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连好还是沈阳好?

发布时间:
2023-08-25 12:31
阅读量:
28

我是沈阳人,我媳妇是大连人。

一个出生在铁西区工人村,一个出生在中山区老虎滩。

我在大连上的大学,她在沈阳上的大学。

我们在辽东半岛号上相识,如今都在沈阳生活工作。

沈阳和大连都是我们的家。

下面从几个方面综合说一下沈阳好还是大连好。

1.工资方面:

沈阳的工资比大连要低,同样的学历同样的能力,工资比大连低1000以上。

甚至于我们公司同样的工作岗位,大连的工资是8000起,沈阳的工资是3000起,当然这个例子有点特殊。

值得一提的是大连的退休金,失业保障都比沈阳高。

2.房价,大连比沈阳高出一大截。

不要看沈阳的高端楼盘,就普通人居住的市内五区二手房。

例如铁西的滑翔、皇姑的汇宝国际、大东的泉源小区这些我比较熟悉的地方,房价也就8000多一平。

大连别说市内,就是跑到周水子机场那边的二手房也根本不可能,一平米差了好几千。

3文化

沈阳的博物馆多,有辽宁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古生物博物馆,皇姑屯,科技宫等等,只要你留意到处都是博物馆。

沈阳图书馆也多,有辽宁图书馆,沈阳图书馆,北方图书城,九五文化城等等,规模的确比大连的大。

沈阳历史人文多,有沈阳故宫,昭陵,福陵,大帅府,东南西北四塔,慈恩寺皇寺等等,而大连旅顺口炮台和火车站周边的日式老建筑有点特殊。

沈阳的大学比大连略多,但是总体水平我总感觉差一点。比如东北大学对标大连理工,辽宁大学对标东北财经。

沈阳还有工业大学,农业大学,师范大学,航空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药科大学,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音乐学院,鲁美,体育大学等。

大连也有辽师,海事,医科,外国语学院,铁道学院,轻工学院等。

4饮食

大连的海鲜有名,我最爱大连飞蟹,没啥缺点,就是贵。

沈阳虽然是内陆城市,但是海鲜来自丹东,质量上比大连差一点。但是价格和新鲜程度反而比大连还强一些。

沈阳饮食花费上比大连可不只是便宜了一点,而是便宜太多了。

我老丈人每次从大连来沈阳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虽然有着大连人的骄傲,对沈阳的丹东海鲜嗤之以鼻,总是能分辨出大连螃蟹和丹东螃蟹的区别,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沈阳的蒜蓉扇贝是真便宜真好吃。

在沈阳只要没有房贷车贷,2000块的工资全花在饮食上,可以经常下馆子,可以活的很滋润,在大连不可能。

5娱乐

大连是旅游城市,娱乐方面本应该比沈阳强,例如当年的啤酒节真的是很惊艳,还有星海广场的华表,我是看着那个华表一点点建起来的,也恰巧看到了它被拆的过程。

沈阳在很多地方向大连学习过,比如大连有滨海路沈阳弄了个滨河路。大连有发现王国沈阳弄了个方特。大连有海洋馆极地馆,沈阳在沈抚交界也弄了一个。大连有老虎滩公园,沈阳有七星海洋世界,有夏威夷等。

还有沈阳世博园差不多能对标大连龙王塘,棋盘山加滨河路对标大连滨海路动物园,怪坡对标大连植物园吧,不过大连有海,这个是真对标不了。

后来沈阳的娱乐项目是弄的越来越多,质量是不如大连,数量上肯定多于大连。

沈阳也有比大连强的,比如洗浴中心,无论质量还是数量肯定比大连强。

6商业

这个我觉得沈阳和大连各有千秋吧,大连有百年城沈阳也有k11,市府恒隆,大连有大菜市沈阳也有五爱市场,南塔鞋城,大连有青泥洼桥沈阳也有中街和太原街,反正在哪逛都是逛。

但是大连的朋友来沈阳,总是对沈阳的高端商业嗤之以鼻,总是拉着我去五爱小商品批发市场,大连人对五爱真的是情有独钟,我媳妇也是。

刚处对象的时候也是经常让我陪着去五爱,还发自内心的感叹:“你生活在沈阳真好,可以经常来五爱市场。”

我热的不行,心里也烦躁,回了句:“这是批发市场,我没事来这里干嘛啊,认识你之前我很少来。”

她就很好奇啊。“你不来五爱那你在哪买东西啊?”

我说:“我去联营商场买衣服。”

就因为这个气的她半天没理我。

7从GDP上看,沈阳其实和大连差不多 ,有时候大连比沈阳高,有时候沈阳比大连高,但是沈阳人口比大连多,这就说明了大连的人均消费水平更高。

其原因我想是因为以下几点:

首先大连是港口旅游城市,又有开发区的免税区,在政策和刺激就业上肯定是优于沈阳,我在大连的同学都在外企上班,而我在沈阳的同学都在考编制。

其次沈阳多机关单位,像辽宁省政府,东北军区等都设在沈阳,这样沈阳就有大量的政府退休人员,这些人的退休待遇过万的很普遍,一方面让沈阳的财政吃紧,另一方面他们都不会在沈阳疗养,可能拿着退休金去大连甚至海南定居了。

