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水浒传》徐宁的武力值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31
阅读量:
12

在古典小说中,要判断一个武将的武艺水平,自然要以战绩为主,描写为辅,小编粗略将徐宁的几场斗将做了汇总,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五十合战平董平

宋江再教金枪手徐宁,仗钩镰枪前去交战,替回韩滔。徐宁得令,飞马便出,接住董平厮杀。两个在征尘影里,杀气丛中,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交战良久,宋江恐怕徐宁有失,便教鸣金收军。

由于宋江率先鸣金,并且提到“恐徐宁有失”,所以多数朋友认为这一战徐宁处于劣势,不过宋江武艺低微,能否看明白董平、徐宁这个层次的武将战斗很难说。考虑到董平此前与韩滔交战,再加上先收兵处于下风的惯性思维,说徐宁≤董平,属于合理分析。

二:被张清飞石击败

宋江看时,乃是金枪手徐宁。宋江暗喜,便道:“此人正是对手!”徐宁飞马直取张清,两马相交,双枪并举。斗不到五合,张清便走,徐宁去赶。张清把左手虚提长枪,右手便向锦袋中摸出石子,扭回身,觑得徐宁面门较近,只一石子,可怜悍勇徐宁,石子眉心早中,翻身落马。

这一战徐宁败得很彻底,但是一来无关武斗能力,二来只要张清使用飞石,没有一次不胜。就拿徐宁参与的这场东昌府之战来说,张清在一日之内连败梁山十余将,连关胜、呼延灼都吃了亏,所以尽管徐宁败得狼狈,却也在情理之中。

三:三十合不敌阿里奇

两军呐喊,徐宁与阿里奇抢到垓心交战。两马相逢,手中兵器并举。二将斗不过三十余合,徐宁敌不住番将,望本阵便走。

这是徐宁的完败,败得没有任何借口。同时阿里奇很快便在追击徐宁时被张清用飞石打死了,所以很难确定他的上限有多高,不过参考董平五十合只是疑似上风徐宁看,阿里奇的综合实力隐隐还在五虎之上。

这其实也是徐宁被看低的原因之一,毕竟花荣和杨志从来没有在近身武斗单挑中被击败过。

四:战平耶律宗电

那两个耶律宗电、耶律宗雷弟兄,挺刀跃马,齐出交战。这里徐宁、索超各举兵器相迎。四对儿在阵前厮杀,绞做一团,打做一块。

在徐宁、索超出战之前,关胜、呼延灼与耶律家的另外两兄弟已经打在一起,这时张清又来摸鱼,结果被天山勇一箭射中咽喉,继而两军混战。正是因为这一战的存在,所以之后卢俊义独战耶律四子一个时辰,杀一逃三被捧上神坛。其实客观看,耶律四子与梁山四将交手时间并不长,不能因此说八将两两实力相当,所以这一战并不是很有说服力。

五:刺死天山勇

番将天山勇见刺了宝密圣,横枪便出。宋江阵里徐宁挺钩镰枪直迎将来。二马相交,斗不到二十来合,被徐宁手起一枪,把天山勇搠于马下。

刚才说过,天山勇暗射过张清,此外并未展现过武艺。不过这里有一个参考,就是之前主将宝密圣三十合被林冲所杀,之后天山勇出战二十合死于徐宁之手。《水浒》中如果是武将,通常主将的实力强于副将。不过双副将时一般与主将差距较大,单副将时虽有差距,但不会很明显。另外,宝密圣已然身死,天山勇却依旧敢出战,除了一时激愤和主将身死作为副将有责任外,也可以说明他对自己的实力很有自信,毕竟没有人会明知不敌还白白送命。所以徐宁这一战并不比林冲表现的差多少。

六:二十合刺死吕师囊

金枪手徐宁挺起手中金枪,骤坐下马,出到阵前,便和吕枢密交战。二将交锋,左右助喊,约战了二十余合,吕师囊露出破绽来,被徐宁肋下刺着一枪,搠下马去。

又是一场实打实的胜利,不过吕师囊的实力是个未知数,尽管他的地位不低。

除了上述六场斗将,在南征时,徐宁还曾参与了一场与方腊军将领之间的八对八,徐宁的对手为邬福。在这场战斗中,十六员大将捉对厮杀,斗到三十合美髯公朱仝一枪刺死对手苟正,战斗终止。整体而言,徐宁和其他六员将领一样,表现得中规中矩。

总体而言,徐宁在加入梁山之后共参与七场斗将,三胜两败两平,没有太过耀眼的成绩,还有一次明显不敌,这是被低估的主要原因。

描写与分析

除了战绩,书中还有两处可以看出徐宁的定位。

“这徐宁的金枪法、钩镰枪法,端的是天下独步。在京师时多与我相会,较量武艺,彼此相敬相爱。”

梁山被呼延灼以“铁甲连环马”杀得大败,金钱豹子汤隆因而举荐了擅长“钩镰枪法”的表哥徐宁,提到徐宁,林冲也想起了往事,上面的话便是出自林冲之口。

林冲是《水浒》中人气极高的角色,拥有大量粉丝群体,号称“一生从无败绩”。实力毋庸置疑,是标准的五虎程度,从他的评价和徐宁上山之后的态度看,两人之间相互敬佩应该是真心实意的,也就是说徐宁的实力是得到林冲认可的,而且书中虽然没有写出,但是从林冲的话中可以看出二人之间曾经多次交手,从这点看,徐宁并不逊色于步战战平使刀林冲的杨志。

另外还有一点,八彪的排序为:

  1. “小李广”花荣
  2. “金枪手”徐宁
  3. “青面兽”杨志
  4. “急先锋”索超
  5. “没羽箭”张清
  6. “美髯公”朱仝
  7. “九纹龙”史进
  8. “没遮拦”穆弘

其中,花荣座次第九,徐宁十八,杨志十七,索超十九,张清十五,朱仝十二,史进二十三,穆弘二十四。也就是说,八彪的顺序并非按照座次排列,那么作者为何要改变顺序,又是以什么为依据?很显然,是武艺(张清应该是结合了飞石,太靠前或靠后都不合适)。

个人觉得,五虎的排序其实也是按照武艺排列的,只不过正好和座次顺序相同,所以不容易察觉。也就是说,在作者心中,五虎、八彪的顺序就代表了武艺高低,只不过在描写上给出的战绩说服力不够。八彪前四位花荣、徐宁、杨志、索超是处于一个档次的,差距很小,他们是梁山仅次于五虎的顶级战力。

花荣五十合战平秦明,看不出任何劣势,但是作者称秦明才及花荣,借此表示秦明比花荣稍强;徐宁在董平与韩滔交手之后出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宋江率先收兵,借此表示董平比徐宁稍强;杨志步战五十合战平使刀的林冲,借此表示林冲比杨志只高不低;只有索超比较悲剧,他和杨志虽然实打实战平,但是面对的是五虎中实力最强的关胜,如果说从关胜到索超每一位之间都存在细微差距,累计下来差距也就不算小了。同时索超和关胜一样,都是以力御敌的武将,自然劣势也更大一些。

“金枪手”徐宁在《水浒传》中算得上一流上将,放在梁山更是毫无疑问的高手,大体实力与花荣、杨志伯仲之间,五虎级别的武将想要战胜他也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