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GDP为什么比苏州少?
苏州是个经济奇葩,全国就没有几个城市的GDP比苏州高,南京已经很强了,只是和苏州比GDP总量略逊,老拿自家南京来比较,又坐实了散装江苏的名号。
很多人都说苏州的经济虚胖,县域经济太强,昆山的GDP比青海都高不少,如果去掉这几个更变态的县级市,苏州一下子就瘦下来了。
知乎上的精英们,总是站在高处来思考,觉得中国除了北上广深就是无人区了,只有大城市,超级大城市,才有意义,对标的都是纽约伦敦洛杉矶,但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是住在市中心的顶级商圈附近的。
反而我觉得苏州倒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普通人生活的大城市,正是因为分散的县域经济,让很多普通人在周边的县市也能过上有经济品质的现代生活。
苏州总人口近1300万,但苏州市区(姑苏、园区、新区、相城、吴中)大概只有500多万,苏州机动车保有量大概500万,但是近60%都在下面的县市,县市的GDP就更加分散了。所以,苏州道路除了早晚高峰几个常规堵点,大部分时间还是属于舒服的。我经常去的上海,延安路高架,只有凌晨稍微好一点。还有那个杭州的交通,每次去那个双向四车道的高架,堵到怀疑人生。
所以,苏州虽然也是人口千万的巨大城市,但是,苏州的大城市病要比很多千万人口城市要轻,比如通勤痛苦程度,房价收入比过高,公共资源紧张。产业也比较分散,各县市都有自己的产业点,就业和人口匹配度高,说白了,就是自家周边就能找到还不错的岗位,日常的生活和消费也能在周边就实现了,不用所有的人都集中到东方之门集中到狮山地区上班和消费。
那种资源人口高度集中于城市中心的规划,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负担,现在很多大城市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开始搞多组团城市副中心,搞新区开发区,把一些产业,政府职能搬到新建区,来缓解城市中心的压力,最终的形态就是中心和周边的经济均衡发展,而不是中心对周边产生巨大的虹吸,举个极端的例子,就是首都,不仅把自己周边吸了,还把河北也吸了,看看苏州各县市区的GDP和北京的各县市区的GDP。
如果你们去过昆山,哪怕太仓,就能感受到,虽然是县级市,但是生活的便利程度和发达程度是高的,太仓的南洋广场,万达广场,虽然有点土,但吃喝玩乐也是基本都有,昆山是更加强一点了,现在S1线通了以后,交通也更加方便,两头去园区和去上海也便捷了。
苏州是一个工业大市,有很多打工的同学,特别一些厂哥厂妹,他们往往来自中西部地区,甚至很多也是苏北来的同学,他们来到苏州,在昆山,在常熟,也能够享受到大城市的生活,在当地置业安家。你不用去金鸡湖周围买8万10万一平的豪宅,可以在常熟、张家港,吴江买个均价2万不到的次新房,周边配套也齐全,小日子过的也是很舒服的。
所以,苏州的县域GDP发达,是一个好事情,让很多普通人能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又不用去额外承担大城市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