最后是政府方面,作为沈阳人我不知道市长是谁,我这样的沈阳人很普遍,沈阳的知名老企业也是年年有倒闭的,本来是全国顶尖的工业城市,现在活生生变成了洗浴之都。

可是大连人对谁当市长很热心,对老市长念念不忘,总是希望国家能派一个有背景的人来当大连市长。

8在思想开放程度上,大连人更开放。

沈阳人一般是上学或者旅游才出国,而大连本地人普遍去国外打工。很多60多岁的老人都有出国打工的经历。

还有就是出海,和海水养殖。出海不用说了,就是出海打鱼或者货轮邮轮呗,我身边没有这样的人,接触的不多。

我媳妇唠叨起生活富裕的同学,都是自己家包了一片海搞养殖的,我就觉得好惊讶,因为头一次听说海是能自己家包的。

9总结

我是2005年大学毕业的,那时候总是听人说大连领先沈阳20年,好多人劝我留在大连。

二十年之后,我觉得做事业要留在大连,向往生活舒适还是回沈阳吧。。最好是大连赚钱沈阳花。哈哈

另外说一句,本来我和媳妇还想着退休后去大连养老呢,现在反而是老丈人一家筹备着在沈阳买房子,要来沈阳与我们一起住了。

………………

看了一些其它问题的回答,我觉得作为一名吃货,对沈阳和大连的美食对比,有必要再接着说一说。

沈阳的美食可不是鸡架,大连的美食也轮不到焖子,这些叫做地方特色小吃,是大学城夜市旁边最受欢迎的东西。

但我作为一个已经毕业十几年,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老饕,必须得说出一点不一样的,我也不说那种15元二十几个菜的盒饭,这最开始是给出租车司机吃的廉价快餐,我得说点更有深度的大众餐饮。

我更不会说什么熊掌、虎鞭之类的菜,因为这些菜在92年之后我就没见过了,现在肯定是已经绝迹了,沈阳虽然有个鹿鸣春,号称满汉全席的传承人,1929年开业至今的老字号,但是老沈阳人都没几个去过,我就不推荐了。

之前的回答中虽然也提到过沈阳和大连美食的对比,但之所以拿海鲜对比,只是因为大连海鲜出名而已,谈别的有点欺负大连。

要评选中国的美食之都,我都认为非沈阳莫属,哈哈,不是我坐井观天,全国几乎没有我没去过的地方,走一圈回来之后我还是这么认为。

就拿大连最擅长的海鲜来说,大连有品海楼,沈阳也有潮州城的鱼翅和汤公馆的鲍鱼,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大连家门口的千岛海鲜,大众消费,沈阳的话海鲜从来不是主要食谱,推荐个桥头海鲜也是大众消费,再推荐个西塔的辣酱蟹,绝对是生卤海鲜中的王者,属于地方特色海鲜吧。

下面来详细说说沈阳的大众美食,省的大家说我吹牛。

首先沈阳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说到美食就不得不说一下民族特色。

1满族美食:满族十大美食我不都说了,因为大多名不见经传,就说说满族的铜火锅,在那些深藏在沈阳老巷子里的,开业六七十年的老火锅店里,铜做的火锅本身就是个古董,与四川的火锅不同,火锅是用炭火加热的,里面没有底料,而是放上满满的酸菜,白肉,血肠,牡蛎,大虾,整套价格58元,再要上两盘手切羊肉,经济又实惠。

配料一般自己调配,但是都会放麻将,腐乳汤和韭菜花,把热气腾腾的煮熟五花肉,沾上韭菜花放入嘴里的那一刻,没有一点油腻感,反而是很清爽的感觉,那味道绝美。

在老沈阳的家里,每户人家都有那么一个铜火锅,但是因为用炭麻烦,后来就慢慢绝迹了,现在偶尔能在这种老店中品尝到,也算是一种小时候的味道。

这种铜火锅与老北京的相比锅里的菜品更丰满,与秦皇岛的荤锅相比,额,,。有点不如荤锅好吃。我是实在人,得实话实说。

2朝鲜族美食:说道朝鲜族美食肯定要说道沈阳的西塔,其实沈阳的朝鲜族聚集区很多,例如大兴,苏家屯,再加上沈阳韩国人也多,所以朝鲜族美食很特色的。

去过韩国,去过之后发现虽然韩国泡菜世界闻名,但是真没西塔的辣白菜好吃,烤肉方面更是被沈阳的韩式烤肉完爆。

在餐饮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沈阳,朝鲜美食能占据了一席之地,绝对是得到了进化。

作为沈阳人,我家餐桌也是常备泡菜,去外面吃饭吃的最多的也是韩式烤肉,如果推荐一下的话,我推荐从小吃到大的云龙烤肉,还有啊美丽烤肉吧,味道中规中矩,但是足以代表沈阳烤肉的平均水平了。

最主要的是作为沈阳的老牌饭店,这两个品牌分店很多,外地朋友进店之后拿着菜单放心的点菜吧,菜价上没什么大坑。

朝鲜族美食还有两种我也想说一下,一个是打糕,这个西塔韩国百货下面的那家最好吃,

另外一个是冷面,冷面这东西别说东北三省,就沈阳本地还分西塔老平房咸口的,九路酸甜口的,苏家屯狗肉酱口味的。

我推荐我从小吃到大的九路酸甜口,如果是夏天,冷面里面放上冰碴,一大碗冷面既可以当饮料喝,又能吃饱,一举两得。一碗冷面通常的价格是8-12元,主打实惠。

还有狗肉,这个东西有人会介意,但是我从小看着朝鲜族的人当街杀狗,然后烹饪出狗肉美味,怎么说呢,这是人家的民族习惯,沈阳狗肉馆很多,有多少个朝鲜族饭店就有多少家卖狗肉,推荐大东区的老八狗肉吧,如果不嫌远的话去大兴狗肉城更好一点。

