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学者周大伟说的,廉价的法学文凭,破坏力是惊人的?
周大伟如果不是行内人,只能说明他无知,是行外人,只能说明他人坏。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法律人才培养本就不同,不用说中国,就说大陆法系最强的国家,例如德国,中国法学院经常模仿的对象,比如说日本,招生标准和中国该有多大差异?没多大差异,大差不差。
英美法系是把读法学的当做特殊人才,那是英美法系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又不是英美法系,当然按大陆法系的路子走,这有什么好喷的?
关于军转的问题是很久以前的历史遗留问题。牵扯到一个人才培养问题。
中国自49年建国,那会文盲率我也不说了,等一批人上过学,收到基本的教育,才能再继续培养下一代有文化和知识的人,梯次进行,而当时还承担着工业化的作用。
卷那是现在的事,当年是极度缺乏,我说一个很多小朋友不知道的事情:
很多小朋友对于所谓的“知青”有误解,以为都是一些大学教授之类的,实际上初中毕业那都算知青了,我老丈人就是这样的,然后城里面招工,知青返城,当了工人------工人也得文化水平,不然图纸都看不懂,当年就是那个情况。
八九十年代中专生都是香饽饽,国家给分配的,你说法官需要大学,再司法考试-----我建议干脆把法院停了好不好?反正没人,留那也是摆设。
后来一代一代的人才跟上了,搞司法考试那都是2001年的事了,即便是在2001年,法律人才依然极度紧张,因为那会刚刚扩招,第一批学生还没出来,过司法考试的更是凤毛麟角。
到2004年的时候,中国执业律师才11万,平均1万人不到1个律师。
当时美国1万人有31.7个律师,英国15.4,法国和德国,日本都是6.2,中国正经来说就0.8。
这可都到了2004年了。
讲了一大堆不符合实际的话,包括贺在内,都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那个不行这个不行,讲的东西和实际情况不符,当时就没有这么多人,2000年后扩招才勉强解决这个问题,光扩招还有一大堆人骂,然后还有周大伟这种,还要把法学院往高了挂。
那就是不想让基层有人了对不?那明知道基层缺人缺到极点,周大伟又是行内的人,你说他什么居心?
那就学印度咩?印度法学院要求很严格,法官非常缺乏,动不动就是10年20年没轮到,等呗,等到当事人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