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浒传》作者为什么说宋徽宗至圣至明?
元末明初的文人还是知道一些真相的,宋徽宗的形象并不是后来的昏君形象。 靖康之变 是一场内外勾结的政变。宋徽宗嫡系童贯在统领西军,京城军队没有控制住,被政变了。宋徽宗、宋钦宗 不是傻子,如果是傻子早被架空成傀儡了,那些愚蠢卖国的行为只是文官政变成功后逼他们做的,像皇帝亲自去金营谈判,不可能是皇帝自己去的,当时金军外城都没有占住,你是皇帝你会去吗,是文官政变后绑架他们去的宋徽宗变法严重损害文官集团,尤其…
水浒传中有哪一些不易发现的细节?
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萧让和金大坚被诓上梁山那段。 当时王英拿着一把朴刀,带着四五十人来劫他俩,萧让一开始试图认怂:“小人两个是上泰安州刻石镌文的,又没一分财赋,止有几件衣服。”但王英就是故意来找茬的:“俺不要你财赋、衣服,只要你两个聪明人的心肝做下酒。” 于是这俩读书人翻脸了。“萧让和金大坚焦躁,倚仗各人胸中本事,便挺着杆棒,径奔王矮虎。”两个文人拿着两根木棍,要揍四五十个持械悍匪。 打了几…

《水浒传》中林冲真的窝囊吗?
这个问题和下面的很多回答,显然未能弄清楚:林冲这一文学形象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其核心在哪里。 吴组湘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水浒传》中的林冲部分—— 就我所读过的写人物思想转变的作品来说,像《水浒传》这样写得真实自然、深入精到的,实在不是很多。这句话一语中的。 吴先生准确地抓住了林冲故事最重要的价值,是在于 “转变”。也就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一个刀都已经架在脖子上,还要替凶手求情的人,如何最终 转变成了把…
小说《水浒传》徐宁的武力值怎么样?
在古典小说中,要判断一个武将的武艺水平,自然要以战绩为主,描写为辅,小编粗略将徐宁的几场斗将做了汇总,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五十合战平董平宋江再教金枪手徐宁,仗钩镰枪前去交战,替回韩滔。徐宁得令,飞马便出,接住董平厮杀。两个在征尘影里,杀气丛中,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交战良久,宋江恐怕徐宁有失,便教鸣金收军。由于宋江率先鸣金,并且提到“恐徐宁有失”,所以多数朋友认为这一战徐宁处于劣势,不过宋江…
《水浒传》中有很多夸张的吃喝描写,个个食量惊人,作者为何要这样写?
我女的,身高177,体重115,当年18岁,进部队新兵连第一天上来先跑了个三公里,下马威了属于是。 当然没要求速度,但对于我这种此前没拿过比书包重的东西,没走超过放学回家路的书呆子来说,这样的运动量很显然超出了我的承受,甚至理解范围,跑完之后我整个人灵魂出窍,感觉胸膛正中好像被人破开了一个大洞,整个胸腔空荡荡冷冰冰,整个人宛如行尸走肉,连情绪都消失了。 直到我们坐到食堂,我被冻僵了的鼻子慢慢缓过来,闻到了…
水浒传燕青去了哪?
燕青是个聪明人,他绰号“浪子”,却深知没钱就浪不远的朴实道理。 在一众梁山英雄好汉中,施耐庵老爷子对燕青可谓是十足地偏爱,不仅将他塑造得有才有貌,还风流机智,人生结局完美。 梁山第一美男,忠义两全。燕青又叫燕小乙,绰号浪子。 燕青的浪子名号不虚,他不仅长得帅,还曲艺武功样样精通。 书中形容他: “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仪表自然磊落。”至于燕青的十八般武艺,也是…
《水浒传》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最近在读《水浒传》,读到卢俊义被发配的那一段。负责的公人是董超和薛霸,也就是之前押运林冲,原计划在野猪林结果林冲,因为鲁智深的出现没有得手的那两位。这次,董超和薛霸被卢俊义的家奴李固买通,计划在发配途中做掉卢俊义。 途中的百般折磨不提。然后,亮点来了。住了旅店,烧了滚烫的洗脚汤,奋力把卢俊义的双脚按进水桶,惨叫,双脚烫的满是潦浆泡,第二天早上上路,卢员外旧草鞋找寻不到,被二公人赠予硬硬的新鞋,水…
水浒传为什么晁盖话少?
晁盖虽然话少,却是个 杠精,每次说话都能哪壶不开提哪壶,精准的把人给怼了:比如杨志上山: 杨志举起旧日王伦手内上山相会之事,众人皆道:“此皆注定,非偶然也!”晁盖说起黄泥冈劫取生辰纲一事,众皆大笑。次日轮流做筵席,不在话下。人家二龙山有杨志、鲁智深、武松,也算全明星阵容。全山来入伙,杨志说起来自己当年和梁山也算有渊源,回望过去,准备展望未来。你晁盖开口便是:“你还记得当初我们劫你那傻样不?”精准说…
《水浒传》有多现实?
上个月,某登读书会的一个女老师做线下分享,说《水浒传》算不得经典,对此,我表示呵呵。 四大名著,《水浒传》写的最有锋芒,是写实的吃人,是赤裸裸的黑吃黑,是皇权腐败压制之下的道德沦丧,与人性的扭曲,是彻头彻尾的乾道无序,坤道错乱!把黑暗统治下的众生相刻画的太入骨! 水浒的世界,只有两种人,顺民和暴民,而暴民,又都是良民变的,从上到下的逻辑是这样的: 因为皇帝喜欢踢球,就会有高俅上位,有高俅上位,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