3回族美食。

沈阳的回族街的确没有西安的回民街繁华,但如果是外地的回族朋友到沈阳也完全跟回了家一样,只要你在大街上360度原地转一圈,肯定能看到蓝色牌匾的回民饭店。

我的工作餐也是首选回民饭店,因为干净为生还实惠,吃的最多的是炖牛肉套餐,每份26元,纯牛肉大约4两,炖肉汤随便加,米饭随便添,咸萝卜条不限量。

这种店不用推荐,因为到处可见,味道都很不错,反正吃了十几年都是随机进店,没遇到过不好吃的。

如果是二个人以上的工作餐,尤其是在大雪纷飞的冬季,我会选择羊汤烧麦,去那种羊杂小骨头馆,点上一份爆肚,一份扒口条,一份羊骨头,一大锅随便加汤的羊汤锅仔,一两斤的烧麦,不喝酒的话也就一百多块钱,四个人能吃的大汗淋漓,心满意足。

回民美食当然不仅仅是炖牛肉和羊杂汤,如果想体验的全面一点,我推荐的是铁西区九马路的一头牛饭店,这一家也是从小吃到大的老字号,应该可以代表沈阳回民的美食水平了。

4蒙古族美食

肯定是烤全羊和烤羊腿了,反正鞑子烤羊腿这家饭店,这些年都挺火的,烤全羊的话一般都是单位团建才去吃,真的是能把人香迷糊了,现在的一只烤全羊差不多要一千出头了,这玩意人少也吃不了,我常去的店是棋盘山的农家院,或铁西区十三路那家,爱吃肉的可以尝尝。

5新疆美食。

沈阳新疆人是真的多,沈阳的本地烤串可能比不上锦州,但是把新疆烤串算上,应该能比一比的吧。

反正吃烤串的话,自从新疆旅游回来后,本地烤串我嫌太甜,我首选新疆生烤大串了,四块钱的一个烤馕,加上8个大串,28块钱,也是美味的一顿晚餐。

还有烤包子,我最爱烤包子,我家楼下走200米就有卖新疆烤包子,但是如果想吃更美味的烤包子,还要再往前走100米,那里也有新疆烤包子,更加美味的烤包子。

6沈阳还有锡伯族。

嗯,,锡伯族的大米好吃,在沈阳北面有个大米种植基地,经常去,还挺漂亮的。

6我再推荐几家常去的饭店吧。

原味斋烤鸭:味道比全聚德的好吃,口味略重一点,1930年开业至今,关键是人家老字号还不坑人,一只烤鸭才一百多,鸭子也大,还送个鸭架汤,反正一家三口一只烤鸭够吃了。

天下春饭店、惠友饭店、千品香饭店、红樱桃饭店,这些都是我常去的饭店,都有些年头了,特点就是量大实惠,这个档次的饭店竞争最激烈,能存活下来就说明了它们的实力。

我平时请人吃席就去这些饭店,锅包肉、雪绵豆沙、酱排骨、腰果虾仁、四喜丸子、溜肉段、这类大盘子东北菜就算是特色吧。

7在推荐几个特色美食吧。

刚才说到的大兴的狗肉,其实沙岭和苏家屯的也不错,还有翟家的驴肉馆,在宝马工厂那边,经常看到德国人去吃,马三家的拆骨肉,高坎老隋家杀猪菜,珍珠湖的铁锅炖大鱼,棋盘山的烤全羊,大东区的牛肉大饼,五爱市场的长乐包,四院后面的蒸猪血,十四路的地摊酸菜烤肉,

哎呀。

今天都没码字,就泡知乎写回答了,先写到这里吧,如果有人看的话我再接着写。

…………………………………………………………

怀着严谨的态度,对大连和沈阳的大学补充一下。

大连:潜艇学院。

沈阳:炮兵学院,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医科大学,辽宁中医大学(这个是专科和本科,我傻傻分不清楚。)

博物馆我再添一些我去过的。

主要是想给在沈阳和大连上学的朋友介绍下,毕竟现在已经解封了,每个月去个博物馆,或者人文景观打打卡,溜达溜达四年就过去了,生活过的既充实又涨见识。

大连:贝壳博物馆,早些年去的,在星海广场旁边,里面有十几米长的大章鱼,很赞。

沈阳:九一八纪念馆,位于沈北的新乐遗址、航空博物馆,张学良旧居旁的金融博物馆,地坛街附近的战俘营博物馆,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周恩来旧址,赞工街的工人村博物馆等。

值得一提的是小时候我记得去过兵马俑博物馆,现在不知道在哪了,里面有整套的兵马俑,据说是沈阳援建西安的时候,西安人民为了感谢沈阳赠送的,对兵马俑感兴趣的不用去西安了,可以在家附近找找。

还有一些博物馆我去过,但是记不住名字了,记得北市场里面就有一家……哦,对了,叫中共满洲省委纪念馆。……

接下来继续说美食。

看评论,有人问我沈阳有什么本土美食,这个问题问的好啊,所以我先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昨天我说的各个民族的美食,应该也算在沈阳本土美食之内。

但是如果深入这个问题的话,这么这样回答肯定太敷衍,因为大家想知道的是作为沈阳的汉族有什么传统食物,能和中国的几大菜系相提并论的。

那么作为一名沈阳老饕,这个问题我就该很认真的回答了。

其实传统食物是有的,例如我小时候就很爱吃的一种用玉米粉做成的金黄色面条,配上肉酱和黄瓜丝,与北京炸酱面不同,但一样美味。

可是长大以后,这种面条被外来的兰州拉面直接赶出了市场,兰州拉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反而演变出了,许家鸡味手抻面,四季面条,民宜家,小李飞刀等一系列的面条。

