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电动汽车剩下多少电你才去充电?
所谓电动爹就是被你这种思想惯出来的。
电动车也不过是交通工具的一种,并没有因为用电就比油车高贵了,同理也并不需要你对它有多精细的照顾。
电池是不宜过充过放,但也并不是过充放几次就突然噶了。要知道以中国人的平均用车寿命(4-5年小于十万公里)来说,这样的用车强度根本不需要关心什么电池健康,即使你一直深充深放七八年,最终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也是日历寿命而非人为操作。
所以,是否充电的契机应当主要取决于你此时是否方便,而不是电池容量的多少。以大部分人的通勤距离(<10km)来说,哪怕车辆开始提醒你充电了,也还是可以支持你往返三四次的,完全不需要着急慌忙的往充电桩跑。
电车和油车的补能逻辑是不同的。油车加油需要去加油站,只能在一个专门的场所才能进行,所以加油过程是一次完全独立的事件,如果你哪天在家刷手机突然知道油要涨价要出去加油,来回至少要耽误十分钟的时间,如果加油站较远加油的车辆较多,半小时加一次油也不算过分。而电车的充电行为很不适合作为一次独立事件来执行——漫长的等待时间足够你吃鸡或五杀的,那么“吃鸡或“五杀”就会成为这次事件的核心,与其说你出去充电了,倒不如说你出去玩手游了。
因此电车充电的契机并不是车辆需要补能,而是顺便:你上班了,那就顺手插上充电枪;你回家了,顺手插上充电枪;你逛超市,顺手插上充电枪;饭点门口有便宜桩,那么就顺手插上充电枪。如果你确定电量很多,那么顺手的事也可以不做。
就是这么简单,那只是一辆车而已,并不是你爹,请不要为它付出任何多余的精力。熟练的电车车主插拔充电枪的时间总共不过一分钟,即使每天重复也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成本,完全没必要将其当做一件事来规划。
如果你经常需要因为怕充不上电而紧张焦虑——例如家和公司附近充电都不方便,需要经常担心充电困难的情形,需要仔细规划里程时间……那么这就代表你当前的条件并不适合使用电车,还是油车更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