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 赛车相对于超跑厉害在哪?

发布时间:
2023-08-25 12:31
阅读量:
24

F1和超跑,简单理解,一个是“极限运动”,一个是有钱人的“玩具”。两者的定位和目标截然不同,也就意味着,在产品上也是天差地别。
过去我也组建过车队,跑过赛事,身边有很多热爱汽车运动的伙伴们,可以说F1是大家共同的终极梦想。下面我就结合玩车的一些经历,来讲讲,F1有哪些让人“遥不可及”的地方。

  • 动力。现在的F1用的是1.6T发动机,同样排量,常规车型的马力在200左右,而F1可以达到1000以上。为了把动力压榨到极限,发动机通常是6缸配置,活塞行程很短,最高转速12000rpm,所以大家听到F1赛车的引擎声会特别高亢紧实,有点摩托车那种感觉。如此高强度的运动对发动机耐久性也是极大的考验,2023赛季一共有24场比赛,按赛事要求可以换4台发动机,也就是说,每6场就要换上一台,由此也可见比赛的强度之大。
  • 车重。大家要是接触过赛车,肯定都听过一个词叫做“偷轻”,为了获取更大的推重比,车身重量尤为关键。之前我们有台8代思域,为了减重,车内能拆的全都拆了,后排座椅,地毯,玻璃更换为PVC等等,这样下来整车能到1100-1200kg。而F1的逻辑完全不同,因为轻量化的手段有很多,为了保证驾驶员的安全,限制了“最低车重”,车辆+驾驶员的重量不能低于752kg。这个数值对于任何普通车辆来说是根本无法完成的目标。

(拆内饰中,我们车队的妹纸青川)

  • 轮胎。相信看过F1的朋友都会对不同颜色的轮胎以及各车队换胎策略的博弈有深刻印象,这是影响圈速成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常会有以下类型:超软胎(Ultra-soft):紫色;软胎(Soft):红色;中胎(Medium):黄色;硬胎(Hard):白色;雨胎(Wet):蓝色。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场地,不同的比赛节奏,对应的用胎策略都是不同的,这也是普通车辆无法相比的。
  • 价格。所有上面的差异,最终体现出来的就是,价格。一台F1赛车,便宜点的也要2000万美元起步,即便是法拉利和迈凯伦的顶级超跑,和F1的赛车也还差着一个数量级。

Alonso夺冠背后,有着小小火花塞的力量

F1赛事,是团队协同、顶尖科技、充裕资金等因素的共同结果,也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试验田。小小的火花塞,就承担了重要角色。

冠军铱金火花塞

2005年,F1历史上最伟大的车手之一阿隆索驾驶雷诺赛车,获得年度冠军;次年,他继续击败法拉利的舒马赫,卫冕了冠军。在这两年的比赛中,阿隆索驾驶的雷诺赛车搭载的均是冠军火花塞。

实际上,创始于1907年的冠军火花塞的历史,比大家熟知的、创始于1919年的冠军运动服的历史还要悠久。
冠军最早为福特T型车配套火花塞,伴随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福特T型车是世界上第一款大规模生产的汽车,采用了流水线生产技术,使得制造成本大幅降低,可以说对于汽车行业具有颠覆性的意义。这么看冠军火花塞也是世界上第一款进行批量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之一,在细分领域也具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和“冠军”的名字一样,用更强动力和更快速度夺冠,一直是它的追求。
1978年的24小时勒芒比赛,夺冠的雷诺Alphine A442搭载的是冠军火花塞。那会火花塞属于易耗品,要频繁更换,24小时的比赛对耐久和寿命都是严峻考验,最终这场比赛一共消耗了半打火花塞,在当时的表现算是非常出色,帮助车手Jean-Pierre Jaussaud顺利拿到了冠军。
1984年10月4日,Richard Noble驾驶配备航空发动机的金色Thrust 2,成为当时地球上谁也追不上的人。用冠军点火器点火的RR Avon 302发动机,输出推力达17000磅,使得这个8米长的车子达到平均速度1019km/h,峰速1050km/h,创造了当时陆地上的最快速度记录。

而从2015年起,冠军连续赞助奥迪R8 LMS赛事并为其配套火花塞。
除此以外,冠军还为飞机的发动机、特种动力的发动机配套过点火系统,可以说是这个细分领域中的佼佼者。
由英法联合研发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就采用了冠军的火花塞,使其能够在1.5万米的高空,以2.02倍的音速巡航,使得协和式客机比普通民航客机节省超过1半的飞行时间。
从以上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冠军品牌和汽车行业的渊源还是很深的。前面也提到,F1赛车相当于是“极限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每一个参与的部分都代表着技术的最高水准,这也是很多车企要在赛车领域投入的原因之一,相当于是在做技术预研,如果能够胜任赛车领域,那么再将技术下放到民用产品中。同样,冠军的火花塞经历过各种赛事的验证,所以自然就会受到原厂民用车型的青睐。

传承动力基因的冠军蓄电池

最早认识冠军这个品牌,是在和小伙伴一起倒腾老3系的时候,当时换火花塞,原厂的就是这个品牌,对黑红的LOGO记忆尤深。

直到最近,打算在途虎上换个S90的蓄电池,又看到这个品牌的推荐。

S90是带启停系统的,这个对蓄电池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主要是有三个方面:快速充放电、高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
而冠军蓄电池也有对应的技术方案:

快速充放电能力

启停蓄电池需要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电流,以启动发动机。因此,冠军蓄电池具有较高的倍率放电能力,能够快速释放电能。同时,又需要在短时间内重新储存电能。

冠军蓄电池是通过Racing Frame板栅设计和高科技纳米炭材料来解决这个问题。Racing Frame板栅设计是运用了多元铅钙锡板栅合金+七级碾压铸带工艺,降低电阻,完成车辆快速启动;纳米炭材料是在负极板添加的配合超低内阻玻璃纤维隔板,使冠军蓄电池充电接受性和恢复能力提高 50%,快速满足启停车辆用电需求。

高循环寿命

启停蓄电池需要频繁地进行充放电循环,因为启停系统会在停车时自动关闭发动机,并在需要时重新启动。因此,它需要具备较高的循环寿命,能够经受长时间的使用。冠军蓄电池攻克了启停蓄电池PSoC循环寿命等技术难点,深循环寿命提升 4-5 倍,增大氢氧离子通道降低内阻,使电池自放电减小 35.63%;同时精选多元铅钙锡材质,提升耐腐蚀性,寿命额外提升 18.3%。

安全稳固

汽车在行驶中会受到各种道路条件和振动的影响。所以启停蓄电池要有足够强大的稳定性,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和长久的使用寿命。为此冠军蓄电池有以下几点的特殊设计:
专利迷宫结构设计,形成超长距离及多次阻隔来阻止电解液流出,强化安全
阀控贫液式设计,消除发生事故时PSoC蓄电池酸液泄露造成的风险
特殊铅套倒钩结合冷压工艺,可承受最大25KN外部冲击力,电池结构更牢固

从上述的技术点来看,冠军的启停蓄电池,依旧延续了火花塞领域优秀的技术导向的产品原则,这和冠军品牌百年的历史和赛车的基因也是相符的。

总结

从F1聊到了火花塞,又从火花塞聊到了启停蓄电池。总的来说,以我在行业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以及这些年折腾改装踩过的坑,我会相信,有赛车基因的品牌,对技术的追求还是要高一些,产品也更靠谱一些。
当然,这也是我为何一直喜欢赛车,时不时去赛道跑一跑的原因之一(哈哈,不小心又自夸了一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