这些面条走的都是廉价路线,挤的传统老面条根本没有生存空间,尤其到了2000年左右的下岗潮,下岗职工穷啊,又有想喝点酒和朋友倾诉的愿望,所以2块多一碗的鸡汤面,10元钱能买7个的水煮鸡架成了首选。

就是那几年最困难的时候,沈阳人在最廉价肉食的鸡架上下足了功夫,除了水煮鸡架,又诞生出了熏鸡架、炒鸡架、酱鸡架、卤鸡架、凉拌鸡架、用油炸的QQ鸡架,奥尔良鸡架,用大铁板压出来的铁板煎鸡架等等。

作为经历过这些的老沈阳人,我不想推荐鸡架,因为这代表的是沈阳最惨痛的那段时期的无奈。

有钱的时候咱们还是吃肉,咱们不吃鸡架。

在继续说说沈阳的本土美食吧。

本土美食也不是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酸菜炖大骨这些菜品,这些菜粗放、热情、豪爽,虽然出名,但是代表的是整个东北的乡村菜系,也就是俗话说的杀猪菜,能代表农村,代表不了城市。

所以我想来想去,先上一张我家自己的年夜饭图片吧,我奶奶家和张学良是邻居,她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家里面有几个传承下来的菜,值得我说一说。

直接上图片。

第一个菜,传统肘子,先把肘子去毛煮上2个小时,然后在配合十几种香料上达蒸锅去蒸,那种味道是浓浓的酱香味,软烂程度与东坡肘子差不多,但是东坡肘子有辣味,我家的传统肘子香味的层次感特别充足。(序号1)

第二个菜,传统扣肉,这个肉的选择就很讲究,做法上我没得到真传,也是以酱香味为主(好像沈阳的传统菜都是以酱味为主),这个肉因为肥肉比肘子更多,所以肉香味更浓,汤适合泡饭,比荤油拌饭好吃多了。(序号2)

第三个菜,焖子,我家的焖子和大连的不一样,不用放调料,就是那么干吃的,密度应该也比大连焖子更厚一些,里面的材料也肯定更丰富。(序号3)

第四个菜,饺子,我家是比较讲究的,所以过年的饺子与平时不同,必须是牛肉和羊肉的混合馅,馅里面不加一点蔬菜,要包成元宝一样的形状,这东西在除夕晚上的半夜12点,和初一早上的拜年前,是一定要吃的,预示着招财进宝。这种饺子还用来上供祖先,供奉各路神仙。(没图了)

第五个菜,果子,用鸡蛋和面粉和成的面,然后下油锅炸,通常通常除夕的前一天就要做出来,又香又酥又脆。

第六个菜,丸子,这个配方我不清楚,主料是面和肉馅,还可能配上萝卜丝或胡萝卜丝,也是下油去炸,吃起来跟吃肉一样,外面焦脆的,里面是肉香,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食物,现在沈阳的很多副食商店也有卖,但是因为肉放的少,面味太大了。

第七个菜,大枣馒头,这个馒头可大了,不是纯白的颜色,而是有淡淡的黄色,带着谷仓里的面香味,而且馒头通常被做成鲤鱼的形状,用大枣做鱼的眼睛。衍生品还有糖三角,分为白糖的和红糖的,类似于带馅的糖馒头。

以上这7个应该算是老沈阳家的美食吧,不过各位想吃却买不到,这个我也没有办法,我也只是过年的时候吃。

下面说说能买到的。

大帅府旁边有家老店,不说名字了,不想推荐,据说张学良吃了拍案叫绝,沈阳特色的熘肝尖、溜肥肠、爆炒腰花。

基本都是内脏,而且重盐重油。

还有盛京八大碗,在我看来是强拼凑出来的东西,感兴趣的可以尝尝,我很少去吃。

这些本地菜比不上外来菜的口味,也不能与几大菜系相提并论,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遗忘在历史长河中吧。

如果说想深入了解一下沈阳本土美食,建议去辽宁博物馆看看吧,里面有个展厅专门介绍的,都是些逐渐被忘记的东西。

这个手机里正好有图片,博物馆照的。

看看老沈阳来了,能认出来几个,哈哈。我能认识一半。

其实沈阳七八十年代,代表沈阳美食的顶级饭店,我认为是友谊宾馆和凤凰饭店。

主打的菜是淮扬菜、粤菜和山东菜。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了,这些菜也被沈阳人改良的差不多了,我反而觉得它们能代表沈阳最辉煌时候的传统美食。

这两家饭店因为与我的大众消费观点不符合,就只推荐给老饕吧。

下面我再罗列一些,沈阳从80年代就有,我吃了30多年的东西。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沈阳特产,大家看个乐呵吧,图片网上找的,这是沈阳人的童年味道。

高楼香鸡,桃酥,炉果,佛手,油茶面,麻球,重工香肠。

八王寺汽水,皇姑雪糕,小人雪糕,汽水糖,包冰,炒冰,不老林糖,

熏肉大饼,筋饼,牛肉大饼,韭菜盒子,茄子盒,麻辣豆皮,麻辣豆泡,麻辣土豆片,沙干,糖醋凉皮头,牛板筋,绿豆糕,灶糖,广式红绿丝月饼,火烧,野馄饨,吊炉饼,油炸糕,大黄米包,软麻花,糖葫芦,糖稀,糖人,干煸茧蛹,烤地瓜,辣酱烤玉米,串串香,苹果醋,北大营酸奶,酱猪蹄,鸡骨棒,红烧肉炖豆角,鬼子姜,糖蒜,雪里红炖豆腐,鸡蛋仔,蛋堡,乡巴佬卤蛋,干煸泥鳅,香炸蛙腿,软炸小河虾,果脯,果冻,大板巧克力,烤鱼片,鱿鱼丝,麦乳精

