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多伦多当选的华人女市长Olivia Chow?
利益相关:留学生,现居多伦多,租房,家庭收入供不上学费的那种;没有投票权,但支持邹市长。
这个回答不涉及别的,只是简单地给大家看看所谓“华人大部分反对邹至蕙和NDP”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是本次选举结果的地图。紫色地块代表本地区第一顺位候选人为Olivia Chow, 即胜选的NDP左翼候选人邹至蕙。黄色地块代表本地区第一顺位候选人为Ana Bailão, 一位葡萄牙裔的温和自由派。
其次,是多伦多的种族地图,图中的紫色小点就代表华人居民。本图资料来源于2011的人口普查资料,其实已经有点年头了,不过总体上讲各个族裔的地理分布是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从2016与2021年的人口普查报告中,我们也能得出相似的地图。
我们可以简单将多伦多市内的华人聚居区分为三部分:旧多伦多市中心与东约克(选举图中的10, 11, 13)、北约克(17, 18, 15也可以算上)、北士嘉堡(22, 23)。不计入大多伦多地区的万锦和列治文山的情况下,以上几个区域应当足以代表多伦多华人的主流观点了。
那么多伦多华人交出的答卷是什么呢?
市中心均为深紫色,换而言之,每个区域都有50%以上的人选择了邹至蕙,在候选人繁多的全民直选中相当于压倒性优势;
北士嘉堡的华人给出了相似的答复,Scarborough-Agincourt和Scarborough North两个区域分别有超过40%和50%的人选择了邹;
唯一一个例外是北约克的华人,邹只在Willowdale以微弱的优势取得了第一顺位,在Don Valley地区被Ana Bailão击败。
其实到这里已经可以初步得出结论了:大多数华人居民在本次市长补选中选择了邹至蕙,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反对声音不具有代表性。
但是别急。还有另一张图。
这是根据202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数据所做的、多伦多各社区的家庭收入中位数地图。
只要再把这张图和之前的族裔地图相对比,不难看出——
所谓“华人没有穷人”“华人都是中产阶级”是赤裸裸的谎言,即使退一步,也是少数富裕华人占据话语权的结果。
固然,华人往往不是社会的最底层——绝大多数的homeless都像是来自非洲、中东和南亚的移民或是破产的白人,华人在暴力犯罪中的占比也相对较少——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市中心的相对衰退是北美大城市的顽疾,多伦多也没能完全逃过;在疫情之后,市中心更是经济恢复迟缓而乱象丛生,租金反倒是一路高涨。士嘉堡更是被遗忘的土地,多年来基建老化、人才流失,几乎相当于慢性死亡,在收入图中则表现为铺天盖地的深红色。北士嘉堡与市中心是市内最大的华人聚居区,他们是多伦多城市发展问题的受害者,也是这次选举中邹至蕙的受众。
而若沿着央街北上至北约克,或是再往北、逃离行政区划上的多伦多,那便是另一回事了:所谓的“中产阶级华人”在此处扎根。
不难看出,他们的人数其实并不多;而相比北约克南部、怡陶碧谷和安大略湖沿岸的白人社区,他们也称不上有多富裕:富商和财主在华人中并不多见,大部分人无非是技术劳工和小店主——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小资产阶级。
他们所拥有的资产,除自己外,最多无非就是一两套房。在其中一大部分人看来,这几套房就是他们一辈子的打拼所积蓄的财产,卷死卷活就是为了日后能靠收租吃饭。
现在,新市长要向房东开刀了,要遏制不断上涨的房租,要对豪宅和空置房重拳出击,要让贫穷的市民能有尊严的活下去。那这些人能不急吗?他们要是不骂街,对得起一辈子的打拼吗?所以华人就“普遍反对华裔市长”了!
那么,在互联网上沉默的大多数华人呢?那些并不属于亚裔成功神话的华人呢?那些在论坛上被辱骂“你活该住一辈子地下室”的华人呢?
他们已经用选票昭告了他们的选择。
评论区里发不出东西,在这边简单回复一下 @o0天下一番0o
①我没说华人在dt居于“主导地位”,谁都知道dt什么族裔都有;然而,dt是华人的一个主要聚居区,又在选举中压倒性的支持Chow,不可能忽略这点得出结论。至于数据的表现,你可以去查阅其他的族裔地图,只可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即华裔是dt地区占比最大的少数族裔。比如下图表现了2016年的各地区“最常使用的语言”,可以看到汉语在整个dt都是英语之外的第一大语言:
那么为什么我选择那张点状图?原因很简单:除人口稀少的士嘉堡东北部外,黑色的部分意味着该地区是(排他性的)白人聚居区,这是其他只显示visible minority的地图所不会显示的。由此可以看出种族、收入水平、地理位置与投票倾向的关联,比如怡陶碧谷、Midtown、士嘉堡的安大略湖沿岸地区明显倾向于Ana Bailão。
②至于为什么选用2011年的图…还能因为什么,没人根据新数据作图啊(笑)。那为什么11年的数据还能用呢?因为华裔人口在多伦多的占比和地理位置在10年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这点可以直接查阅历年统计资料得出,我也已经在文中补充说明了。此外,除了富人社区Don Valley West和Bailão仅略胜一筹的Don Valley North外,每一个华人占比超过10%的聚居区都支持Chow——所以我不太知道反驳地图数据的意义在哪,因为多伦多市内的华人总体上支持Chow是个相当显而易见的事情……
③药物滥用当然是个大问题——不过我很好奇,目前药物滥用的情况是在哪届政府治下严重化的呢?当然我并不是要怪罪Tory以及之前的政客,只是这个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Saunders那边天天喊着要重拳出击,可他担任警察局长时的成效如何你也不是看不见。在此情况下,提供基本的保障、减少瘾君子对社会治安和经济的影响应该不是件坏事吧?
④搞那么多假设的意义不大,现实就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帐篷在dt搭起来了,而市场在朝着解决问题的反方向一路狂奔。如果不解决愈演愈烈的住房问题、继续和稀泥,情况只会越来越差。要政府干预解决问题就必须要有钱,而加拿大法律又不允许市政府搞赤字财政,那钱就得依靠税收——那么请问,除了适度增加地税,还有什么更合适、更有效的办法?关于房东,我对那些背上了巨额房贷而进退维谷的房东表示同情,但即使我们无视房东在议价和经济实力上压倒性的优势,也应该注意一点:房东进入市场完全是出于他们自己的意愿,他们主动选择了承受风险;相反,房客和homeless则根本没有选择可言。
⑤京阿尼确实是好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