮地攻城略地,几个月时间就攻克北方所有大型城池,靠的根本不是什么攻城车、云梯这种攻城设备。说白了,那时的女真人根本不可能有这种高科技产品。

那些骑马游牧的野人能把住在十二米高的城墙里的皇帝给抓了,只有一种可能是内奸开城门,把敌军引进城。

其实就是有北宋的自家人,自己开城门投诚了。

真心要守城,哪怕到了明初,著名的“洪都”保卫战就教带了几十万大军的陈友谅做人。这也是为什么明末时期的崇祯,即便被皇太极的十万骑兵吓得躲在紫禁城里瑟瑟发抖,皇太极也只能在北京城外逛两圈,打完草谷后还得老老实实回东北老家的根本原因。因为有人在城墙上守城的情况下,士兵根本不可能爬上城墙的。

很多城池陷落,实际上只是守城的长官写了封投降信对外宣称“我们已经归顺金国”的结果。这道理,只要自己想想就明白了,明明金国大军在东边打仗,刚打完,西方的城池就宣告陷落了。

先不论金军是怎么攻城的,光看那行军速度,简直比坐火箭的还快,这攻陷速度已经超过物理范畴了。

历史上所谓的灭国大战,其实也没打过几场真正的硬仗,大多数人和地方官都是骑墙两边倒,今天哪边强了,自己就投诚,对外宣称“我已经是金国人了。

真要硬打,那结局大概就是“蒙哥客死钓鱼台。”

所以,一个国家,尤其是中国这种大国的灭亡原因,根本不可能是所有的城池被敌军攻陷,而是人心散了,叛徒和间谍太多,多到全民都觉得这个国家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了。这个时候,所有城池的领头人都会在同一时间,集体宣布投降,国也就真的亡了。

先派郭京主动开城门,引主力步兵去跟人家重骑兵野战,目的是送光北宋的守城精锐。

这世界上哪有什么“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真相是,“你领导是汉奸,早已投靠外敌啦!”

“太尉姚友仲想要组织反攻,却被宋军溃军所杀,宣化门陷落,继而四面城墙除北壁未陷落外都被金人突破。”一心想守城的姚友仲却被自家不知名宋兵给杀了,那是因为宋军溃不溃散的原因吗?

真相是整个开封外城的城防,上到将领,下到士兵都和金国是一伙的。即使如此,外城完全被开城后的金军攻占,还有内城可守,毕竟是当时全地球最富有最繁华的都城,外三层里三层城墙防护可是标配。在这样的坚城面前,金军的骑兵依旧束手无策。

【宋史】记载的这支金军第二次来的时候被愤怒的开封军民堵在了城外,进不了内城,只好把城门【南薰门】烧了,在开封城墙上扎营。要不是文官以钦宗名义拦着死活要和谈,开封周边的军队就能冲进来把金军全部踩死。你跟一群连城墙都下不来的乌合之众有什么好谈的?金军慌了,他们是来挣钱的,不是来玩命的,后来派出枢密使冯澥到完颜宗翰军中商谈,经过大把给银子双方达成协议后,就要文官集团开始和徽宗算总帐了,一碗药给他送走很简单,但是文官集团不能保证接下来的后继之君会不会变法,于是他们就想到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改朝换代。

你宋太祖不就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了后周吗?我们这个理由就更合理了,赵宋无德被金人一网打尽,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自己再安排个人黄袍加身。

于是吏部尚书王时雍、开封府尹徐秉哲开始负责抄家事宜,蔡京儿子被送给金军,南道总管张叔夜父子三人违法抗金被送给金军,有一个驸马和公主是想跑的,结果被追回来了。然后开始细细抄家,一个都不能放过。就因为这两小子抄家有功,所以张邦昌登基后这两人是伪楚宰相。

因为徽宗继续宋神宗的改革触动了文官利益,江南文臣那帮人给金军许以利益,让金军南下,然后调开守军和主动开城门让其入城,单是开封内城民众反抗金人都打不过。也是他们把宋皇室的人抓起来,然后送给金人让金人带走的,好改朝换代,建立大楚,让自己可以掌权。一群勾结外敌出卖践踏自己国家的卖国内奸。