……

今天就说这么多吧,说到吃的,我还能说三天三夜,不过有点玩物丧志的感觉,等我忙完正事,今天晚些时候,或者明天再接着说吧。

………………………………………………………………

咱们接着说美食。

今天说说大连和沈阳的美食街。

大连的青泥洼桥我不想说。

沈阳的中街太原街老北市,兴顺夜市,彩电塔夜市我不想说。

这些都是城市的招牌,用不着我说,价格也不亲民,我要说点深入的,亲民的。

所以。

先从两座城市大学周边的美食街开始说吧,我说的都是我上大学时候的美食。

现在你可能吃不到了。

照例先说大连,(没说到的大学那就是我没去过的。)

东北财经,东门美食我是印象最深刻的,我人生的第一碗吉祥(满宝)馄饨就是2001年在东财吃的,4块一碗。

还有南方口味的粽子,软软的糯米里面放的是五花肉,或者是腊肉,吃第一口被惊到了,突破了我对粽子的传统印象,吃第二口就爱上了。

北方的粽子体现出的是江米本身的清香,是一种甜食,除了端午节没人想到吃它。南方的肉粽是可以解馋的,并且可以当做日常的饱腹主食,这里面用的肉必须用南方的猪肉才行,北方的猪肉太油腻,南方的猪肉放在粽子里猪油和江米的比例才恰到好处。

交通大学,门口的小吃街,永远的神,就是人多,首推的铁板大鱿鱼。铁板鱿鱼虽然沈阳的也很好吃,但是这东西的发源地就是大连,这个整条买的话必须挑大个头的,吃的就是一个满足感,头的部分香味最浓郁最有嚼劲。

吃铁板鱿鱼跟女生吃草莓尖尖,男生吃草莓屁屁的道理一样,通常我和媳妇两个人吃一条游鱼,头的部分给她吃,我吃身体部分。

工业大学,工业大学美食街的灵魂是开封鸡蛋灌饼,一块钱一张,是饼和鸡蛋一起煎的脆脆的,抹上辣酱,别看便宜,这东西一口入魂,这种做法把鸡蛋的香味完全体现出来了,鸡蛋和面本身就是极好的搭配,在刷上辣酱,味道和手抓饼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东西有点上头。

好了,大连说完了,现在开始说沈阳。

东北大学,美食街在南门,但我推荐的是食堂门口卖的卷饼,超级好吃量又足,能让刚运动完的我吃的心满意足。还有西门的好口味饭店,以前这个饭店在西门里面,我们聚会都在这里吃饭,美味的扬州炒饭是一绝,盘子大,可以几个人分着吃,锅包肉和皮冻是必须点,皮蛋豆腐也是我的最爱,后来这家店搬到西门外面了。

辽宁大学,以前辽宁大学在黄河大街崇山路,蕙星楼前的那条路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我甚至觉得景色不输大连的劳动公园,因为靠近北行,首推老式麻辣烫,四块钱一大碗,里面满满的豆皮,豆泡,血豆腐,粉条,绿叶菜,又麻又辣又烫,吃一碗真的是热汗淋漓,眼泪都能辣出来。

还有崇山路对面,43中门口的糖醋凉皮头,那个味道啊,酸酸甜甜清清凉凉的,再配上一点点麻将,小拇指盖大小的一个个晶莹凉皮头,五毛钱一碗,我要是再碰到怎么的也得连喝三碗,简直是堪比麻辣串的极致美味,现在想想都流口水。

工业大学,老校区在铁西十三路,铁西就是沈阳美食的性价比之王啊,孕育出了文明遐迩的兴顺夜市,有兴顺夜市时的工业大学是最幸福的,可是后来兴顺夜市被创城到皇姑明廉了,这里印象最深的当然是35元的烤肉自助,西部第一烤场,这些饭店现在还在的。

农业大学,07年的时候深入过,农业大学门口的网吧堪称逆天,铁架子做成的楼梯间里,每个网吧的机器数量我估计都能上千,其中混杂着小旅店,以及数不清的各种饭店,要想说有什么是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正门右边的那家野馄炖,味道是沈阳的野馄炖之最,就是这么一碗混沌,我经常大老远开车去吃。

沈阳师范和沈阳医学院,老校区在黄河大街,两个学校是对门。从医学院的后墙翻过去能到泰山小区,泰山路上吃的多,印象最深的是水煎包,海鲜大排档,好久没去了,好久没去了,不知道那边什么情况了,泰山路的美食就不推荐了。

药科大学,北门的老妈蹄花值得推荐一下,南面是小吃街。

鲁美和音乐学院,都是在三好街附近,那周边饭店不少,吃的最多的是胡同里的盖烧饭,用那种原木制成的超级大碗,盖烧饭的好坏成就于大米的优劣,沈阳这边的大米首推种业公司退出的优选米价格昂贵,然后是盗梦空间的大米熬粥好喝,其次是黑龙江那边的长粒米,我就不叫它五常大米了,然后盘锦新米,这家用的应该是盘锦的新米。

