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很多人泡面把粉包全放进去,而不是放一点…不咸吗?
你好
很多人泡面把粉包全放进去,而不是放一点,这种做法,与五种心态有关:
1、物质匮乏感
早年受过穷(可能延续到现在),落下了“穷病”的病根,看什么都很“稀罕”。
好不容易吃上“奢侈”的方便面,一片脱水的葱片、一小节胡萝卜、一粒牛肉粒都不敢浪费。油包、粉包也不例外——宁可齁着自己,也不能浪费资源。
有这种心态的人,总是“以物为中心”,自己的感受、健康,则不那么重要。
家人把隔夜剩饭、过期酸奶扔掉,他们要是看见,总惊叹:“可惜了得,好好的东西,又没坏,留给我多好”。
内心的匮乏感,让他们难以理解什么叫“体面、优质、健康的生活”。
他们固守着过度节俭、吝啬的生活,仿佛“你们都别管我,我就配这样活着”。
2、痛苦成瘾,俗称“自虐成性”
全方位地给自己找罪受,时刻不停给自己“找别扭”:
点餐吃饭,能吃中辣,就点超超辣;
朋友聚会,能喝七两,直接对瓶吹;
主食吃五个饺子就饱了,一定要撑下去两盘半;
唱不了高音,也要点《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
他们无意识中,怪异地重复着“自我挫败”的命运。
在他人顺顺当当、舒舒服服做事的方式,到了他们那儿,却成了无聊、乏味,不可忍受的“平庸”。
自我挫败的动机,驱使他们总是与自己的幸福为敌,创造性也主要用于花式折磨自己——怎么不痛快,就怎么来。
赶上临睡前有点儿饿,吃个方便面吧,也得“作死”来个行为艺术——全部辣酱、全部粉包甩进去,就为了过够嘴瘾,而不管后半夜肠胃受不受得了。
3、行为矫正之祸水东引,鼓励自己多喝水
有的人天生不爱喝水,导致排便不利、皮肤粗糙、口腔异味等问题。
他们也深知:长期饮水不足,对肝脏、肾脏也不好。
可白天一忙起来,尤其没人提醒时,总是忘了要喝水。
晚上一次性补齐,对肾不好,半夜还得上厕所。
实在没招了,只好来个“祸水动引”:白天故意吃咸菜、咸肉,等渴得难受了,乖乖去驴饮一番。
虽然暴饮一大杯,也不怎么健康,可早晚两回,总算凑够了每天八杯水。
要是赶上吃方便面,那粉包料必须放进去、外加一袋榨菜,顺带喝一碗“红烧牛肉榨菜汤”。
隔两个小时,嗓子渴得冒烟儿了,就再喝两大碗,这一天的饮水量,就算有了保障。
4、行为矫正之自缚手脚,鼓励自己吃慢点
有的人天生急性子,吃饭速度奇快,尤其是刚出锅的面条、馒头之类,总是趁热吃,导致舌头烫伤、食道灼伤,还因为咀嚼不充分,导致消化不良。
为了让自己慢点儿、别烫着舌头,故意用大锅煮方便面,把粉包料都放进去,也不至于觉得咸。
还刻意用非优势手拿筷子,一边在大锅里快乐地寻觅面条,一边别别扭扭地挑着吃,吃饭速度总算慢下来了,还没烫着舌头。
5、慢性抑郁、精神麻木
陷于慢性抑郁的人,长期压抑、麻木地活着。
他们神情木然,对外部的各类刺激既不在意,也没什么感觉:
听什么音乐不走心,衣服的款式很随便,饮料加不加糖、加不加冰都不在意;
方便面、螺蛳粉、酸辣米线之类的速食,需要依据自己的口味来放,也懒得动脑——全扔进去就行,反正好不好吃、咸不咸也无所谓·····
总之,他们长期被动、忍耐、压抑,行尸走肉一般地活着,不肯为更好的生活体验,付出一点点心思,哪怕只是“依个人口味,适量添加”。
因为什么?他们大多快感缺失、病理性哀伤,整天想着“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没心思去想“如何让生活好过一点点”。
2023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