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多的选择为什么会影响人们做出决策?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到饭点了,你打开外卖软件,刷了一圈,依然不知道要吃什么?周末想约朋友吃饭,你们在“吃什么”这件事上纠结、讨论了半天,结果双方连出门的兴致都没有了……
“今天吃什么”这个问题,在大家的调侃下,已经变成了“人类的四大难题之一”。为什么在饮食选择上,我们变得越来越纠结了呢?
事实上,我们不仅仅在“吃”这一方面变得纠结。小到市场买菜,大到线上线下购物,我们的选择虽然变得越来越多,但我们的决策却变得越来越慢、越来越难。稍不留神,就踩雷了。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决策瘫痪”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大的世界和更多的人,同时也给了我们过载的信息。当我们面临更多的选择时,我们往往更可能处于观望之中,从而错过了机会。
心理学家希娜(Sheena Lyengar)曾经做过一个现场实验。他们给被试者免费品尝了6种或24种果酱,试吃之后人们可以选择是否进行购买。
结果发现:有60%的人停留在24种果酱选择的展台前,但是只有3%的人选择购买;而有40%的人停留在6种果酱选择的展台前,但是有30%的人选择购买。
随后,在更为严谨的实验中发现,在从30种果酱中做出选择后,人们表示,其选择满意度比那些从6种选择中做出的选择满意度更低。
也就是说,更多的选择会带来过载的信息,也会带来更多反悔的机会。
在之后的一些其他实验中,也证明了人们对于无法反悔的选择(比如最后三天的大甩卖)的满意度比可以反悔的选择的满意度更高。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年离婚率越来越高。国家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人们对无法反悔的婚姻表示了更高的满意度。而对当下恋爱和婚姻的满意度更低一些。
过载的信息不仅会让我们犹豫不决,产生更多的后悔情绪,也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
这就好像期末考试的选择题出现四个选项和十个选项一样,当自己不十分确定时,则会增大我们的选择难度。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过载信息对我们决策产生的影响做过一个实验。在实验中,他们要求两组被试者完成相同的250道测试题,但是其中一组在测试之前被告知考试题目的数量和选项。而另一组则什么都不说。
测试结束后,他们发现,没被告知任何信息的那一组成绩要明显优于第一组。
也就是说,我们的决策依赖信息,但并不代表信息越多越有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过多的信息反而会成为决策的负担,从而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实际上,这是因为信息增加不代表有效信息增加,当信息量过载时,我们从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的成本就会增加。而且,我们需要的核心信息也更容易被超载的信息所遮蔽。
许多没用的信息反而可能被我们作为决策依据,从而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
比如,你想让朋友帮你买一瓶水解渴,对方问道:“你是想喝纯净水还是矿泉水?瓶装还是罐装?550毫升还是330毫升?进口的还是国产的?A牌的还是B牌的……”
如果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已经渴死了。
其实,我们的核心目的是解渴而已,其他的细枝末节并不重要。但是对方提供给了我们大量信息,如果一不小心就被这些多余的信息干扰,忘记了自己只是想要解渴。即使没有做错决策,也很容易错过好的时机。
所以,当我们面临大量的信息时,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核心诉求,在这个基础上去选择信息。这样才能够最有效地剔除无用信息,甄别出最重要的信息,减少决策失误。而对于生活琐碎的决策,那就交给直觉和习惯吧。
有收获的话可以【点赞+喜欢+收藏】,创作需要一些鼓励,谢谢!
推荐阅读:
【01】反刍思维:如何控制自己的“胡思乱想”?
【02】如何克服自己性格上敏感这个问题?
【03】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书,却没能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