建筑大学,现在经常去,东面有一排饭店,但是我每次去都觉得这排饭店都快黄了呢。

化工,这边的羊汤我爱喝。

理工大学,常去的时候周边还是大荒地,现在偶尔路过,发现门口吃的是真多。

沈北的大学城,超出了我活动的范围,但是我也知道那边的美食是很赞的。

好了。

大学小吃街说完了,说说大连和沈阳市内好吃的吧。

先说大连。

大连歹街,很有特色的是海葵,烤海星。海葵一定要吃新鲜的,完完全全大海的味道,吃的就是一个腥气逼人的味道,我和媳妇都喜欢吃,但是这个烤海星,我是绝对不会推荐的,完完全全的网红食品,这玩意它就不应该是给人吃的东西。

再说沈阳。

沈阳我就从北面的皇姑区往南顺着说,想到哪说到哪。

说到皇姑自然离不开北行,我在这生活了九年,宁山路的夜市肯定是要提的,这里的夜市是那种野蛮生长的夜市,起码30年历史了,一次次的被创城,一次次的死而复生,不仅卖吃的,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卖,这里谨慎推荐,因为不知道你去的时候会不会恰巧被创城消灭,但是即使没有夜市,北行作为皇姑的商业步行街,在这边溜达溜达也是很赞的。

皇姑另外一个我值得一去的小吃街是簋街,这里的小龙虾可以代表沈阳的龙虾口味。

巴山路和黑龙江街的十字路口,有一家清真的牛肉面,他家的凉拌牛肉面是我吃过最好吃的。

北陵公园南门口的菊寿司我也觉得挺不错的。

再往东走,724小区里的鸡骨棒也很好吃,就是黑乎乎的卖相不好,这个鸡骨棒味道很特殊,我觉得应该是把糖加上各种香料一起熬糊了的那种味道,偏偏还挺好吃的,一口一个鸡骨棒上的脆骨,嘎嘣嘎嘣脆,所以想起来就推荐一下。

邵汇大虾,全部是大热的调料,最开始的时候以为是红咖喱,偶尔吃下还是有利于健康的。

铁西的新林酒店,性价比最高的酒店没有之一了,味道也是棒棒的。

翻照片的时候发现了郎家的驴肉,也上来大家品鉴一下吧。

说一说又回到铁西了,,汗。

去珍珠湖,菜菜莲藕,然后上岸后吃条大鱼,藕就得吃新鲜的,鱼用大铁锅酱焖的话当然是越大越好,因为大鱼里面有那种黏黏的胶质,吃一口的满足感是吃红肉体会不到的,

我也把老隋家的照片翻出来了,一起奉上。到底是去郎家吃驴肉,还是去珍珠湖吃鱼,或者高坎老隋家的农家菜,自己选吧,我就是经常性的很难选择。

哎呀,马三家的拆骨肉也出来吧,表示不比上面的差,愿意出来一战。

最后上一张百叶训练基地运动员伙食照片,这个一般人吃不到,所以用来镇楼,我是好不容易混进去的,味道是真不错。

今天写累了,下午要带娃去图书馆,明天好好说说铁西美食吧,说沈阳美食总是绕不过铁西,铁西没事性价比之王,然后在说说和平,毕竟我在九纬路也呆过几年,还有沈河,我在沈河万柳塘也住了几年……。

……………………………………………………

再唠叨几个皇姑的美食。

在步云山路麦当劳那块,有一个蓝箱子麻辣串,这不是一个饭店,而是有一个老太太推着车,车上放着一个蓝箱子。

蓝箱子里有我爱吃的麻辣串,外地朋友可能不知道麻辣串是什么东西。

哈哈,他是我们沈阳人小时候爱吃的一种零食,吃多也可以吃饱。

麻辣串中豆皮当然是最经典的,这个一块钱10串,其次是豆皮和沙干,一块钱四串。

味道是甜辣口的,辣酱好不好主要看辣椒面炸的够不够香,太辣也不行。

麻辣串的好吃并不主要来自辣味,甜香味也占了很大比重。

蓝箱子麻辣串在这里好多年了,在我心目中是占据一席之地的,偶尔会跋涉大半个钟头的路程,然后花10块钱买上一大把串解解馋。

蓝箱子北面那条路是个市场,可以逛一逛,里面吃的东西超级便宜。

推荐市场里面的芳香快餐,这家卖的是老盒饭,并没有座椅供食客吃饭。

中午饭点一到,门口照样排起长队。

我通常是来一份回锅肉,一份肉段,一份烧茄子,一份酸菜,加上米饭,装满满的两个食盒只要9元钱。

便宜归便宜,味道一点不打折,然后带回家去吃。

沿着步云山路再往西走十几分钟吧,就是簋街了,和簋街路口的地方,有个木兰烤肉,很地道。

在汇宝国际A区的北门,有一个老华山盒饭,他家的盒饭是十几个菜的自助形式,15元一个人。

为什么推荐他家?

