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上很多弱国却过得很富裕,“落后就要挨打”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发布时间:
2023-08-25 12:31
阅读量:
27

弱国有弱国的生存之道,举几个例子吧,沙特收回石油,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

沙特刚发现石油时并不清楚石油的价值,美国人找上门合作就答应了,由于没有议价权一直廉价卖石油,卖石油收入的大头还被美国人拿走了(美国人有股份),这让沙特越来越不满,最后趁着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人团结起来集体减产,并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石油禁运,接着又通过赎买的方式慢慢的将美国人的股份给拿了回来,到1980年拿回了全部股份。大家可能会问,美国人就这么善罢甘休了吗?很显然不是,美国妥协的原因有几方面,一方面是此时正值越南战争时期,美国被拖入了战争泥潭,已经没法分出手来应对沙特,另一方面自然是苏联的存在,中东国家离苏联近,一旦逼急了人家直接投苏,美国得不偿失,由于禁运美国国内爆发了严重的石油危机,汽车之城底特律一蹶不振,阿波罗登月计划戛然而止,所以美国最后对沙特妥协了。你说沙特弱吧确实弱连个胡塞武装都打不过,军队基本靠雇佣兵,自家的少爷兵根本指望不上,但就是没人去欺负沙特,萨达姆当年想打沙特主意,沙特直接亮出了大宝贝给萨达姆吓回去了。这一年多以来面对欧美各国的增产要求沙特也是置之不理,这其实是沙特的生存之道,只要你们几个大国谁也掐不死谁,那他就是最安全的,他当年就是有苏联在美国才不敢入侵他,他要是增产把俄罗斯搞死了很快就轮到他了。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也是靠国际关系胜利的,苏伊士运河一直由苏伊士运河公司管理,英法控制了该公司的绝大部分股份,从通过运河的船只中获取了巨额收益,而埃及只能获得很少的一部分。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曼奇亚广场上向25万群众庄严宣告,埃及决定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财产移交埃及,运河航运由埃及负责管理。这引发了英法极大的不满,在警告和制裁无效后,英法联合以色列一起对埃及发起进攻。美国总统德怀特·大卫·艾森豪威尔对英法突然出兵埃及感到震惊,他不希望埃及因此倒向苏联,他也不希望英法染指中东,因此美国选择支持埃及,在警告英法停火无效后通过抛售英镑的方式让英国妥协。苏联则直接警告英法两国撤军,必要时会动用核武器发动攻击,在美苏的帮助下,英法以灰溜溜的撤军了,埃及获得了最后胜利。

巴拿马因为地理原因,收回巴拿马运河要困难的多了,巴拿马运河在50年代就每年能产生数亿美元的收益,而巴拿马政府每年只能拿到几十万美元的收益,这都不是七成了,这是九点九成都是人家的,想拿这点零头还得看人脸色了。然而到了70年代突然出现了转机,美国在70年代苏攻美守的大背景下,怕一些国家选择投苏,不敢再压迫的太狠了,卡特上台后更是为了搞好关系做出了很多让步,在这大背景下巴拿马政府和美国签下了归还协议,卡特下台后美国又反悔了,为了阻止巴拿马运河被收回,美国人是阴谋阳谋全用上了,最后甚至直接出兵巴拿马捉拿了诺列加,然而即使这样都没能让巴拿马人屈服,最后美国实在顶不住压力在20世纪末终于归还了巴拿马运河。

综上所述,这3个国家能从西方国家手里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主权和利益,靠的是当时的国际关系,美苏争霸时期许多小国家都从美苏那里吃到了不少好处,但苏联解体后就没这种好事了。所以对这些小国来说,维持几个大国相持的局面对他们是最有利的,鸟尽弓藏,兔死狗蒸都听过吧,这也是这一年来大部分国家没有谴责制裁俄罗斯的原因,中立其实就是支持俄罗斯,因为你反对你就得掏钱支持乌克兰是吧,聪明人都懂得养寇自保就是这个道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