金军从靖康元年润11月进城,被开封民众打退,在外城墙呆了4个月,当时金军都没有打进内城,皇帝怎么可能自己送上门,是文官压着皇帝送给金军的。12月,宋钦宗被送给金军,靖康二年2月,宋徽宗以及三千多宗室后宫,也被握有兵权的范琼送给金军。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敌以其事付京城四壁巡检、温州观察使范琼……请上皇与宁德皇后同诣军前恳告,上皇未应。琼以言逼之,遂御犊车出宫。徽宗被胁出城后,汴京有人号哭者,范琼立斩数人。其后,琼领兵往来内前,宣谕百姓,称赵氏已失国,令百姓不许阻拦皇族、后妃们出城。

《靖康纪闻》:是日,范琼领兵往来内前,宣谕百姓:赵氏已失国,军前见议立异姓,今晚皇后、太子尽出,不许邀阻。

投降派借金军之口废掉徽钦二帝,3月拥立张邦昌登基,改国号为大楚,改朝换代。大楚这个国号就说明他们心向何方了。但是由于宋徽宗群众基础太好,不买账,张邦昌称帝,全国沸腾,百姓和军队都不承认,投降派以孟皇后的名义控制朝政【孟皇后是孟子的后代,是文官自己人】,接回赵构,立为傀儡

赵构他妈韦贤妃出身极低,是宫女出身,而且是宋徽宗赵佶酒后临幸的,不重视他们娘俩,所以赵构当天下兵马大元帅招兵勤王应该是文官安排的,让他拦着宗泽,不让招来的兵出发勤王,一直按兵不动,就等着开封城破,如果张邦昌不好使,就推他当傀儡皇帝,文官继续把持朝政。

宋高宗作为强行被文官集团带到东林老巢临安的傀儡【汪博彦,黄潜善】,他就更由不得自己做主了,他是一个儿子都不能让他生,宋高宗曾有太子赵旉,显然生育能力是正常的。赵构一度任用主战派,想拿回皇帝的权力,结果失败了,乖乖认命,文官集团实在太强,武将不是对手,至于岳飞,是赵构亲手提拔的嫡系,文官集团必须将他杀了,好彻底架空赵构。这和明朝围歼戚家军一样,绝对不能让皇帝亲近有实力的军队。

后来赵构被文官硬逼着把皇位“禅让”了他这一族太祖的后代孝宗,当时太宗的后代比比皆是,为什么非要还政于太祖的后代?因为这样文官集团就可以随便黑徽宗而没有人管。只不过这次文官集团又大意了,选的新总经理孝宗是个反骨仔,非常孝顺,经常找高宗谈心,非要北伐一雪前耻,还屡败屡战。得了您这皇帝也别当了,借着高宗驾崩没两年孝宗也成太上皇了。

高宗是1189年死的,孝宗是1194年也就是光宗绍熙五年五月初二染病,六月初九死的,也就是说高宗死了5年左右,比高宗小20岁的孝宗在一个月内也被病死了。我想现在的癌症想把人一个月左右弄死也不容易,结果就很显而易见了。

靖康之变后续与岳飞之死,请看下面文章分析

怎么评价宋高宗赵构?

关于文官集团,举个现代例子,特朗普这四年咋被架空的?被禁言是谁下的命令?合法总统在任期内被剥夺军权,几乎是被政变搞下台的

我先强调一下,特朗普面对的局面比多数皇帝要好的多。他有很大的铁盘,有可以直接动员铁盘的推特,有几十年集团老总的管理经验,对民间疾苦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这个条件是多数皇帝所不具备的。

然后呢?抓孟的时候特朗普不知情,中情局领着特朗普的薪水瞒着他调查他,一个捕风捉影的通俄门从特朗普就职调查到离职。他贵为一国总统,除了嘴臭骂骂深层政府,还能干嘛?四年里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下台后更是身败名裂被批倒批臭。

这就是深层政府,这就是文官集团。也许他们不能成事,但一定可以坏事,坏到皇帝总统自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