因为他家提供不限量的酱骨头,沈阳的酱骨头很有名,例如王记酱骨头,狼的诱惑等等。

但他家是15元能随便吃。

再往西走,就到了塔湾,这里就是兴顺夜市的所在地,这里有一个海鲜市场。

这个海鲜市场好就好在不用赶大早来,下午三四点中过来也是可以的。

我会专程来这里买三文鱼吃,性价比很高,其它的不推荐。

在这个海鲜市场买东西当然要擦亮眼睛,三文鱼从30多一斤,到100多一斤的都有,一分钱一分货。

挑中上价格的买,便宜的是鳟鱼。

不要买切片好的,可能里面不新鲜,买就买那种整块的,可以多走几家看看,挑选好后谈好价钱再让他切成片,用冰镇上,拿回家享用。

说到三文鱼了我就想说说西塔街,西塔在皇姑的正南面。

我对西塔的感觉是又恨又爱。

爱的是这里的美食深度深不见底,我在这边逛了2年了,每次来都有惊喜。

开始以为西塔只是烤肉和参鸡汤特色,后来发现里面的日料便宜又好吃。

刚以为这里的日料是走大众路线的,马上发现不起眼的小店里主打蓝鳍金枪鱼和帝王蟹三吃。

然后这边日料还没吃明白,一碗炸酱面又一口入魂了。

但是呢在西塔这里吃饭吧,我这样的老沈阳也经常被坑,所以又恨的牙痒痒。

来这里的话,我基本不推荐正街上的大门市,要走到居民区里,探寻居民区最不起眼胡同里的美食角落,才是美食爱好者们应该做的。

西塔街谨慎推荐吧,这里适合老饕慢慢发掘,美食新人的话建议来之前先团购。

西塔说完了,觉得应该说说西关了。

和逛西塔的心情不同,到西关吃饭那就是一个放心,这是回民饭店几十年打造的口碑,对回民饭店最直接的认同就是价格亲民,干净。

但是西关作为沈阳特色的回民小吃街,美食深度不够。

尤其从兰州、西安的美食街逛吃回来,发现很多的美食这里没有啊,比如我最喜欢的牛奶廖糟。

这里的馅饼,羊蹄子,火勺,回头,这些常见的美食,还是可以的。

又想到了一家回民店。

在大西路,房地产大厦门口的协顺园回头也是不错的,可能有人不知道回头是什么东西,这种食物类似于煎饺子。但是形状与饺子不同,它是长条形的,所以两面都能煎的金黄。

咬一口,里面的牛羊肉馅好吃到爆汁,最适合吃肉的朋友。

既然说到了吃肉,我再推荐一个吃素的地方吧。

那就是位于大南街南关路的慈恩寺周边,这里最有名的就是素菜馆,而且把蔬菜做成了艺术品。

特点就是把蔬菜做成了肉菜的样子,而且还有肉菜的味道,我觉得挺有特点的,吃斋念佛的朋友或者喜欢新奇食物的人可以来试一试。

大南街和南关路交汇口的都来福海鲜推荐一下,开业起码十几年了。

大南街和文艺路交汇口的老灶堂文创火锅推荐一下。

说到文艺路,我就必须得说一说文艺路的夜市,这个夜市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野蛮生长的夜市,是我最喜欢逛的夜市。

夜市不一定就非得吃一大堆大同小异的所谓美食,这个夜市上卖衣服的,卖玩具的,卖狗卖鸟的,什么都有。

女孩子去了可以买点好看的饰品,男的去了淘个钥匙扣或者打火机也不错,吃的当然也有

夜市的北面是万柳塘公园,白天先去慈恩寺拜拜佛算算命,然后在万柳塘公园里划划船散散心,晚上再来夜市逛逛,多开心的一天啊。

顺着大南街再往北走就是大帅府了,大帅府都来了,奉天赵四小姐也该去坐一坐,这家主打的不是吃的,是情调。

中街附近再推荐一下正阳街的红焖羊肉吧,中街这边饭店性价比不高,这个红焖羊肉是我冬天的时候,经常会想到过来吃一下的美食。

最后再推荐几家店吧。

傍江街的好妈王饺子。

东北大学沈河校区,长青街路口的金捞银捞。

泉园一路的清雅轩。

之前我推荐国大东的牛肉饼,今天说的具体点,分别是:八家子水果市场的傻子馅饼,望花的老牛牛肉大饼。

都是开业15年以上的老饭店了。

沈阳好吃的饭店太多了,我只能说一些我感觉不错的,肯定还有好多的店我没去过。

我记得以前沈阳某电视台有一个天生吃货的电视节目,几个主持人一天走一家好吃的。

这个节目火了好几年,我跟着他们的足迹吃了一年多。

我后来都不怎么看电视了,据说这个节目还在播呢。

真不知道,就他们这些主持人探访过的美食店到底有多少个,他们每走过的店都会在门口挂一个天生吃货字样的灯箱。

要是外地的朋友,在沈阳路过哪个饭店有这个灯箱的,可以进去尝一尝,不会太坑。

本来想一口气把我知道的好饭店说完的,不可能了,不知不觉已经更新一万字了,这里也没有稿费,开知乎号本来只是想记录下读书笔记,积累写作灵感的。

就是有想说的欲望,太多吃的想说了。。

每天更新2000字,哈哈。

也对能坚持看到这里,并且为我点赞的读者朋友说声谢谢。

但是,铁西还是放在明天再说吧。

……………………………………

今天想起来了和平区的两个苍蝇馆子,推荐一下。

第一家是位于光荣街的胡家烧麦,烧麦这种食物吃的就是一个皮薄肉馅大,咬一口还能爆出一口汤汁。

这个肉汤不能像灌汤包那样,拌馅的时候故意往里放浓汤宝的汤冻,蒸熟后化成的。

而应是纯粹的因为肉的鲜嫩而出的汤。

灵魂就在这口汤里,咬一口满嘴流油。

如果馅中再有独有的香味,那么这个烧麦就就给打满分,老胡家的烧麦与开的遍地都是的连锁烧麦不同,他家就有独特的香味。

所以别看他家店又小又破的,味道在沈阳行业里绝对能排入前三。

第二家是位于太原街老新华书店后面的常香小吃。

这家也是我吃了十几年的老店,位置在公共厕所的隔壁,哈哈,真的就是厕所隔壁,能闻到味,紧挨着。

常香……常香……

瞧他家名字起的就非常贴切。

别看是苍蝇馆子,来吃的人可多了,他家的东西还并不算便宜,主打酱猪蹄,还有有些发黄的刀削面。

如果是喜欢吃辣的朋友点正常的刀削面,如果不吃辣点蛋炒面也是很不错的。

他家的猪蹄的味道在沈阳也能算是排得上号的。

关键我就是喜欢看带朋友来他家吃饭的时候,那个惊讶劲。

“哇哦,厕所旁边的饭店,你真行,你是怎么找到这家店的?”

