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有很多夸张的吃喝描写,个个食量惊人,作者为何要这样写?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26
阅读量:
15

我女的,身高177,体重115,当年18岁,进部队新兵连第一天上来先跑了个三公里,下马威了属于是。

当然没要求速度,但对于我这种此前没拿过比书包重的东西,没走超过放学回家路的书呆子来说,这样的运动量很显然超出了我的承受,甚至理解范围,跑完之后我整个人灵魂出窍,感觉胸膛正中好像被人破开了一个大洞,整个胸腔空荡荡冷冰冰,整个人宛如行尸走肉,连情绪都消失了。

直到我们坐到食堂,我被冻僵了的鼻子慢慢缓过来,闻到了饭香。

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并不纯粹是饥饿,还有一种被下马威震慑到的痛苦混乱,我感到需要有些东西填补我的身体,修复我的精神,让我能重整旗鼓,再次抬头挺胸去面对之后未知的命运,而现在这东西就在我面前,我喝了一大口热汤,然后扑上去拿了两个馒头,几乎感觉不到过程,就塞进了嘴里吞下去,然后又拿了个馒头,才开始一边吃菜一边一口口用正常速度啃馒头,其他战友状态也和我差不多。

吃饭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已经不只是吃饭,我感到当时自己吃饭时的动作、神态,简直好像我心理状态的某种外在映射,吃饭对我来说不仅是补充能量,更是一种发泄,一种自我保护,它保护了我的身体,也修复着我因为突如其来的冲击而饱受挫折的心灵。

这种感受,习惯于脑力劳动的人们大概很难理解,过去的我对此也没有认知,但现实的经历给我上了无比生动的一课,我才意识到食物对于体力消耗巨大的人究竟意味着什么,不是维持生命,不是享受美食,而是身体折磨的间隙难得的放松和休息,像是街机的角色们打怪损血之后吃掉大肉那瞬间血条回满,那种身体和精神同时为之一振的安心和愉悦。

而水浒传的角色们,几乎个个都是这样体能消耗巨大的所谓“英雄豪杰”,他们的立身之本就是自己的一身武艺,他们闯荡江湖,东奔西走,上天入地,躲避追杀,日日消耗巨大又不得安稳,对这样的他们来说,其他人憧憬的生活中的那些稳定幸福是没有指望的,他们的脑袋随时别在裤腰带上,唯一能够让他们感到愉悦的,也就只剩下餐桌上的这一会儿时光,吃到肚子里的酒肉,是他们此刻唯一能抓住的“幸福”,是能够帮助他们增长体力,摆脱目前困境的唯一方法。

因此怎么能不写呢?一本书要想抓住读者,最起码也得做到张弛有度,而在《水浒传》这部作品当中,吃东西的描写就起到了“驰”的作用,书当中的人物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唯有吃饭时他们才能够安稳坐下来享受一会儿平静舒适,自然它也就成为不可回避,并且刻意突出的重点情节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