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长安三万里》和《封神第一部》引发的争议来看,影视作品改编应完全遵从历史细节吗?如何把握改编尺度?
不是应不应该遵循历史的问题 而是影视不可能完全遵从历史的问题! 一个影视剧能完全遵从历史细节,那就不用设立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吧啦吧啦了,大家都去拍影视剧得了。 从学术角度来说,真正的「遵从历史」要史料和文物并重,不仅要有第一手史料,还要有相应出土的文物做证明,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还有碳14啊基因检测之类的手段辅助历史调研。 你一个影视剧别凑这个热闹了好吧。 不信先来几道题。 1. 清朝妃子侍寝,是否要脱光了…

电影《封神第一部》中,伯邑考来在鹿台献宝时,妲己为何在雨中大笑?
苏妲己这人是殷寿欲望的化身,这点大家达成了共识。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样一个细节,在姜皇后死之前,殷寿对于妲己的态度是什么呢? 藏着掖着,把她放在摘星阁,生怕别人发现他留下了妲己。 这个时候的殷寿有很多顾忌,还有一丢丢的羞耻心,道德底线也没那么低。其实他内心深处也知道苏妲己这人不能留,本应该祭棋鼓舞士气的;或是作为战败方的一个性资源,要么把她留给殷启玩,或是把她丢给别人玩...... 总之就是不能自己留…

为什么网上对《封神第一部》费翔口音如此宽容?
因为费翔版的纣王是大小银幕这些年来,最好的纣王之一,甚至没有之一。一部作品,没有立得住脚,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不能算成功,这部《封神》的改编很好,有几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比如更像狐狸,而不是人的妲己。 《封神:朝歌风云》中,纣王就是最亮的那颗星,其略带口音的台词,还带出了 商务殷语这个梗。这个人物的逻辑理顺了,演得也霸气侧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自然一片好评。 简单点形容费翔版的纣王: 改的出色,演…

《封神第一部》中,妲己为什么会留在大王身边,她是真心爱殷寿吗?
《封神第一部》这部电影,里面的细节太经得起推敲,有时一刷都反应不过来,二刷三刷时才彻底明白。 妲己是封神榜神话传说中永久的话题,电影《封神》又怎么能不对这个角色精雕细琢。 其实妲己到底爱不爱大王,看看她的头发和尾巴就知道了。 仅仅是妲己的头发和狐妖的尾巴,在电影里就有很多层不同的含义,在不同的场景中代表了不同的意义,甚至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前后呼应着情节的延续。 1.雪地散发影片的开始,妲己出场时,头…

《封神第一部》中姬发从小被作为人质送到朝歌,为何还会对纣王如此崇敬?
《封神第一部》中,姬发有一句话说得好,在监狱看看望自己父亲的时候,他说: “(纣王的一切)是自己看到的,难道自己看到的,还不如他几个草棍算出的。”(台词大概意思)。这句话基本可以解释,为何姬发作为人质,还会纣王如此崇拜。因为他的意识和观念的形成,是根据自己所看到的来决定。 所以,我们来看一看,姬发来到朝歌,做质子时期都看到了些什么。 第一、他看到了纣王的英雄神武 电影中,纣王一出场,便是在战场上。 根…

如何看待黑《封神第一部》烂片的人不少,但各平台评价却不错?
你可以说他有瑕疵,有bug,但真的不烂,否则请举一个神话IP改编的你觉得比《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好的片出来。 票票证明我看过 原著高一看的,之前又补了一遍。 以下我将从原著,《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后文简称“新版封神”、“影版2023”或“封神2023”),蓝天野版(后文简称“剧版1990”或“封神1990”)来分析一下新版封神的剧情,人物形象的改编,以及我个人对于这个改编的评价。 由于封神本身就是我很喜欢的一个IP,…
如何评价《封神第一部》中伯邑考这个角色?
伯邑考的戏不多,只有四场,但从各方面来讲都非常到位,高效达成了戏剧任务。尝试着稍微分析一下。 第一场戏,周地麦田,昏外。 姬昌和伯邑考的第一次出场。姬昌离开西岐前往朝歌前,和长子伯邑考一同考察麦田,发现麦子灌浆不理想,今年收成可能不好,于是聊到“天谴”,继而说到次子姬发在朝歌当质子已有八年,以及姬昌不在的时候由伯邑考全权代理西岐的事物。 这场戏的第一个镜头就讲明白了人物的基本特点,姬昌爱民忧国,质…
为什么《封神第一部》中纣王殷寿要说「你知道我的父王是怎么对我的吗」,这句台词背后有哪些隐含的情节?
先问一个问题,冀州质子为什么叫“苏全孝”? 其实苏全孝自己解释过。他请亲生父亲投降,父亲拒绝投降,射下一排箭,意思很明白,让他自裁。 苏全孝意识到了这一点,哭着说,八年了,我长高了,父亲不认得我了。 这个时候,殷寿脸上不是愤怒,不是镇定,而是悲伤,为什么悲伤? 第一,小猫小狗养八年也有感情。殷寿就算把质子们当小猫小狗,到底也是养了八年,有感情在。质子们跟随殷寿,是真的儿子对父亲的崇拜。 第二,只有回…