“哈哈哈,沈阳的苍蝇馆子就没有我不认识的。”

这种向别人介绍美食的满足感,你们向自己的朋友介绍一次就会懂的。

之前说到了日本料理,感觉说的不起劲,今天就干脆说一下沈阳的外国菜。

照例先说大连。

大连的日料出名,这个大家公认,我在大连的家附近有个蟹将军,能把一只大螃蟹弄的明明白白,很推荐大家去品尝一下。

虽然价钱有点小贵。

来说沈阳吧。

沈阳的日本料理基本是走亲民路线的。

说来挺有意思的,海鲜虽然不是沈阳人的主要食谱,但是日本料理中的三文鱼刺身绝对是。

沈阳人对三文鱼刺身的喜欢真的是到了叹为观止的程度。

到处都是卖三文鱼的日料店,在铁西区兴顺街的泡泡鱼日料,花400多块钱的团购,4个大人2个小孩子,可以吃满满一桌子的日料,还能再来一壶日本清酒。

然后唠唠家常,消磨一下午的时光。

每次我嗮朋友圈。

这个价格都会让我的日本同学羡慕嫉妒恨。

沈阳有三文鱼刺身的海鲜自助,从一百五十多块钱的,到四百多的档次齐全。

当然了,海鲜自助这东西肯定是一分钱一分货。

在沈阳海鲜自助已经竞争到了白热化,连泡泡森林,永乐汇,永利汇这样的洗浴中心,都开始弄起了海鲜自助,跨行业竞争。

我觉得它们的利润空间已经压缩的很低了。

当然了,他们的利润越低,我们食客的实惠就越大。

说完了低端,说说高端。

那么沈阳有没有高端日本料理呢?

也是有的。

前面说道的蟹将军在沈阳也有分店,在K11里面,我去吃了一次,竟然变成了自助。

可能是入乡随俗了。

那么真正的高端日料就只能在领事馆区了,领事馆区的美食我深入的不多。

总感觉领事馆区像是一个独立的小生态,东西走高端路线,服务特定群体。

他们虽然高端,但是沈阳的高端宴席却想不到这里。

在沈阳的高端酒席,一般是淮扬菜和粤菜。

中端酒席一般是山东菜。

低端酒席一般是杀猪菜。

朋友聚餐一般是烧烤和火锅,呵呵,

我随便说说的,这个可能每个沈阳人的认同不一样。

反正我高端的日料我真的很少碰。

但是我知道领事馆区有日本人开的饭店,能吃到5A级别的和牛料理,和最贵的鱼生。

这里我只谨慎推荐给喜欢日料的老饕吧。

在领事馆区还有一个餐厅,是一家我本想私下保留的店。

——叫做泰味太的泰式餐厅。

也是十几年的老店了。

我和媳妇因为是去泰国度的蜜月,所以对泰国菜很认同,每到结婚纪念日会想起来他家吃。

后来沈阳又发现了几家泰国口味的店,但还是唯独偏爱他家。

到他家必吃的菜是咖喱蟹,简直是太美味了,每一次我都能用白面包把盘子里的汤汁全部舔舐干净。

他家的冬阴功也很正宗,与在泰国的口味一模一样。

提到外国美食肯定要说法国菜,法国菜的话,这个也是有的,我就不推荐了,美食软件上搜最贵的米其林三星就可以了。

这个我没去过。

总觉得对法国菜不太感冒。

现在想一想,可能是在上个世纪金钱豹美食独领沈阳美食前沿的时候。

就已经品尝腻歪了鹅肝和焗蜗牛。

观念先入为主了,味道不怎么样,不会想着再花大价钱跑去法国餐厅享用这种东西了。

再说说咖啡和甜食。

大连的话有一家咖啡店我是经常光顾的,那就是位于琥珀湾的漫咖啡。

这个店我强烈推荐一下,不是说他家的咖啡和甜食特别好吃,而是价格亲民和他家所处的环境。

落地窗户外面便是海滩,海滩很干净,大连的阳光也通常都很充足。

看着老婆和孩子在外面踩着沙滩漫步,或者捡捡螃蟹,喂喂海鸥,我喝着香浓的卡布奇诺。

然后过了一会儿,孩子们玩累了,跑回我身边吃着甜甜的冰激凌。

这时我已经在这里消磨了一下午的时光,看完了手中的一本书,也看够了落日的夕阳。

可能我也会思考,到底是生活在沈阳,还是大连。

我很喜欢大连的海,喜欢大连的海边气候,冬天不是太冷,夏天也不是太热。

而且每次从沈阳到大连,都会感觉连照在身上的阳光都变得明媚起来。

但是又会想到,像这样的在海边的悠闲时光,即使选择在大连工作生活,每年又能有几次。

我现在生活在沈阳,每年回四次大连,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来海边坐一坐。

喝一杯甜蜜蜜的卡布奇诺。

或许。

生活就如同一杯咖啡,糖一定要放,四勺刚刚好。

沈阳的话也有漫咖啡,在1905文创园里面,这个文创园适合打卡,没来过的可以来逛一逛。

咖啡的话,虽然味道跟琥珀湾的一样,但是没有了大海,便没有了那种心情,不推荐了。

想吃饱肚子的话,还不如往前走几步,到北一路万达吃MR-PIZZA。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