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里面包含武官吗?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30
阅读量:
14

首先,秦汉官制是已经文武分途的,西汉朝礼:文官居东,黑服,戴进贤冠;武官居西,赤服,赤冠。

然后三公中的武职,即太尉,要分两期探讨。西汉前期的太尉其实是一个非常设的官职,《黄霸传》:

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

汉武帝元狩四年,改太尉为大司马,设两人,充分表现了太尉作为尊宠之位的性质。后来霍光官拜大司马大将军,其中大将军本质上是一种彰显地位、标识“辅政”的位阶。将军号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非常典型的品位位阶,虽然其成熟是在魏晋,但在两汉就已经孕育了,这里我们不做详细讨论,但是需要明确大将军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于公卿的系统。

汉成帝绥和元年,成帝从儒生之谏,拉开了西汉后期一系列奉天法古改制的序幕。这次改制的基本理念是三公鼎立,而非过去的丞相一家独大或者“简在两府”。但是绥和改制并没有延续太久,由于三公事权不明、效率低下,哀帝建平三年,从朱博之议改回旧制。此时的大司马则保留了霍光时期的内朝官性质,王莽乃至董贤其实都有这一倾向。

时至东汉,一方面鉴于王莽篡位的教训,另一方面三公鼎立制度本身也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太尉发展为了比较典型的武官,它的主要职责是:岁功课四方兵事,察边郡二千石长官,监太常卿、光禄卿、卫尉卿。考课和监察的重要性相信不必我多说,从这可以看出,太尉而非各类将军才是真正的武官统属者。

而太尉所统三卿,除了太常卿比较特殊,可能是源于太尉原本用来标识尊宠之外,光禄卿、卫尉卿,就是九卿中较为典型的武官。光禄卿西汉的郎中令,掌以及期门羽林禁卫军卫尉,掌宫门卫屯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