电影《封神第一部》中殷寿还爱姜王后吗?
我一帧一帧给你分析。 姜王后出现第一面,在纣王继承王位大典上。姜王后就是很工具人在后面站着。 面对纣王的装逼,王后目光注视前方,也没有看纣王,看来王后对纣王感情也就那样。 真要是恋爱脑,看到心上人装逼,那目光该是聚在心上人身上不动,然后变成星星眼。 面对龟甲破裂,天降异象,姜王后也就是微微吃惊, 对比比干那个大惊失色的样子,姜王后好像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听到比干说,“殷商王族,以子弑父,以臣弑君”,…
为什么《封神第一部》弑父情节被说是西化改编,历史上不也有很多弑父弑兄的故事吗?
封神第一部里面的弑父和西化关系不大,这一点上还是要有文化自信的。这段公案的源流可以上溯到「封神演义」的原型——武王伐纣书。 武王伐纣评话里面,纣王也就一个儿子就是殷郊,同样是被追杀,同样是拜入阐教门下,但是殷郊并没有叛变,而是成功的当了武王伐纣的先锋官,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亲自手刃了纣王。 帝问曰:「教甚人为刽子。」问一声未罢,转过殷交来:「奏陛下,小臣愿为刽子。陛下听吾诉之。」曰:「纣王昔信妲己之…

《封神第一部》中有哪些看似不经意但很重要的细节?
谢邀。 01 鬼侯剑 殷郊误伤父王之后,姬发掩护殷郊从涵渠逃走,殷郊留下了配剑“鬼侯剑”,被崇应彪得到。军营中,崇应彪举着鬼侯剑炫耀:“殷郊的鬼侯剑,果然锋利啊!” 为什么崇应彪对殷郊的剑有着如此的执着和贪恋? 殷郊这把剑,叫做鬼侯剑。 《战国策·赵策三》曰:“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封神演义》又道,鬼侯嫁女与纣王,其女冰清玉洁深得纣王欢喜,但不幸被妲己谗言所害,鬼侯也获罪而死。《礼记‧明…

按照《封神第一部》现在的票房走势,我们还能看到第二部和第三部吗?
最近住山上,为了看《封神》驱车20公里下山去电影院。 有人赞《封神》是“中国最后的神话史诗电影”,不管是画面、剧作、还有对“道家文化”“神仙体系”的理解都是巅峰。也有人说,这是唯一一部不需要蓝天野、傅艺伟这些好演员加持就好看的“封神榜”版本。 我却觉得《封神》最不俗之处,是其人物设定的改编。据说它不只参考了明代的《封神演义》,还有宋元的《武王伐纣平话》,甚至还有正史,深入的史料与文化研究取得硕果:…
《封神第一部》票房破 20 亿,从不被看好到口碑长线发酵,如何评价这一成绩?我们还能看到二三部吗?
确定以及肯定地跟你们讲,二三部绝对能看到。 因为现在这局面,已经不是资本局了。 而是国家意志局。 六公主的抖音号微博号,已经直接取代了封神官方宣发的地位,满屏的封神采访封神路演宣传物料。真是暑期档各路电影中独一份的待遇。 如果说之前一些历史逼、考据逼、原著小说逼,还有特效细节逼,在那卡卡装逼,喷封神如何如何烂,还会让一些没看过的人偏信。那现在电影行业品味和逼格最高的六公主下场给封神这部电影背书算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