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些方面能看出《安娜卡列妮娜》是世界级的名著,为何我感觉一般?

发布时间:
2023-08-25 12:31
阅读量:
31

这书我完整看过两遍,对我的影响太大了,直接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和婚恋观。

首先,它通过一个五角恋故事,列文->Kitty->沃伦斯基->安娜->卡列宁,讲清楚了五种性格的人,分别感情的需求是什么样的,是怎样挑选异性伴侣的。

你会知道,一个列文这样的人,会对Kitty感兴趣,也会和Kitty过的好。但是在面对安娜的时候,是瞬间就被征服的。因为身上有光芒的女性远远胜过小可爱。

而作者是怎样来写这种光芒的呢,第一是通过调节斯季瓦和Dolly的家庭关系,对比Dolly的单纯和缺乏魅力,来表现安娜的聪明和成熟。第二是通过在谢尔巴茨基家里的舞会,一袭黑衣就爆杀了精致打扮的Kitty。这个就是托尔斯泰厉害之处了,他看明白了异性之间产生吸引力的点是生机。一个人在看异性照片时,和看真人时,他的关注点是截然不同的。有生机的人,光芒中央的人,永远能得到异性的焦点,此时颜值身材等因素都会退居次要。这一点很多现实生活中的男生,女生都没意识到。

沃伦斯基阅女无数,当然知道安娜是最好的,也是他想要的。不过作者并未把沃伦斯基写成一个扁平的花心男(像《战争与和平》的阿纳托利,《包法利夫人》的罗多尔夫)而是把他写的有血有肉。沃伦斯基也很痛苦,他的痛苦又来源于安娜,她不能当一个家庭主妇,那是给Dolly那种性格的人准备的,她上一次感情出问题就是因为当了家庭主妇,最终又在沃伦斯基身上复制了。沃伦斯基一直是爱着安娜的,他只是接不住安娜那么多的精力,而安娜没有其他地方去释放她的精力,这才涉及到了社会问题和女性悲剧。这是这本书和《包法利夫人》的一大不同,《包法利夫人》写清楚了女性的悲剧,但是《安娜卡列尼娜》不止于此,它是个群像,从女性的悲剧延伸到了家庭里的,男人的生活里,而且细节更为丰富,人物行为更贴合现实。

对比一下红楼梦吧,贾琏算是类似沃伦斯基的角色。贾琏不算扁平,也有痛苦。但他的痛苦仍然是仅限情爱有关的,他对尤二姐的伤悲是和他的家庭地位,社会生活完全割裂的。而《安娜卡列尼娜》写成了一个整体。沃伦斯基的情困,是和他的社会生活完全耦合的,他后来见到卡列宁反而生出自卑感,因为他意识到了双方经济能力,官场地位的差距。一下子证明了追求爱情这件事多么为主流社会所不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