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必要跟婴儿聊天吗?
有一次震惊到我了,以前每次给宝宝换尿布湿的时候,我都会跟她说“宝宝,我们换尿布喽,然后在模仿两边魔术贴撕开来的声音“tà”。
记得宝宝在8个月大的时候,最多能发出“baba”的声音,连“mama”都不会。有一天,我跟爷爷奶奶带孩子在外面吃饭,出来之前已经给孩子喂好奶、换好尿布的,但是那天孩子坐在婴儿车里一直哭闹,我抱起来哄也没用。
孩子看我一脸问号,折腾半天也没有发现问题所在,情急之下,小手抓着尿不湿,嘴里说“tà、tà、tà”。
我立刻明白了,解开尿布湿一看,原来混进一根头发扎到屁屁了。
不得不感叹,原来她只是还不会说话,其实什么都懂。
所以父母平时和婴儿聊天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内容为干货,阅读时长三分钟左右,建议先点赞收藏,以免用的时候找不到了哦。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中提到1个月孩子的听力特点:
√ 听觉完全成熟。
√ 能识别某些声音。
√ 听到熟悉的声音或人声时会将头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
婴儿在第1个月时会非常注意人类的声音,并且在所有声音中,婴儿更喜欢听人类的声音。
如果孕期时妈妈一直和胎宝宝讲话,那么出生时他会记得熟悉的声音,而且会将这种声音与温暖、食物和舒适联系在一起。
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当你面对一个婴儿时会不自觉的用「婴儿语」跟他沟通。
「婴儿语」就是提高音调,放慢语速,使用夸张的发音,而且眼睛和嘴巴都比平时张的更大的一种夸张的交流方式。
这种夸张的方式也绝对可以吸引婴儿的注意,通过听大人对他讲话,婴儿很快会发现语言的重要性,当你跟他说话时,他会扭头寻找你的位置,然后仔细听你发出的每一个音调和词语。
虽然暂时他只能辨别高低音,对于词语还不能很好的理解,但是他每天都在积累新的知识,这些早期对话会教他很多微妙的沟通规则。
此刻,宝宝察言观色的能力极强,他能从你的说话的语调、呼吸频率、皮肤接触等了解到你的想法和感受,通过你对他做出的反应来建立对真实世界的认识。
2-3个月孩子的听力和语言能力特点:
√ 听到你的声音时会笑。
√ 开始咿呀学语。
√ 开始模仿一些声音。
√ 听到声音时会扭头去看。
对于2-3个月大的婴儿,每天的重点工作就是观察周围的人、发生的事,仔细听人们的谈话,并且他会下意识的模仿。
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同他说话、唱儿歌、给他听各种音乐,让他知道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
比如:告诉他,你对他正在做的事情。“宝宝,我们换尿布喽”、“我们要洗澡喽,洗胳膊、洗小手……”
当他专注的看某个东西时,告诉他这个物品的名称。
这个时期你可能会听到婴儿能发出一些元音,像“啊啊、哦哦、咕咕、咯咯”等。这时不要打断,认真听并积极的回应,可以重复这些发音给予肯定,让他找到共鸣感。对于宝宝来说这是一种很大的鼓励,使他会更加高兴和活跃,更喜欢表达。
4-7个月孩子的语言能力特点:
√ 听到自己的名字有反应。
√ 开始对“不”字有反应。
√ 可以通过声调分辨情绪。
√ 听到跟他说话时会发出咿咿呀呀声来回应。
√ 会用声音来表达快乐和不开心。
√ 会发出一连串的辅音。
4-7个月期间是宝宝开始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发声,每天会“咿咿呀呀”的乱叫,并利用舌头和口水、反复练习,乐在其中。
虽然大人听起来像是在胡言乱语,其实不然,仔细听就会发现他的声音时高时低,就像在和你交流时发表什么观点和问题一样。
所以这个时候大人需要做的就是多和他讲话来鼓励他,如果他发出了一个可以辨别的音节,比如“ba”,就对他重复几遍,并教他“爸爸”。
然后当你跟讲话时,他不仅留意你的讲话方式,更开始关注你发出的每个音节,会仔细听元音和辅音,而且开始注意它们组合成音节、词语和句子的方式。
试着引导,把日常宝宝能接触到的物品、外面看见的动物、植物等等一切指给他,告诉他叫什么。也可以购买一些大图案的卡片书,读给他听。
说话的时候语速放慢一些,并重复几遍。比如:这是“狗——狗”、“猫——猫”、“奶——瓶、奶——瓶”、“爸爸——爸爸”、“妈妈——妈妈”……
尽管这时他还发不出来,但是已经懂是什么意思了。
Tips: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交谈”需要逐渐淘汰「婴儿语」,更多的用大人正常的语言交流即可,正常的语言能教会孩子正确的发音。
8-12个月孩子的语言能力特点:
√ 对讲话的注意力提高。
√ 对简单的语言命令有反应。
√ 能用简单的动作。
√ 会说“爸爸”和“妈妈”。
√ 运用感叹语,比如“噢”。
√ 试着模仿词语。
尽管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跟他聊天,但直到快满一岁时他开始对语言的理解上才会有质的飞跃,在他会说话之前,他懂的东西其实已经很多了。
比如说:“宝宝,你的火火兔在桌子上。”观察他的反应,如果他朝桌子的方向看,就说明他明白你在讲什么。
此时,宝宝开始会一些简单的指令,比如:能用“摇头”来表示不,“摆手”表示拜拜。当他想要摸电源插座,你对他说“不要动”,他会停下来看你的脸。
宝宝现在会用行为试探你的反应,比如:他会把吃的东西扔到地上,为的是看你会怎么办,并且会记住你的反应。之后,他还会再试探你,看你会不会做出同样的反应。
是不是发现婴儿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聪明的多。
不管是读书还是跟他讲话,都尽量让他参与进来,这个阶段双向的互动极其重要。尽管此时孩子只能发出一些“嘎嘎嘎”或者是「正确语言的变调音」比如:“奶”他发出“来”、“没”他发出“呗”等等。
只要他在努力发出不同音节、不同音调的声音,那就说明你的宝宝在准备讲话了。此时,你回应的越多,越将他看作真正的讲话,就越能激发孩子的交流欲望。
最后,我是 @乐小诗,可以关注我,我能你的不止是一点温暖,还有育儿干货,持续分享育儿路上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