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蒙古离中国这么近,我却几乎从没有听过关于蒙古的事情?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49
阅读量:
17

我有一个蒙古的好朋友

蒙古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其实心里非常拧巴

一方面,作为成吉思汗的血脉/精神后裔,蒙古人对自己的民族非常骄傲和自豪,这种自豪感直接导致了蒙古人很多民族性上的优点,比如勇敢,坚毅,强势

但蒙古的现状:gdp落后,地广人稀,政府腐败,财阀横行,整个蒙古三百万人口又错过了工业化和信息化浪潮,导致蒙古在可见的很长一段未来里都只会是东北亚的一个小卒子,黄金家族的荣光只能从过去找寻。很多蒙古的激进分子对现状深感不满又无能为力

在地缘政治上:蒙古作为苏联阵营和中国的缓冲地带,很长一段时间是不被沙俄/苏联准许发展的,作为战略缓冲坚壁清野的一环蒙古长期被苏联压迫。苏联在时北边的庞然大物还能压住蒙古,而在苏联解体后,庞大帝国的落幕让蒙古也陷入了意识形态的危机,其直接结果就是,全蒙古上下完全否定了苏联,转而投向美国。但出于地缘问题,蒙古又必须和两个陆上邻国:中国和俄罗斯保证贸易往来从而养活整个国家,不能完全和两为其难的庞然大物们撕破脸,很像为了签单和很讨厌的老板曲意迎合的小推销员。

从意识形态上,蒙古的历史课程采用的是完全西式的教育方式,即,老师只会提供(所谓的)facts,让学生自己理解和讨论,而并不会对学生做出引导。这种教育方式好处是能提高“思辨能力”,坏处就是越是在其历史中出现得多的国家,学生们越容易对它们产生负面态度,毕竟这总是这几位在眼前晃悠,再好也相看两厌了(尤其是外蒙没被卷进二战,这就导致了,很讽刺的是,苏联跟德国掐的越狠外蒙人越觉得苏联是在压榨他们)

从内部经济上:蒙古最大的外汇来源就是矿业,我的这位好友的父亲就恰好经营着一个小矿场。蒙古的阶级固化很严重,当地百姓唯一可能的阶级跨越途径就是进入矿场卖几年命。而当外蒙人在矿井里被当燃料耗材的时候,一些内蒙人因为能说汉语蒙语两种语言,在矿场和两国政府之间充当翻译和掮客赚到外蒙人想都想不出来的钱(就像改开初期在中国和外商之间周旋的香港人一样),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虽然很多内蒙人的自我认知是蒙古(民族)人,但外蒙人并不认为这些被“驯化”过的漠南人是自己人。故而他们只会认为本就很富有的中国人跑过来像苏联人一样抢走了他们的工作和钱,使得很多蒙古人对中国的观感非常差

但问题又回到了开头,整个蒙古加一起快中国两个沿海省的面积(我已经知道是中国1/6的面积了实在抱歉,这个小问题咱先跳过),整个人口还没有大连一半人多(大连按650万流动人口算,蒙古大概三百万多一点),他的意见又算什么呢,苍蝇叫的难听不听就算了。蒙古人自己也知道这个问题,所以虽然关起门来骂的很脏,但出了家门该摇尾乞怜还是得讨好南边的邻居。

所以很多蒙古人,包括我的朋友,其实内心都很迷茫。毫不开玩笑的说,一方面他们很怀念蒙古帝国,因为他们只需要杀杀杀,一方面又得在糟糕的地缘政治条件下自我阉割。

蒙古的男孩女孩们,从小学习如何打架、摔跤、射箭、打枪,而当他们长大以后,又不得不对他们南边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邻居低头哈腰

不过单个的蒙古人如果做朋友还是很贴心的,他们和东北三省四市里四市地区的人很像,在认同蒙古文化的同时又有很多和东北相同的饮食、生活习惯和性格,性格豪爽的同时又不失细腻体贴的一面。

但坏处就是虽然他们表面看上去没心没肺但每天晚上准时网抑云

等我将来混不下去了就跑我朋友矿上当翻译,嗯,很可行

—————————分割线—————————

我回来给我的回答打补丁了

首先:外蒙人不是黄金家族后裔/黄金家族已经没了/成吉思汗是刘邦后裔

谢谢,我学到新知识了(?)但作为一个多民族且地域辽阔的国家,很多时候确实会和周围的民族/国家/团体共享一些名人。我本人是认可“蒙元”和“蒙古帝国”做一些概念上的切割的,但就像唐代一众非汉人将领出身化外但活跃在长安一样,黄金家族出身在漠南活跃在全世界,本身又何尝不像是蒙古人自己的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呢?

哪怕黄金家族已经消亡了,蒙古人自认是成吉思汗的精神后裔也没问题,正如我们自称炎黄子孙一样,虽然炎黄的血脉可能已经被殷商和周代突突过好几遍了,但不妨碍我们说炎黄是我们的文明先祖。

以及某些皇汉不要自己竖靶子自己打,别一边说外蒙内蒙不是一个“民族”一边说因为有内蒙漠南所以中国对外蒙也有法理。您这种话术跟印度骚扰藏南的时候的逻辑是一样的

其次:关于蒙古和中国沿海省的面积问题

这个确实是我的脑子麻了,我大半夜在手机上敲字确实没时间去查证了。我当时想的是,蒙古一半人口在乌兰巴托,三分之一在搞游牧,剩下的要么是农业要么是聚落手工业和矿业,草原和沙漠上几十公里见不到人,实际的土地使用面积可能不到真实领土的一半。然后我就想当然写了个两个沿海省,这里确实很对不起读者朋友

不过借此人身攻击的那我是只能说:不好的评论我会删(此处应有西瓜头特效)

然后:来知乎分享你钢鞭的故事

哥们儿又没上链接爆老头儿金币,没必要靠这点流量搞钱

我写的东西都来自我的日常聊天。可能会因为英译汉或者概述有略微偏差,但至少事儿确实是真的

蒙古人起名字的方式很像北欧维京人,他们会拿父亲的first name来做儿子的last name。比如说我的这位朋友,他的父亲first name叫乌兰巴德,意思是红色革命的英雄,如果按中国人七十年代的命名方式可以叫他X红英(?),而我的这个朋友,他的名字是喇嘛教里的极乐/超脱+宝石+书,所以我们下文就叫他乌宝书吧

乌宝书出生成长在乌兰巴托郊外的山间庄园里,高中就跑去美国怀俄明州去了,就是黄石公园所在的那个地方。他父亲想让这个独生子接手自己的生意以及掌握合作伙伴的语言,于是让他申请了一个在中国的中外合办学校(但因为疫情今年是他第一次来中国)

乌宝书对家里的生意可谓是一无所知,他这个人本身就像我说的,很拧巴。他的历史一塌糊涂,包括且不限于蒙古史,美国史,二战史和冷战史,他对政治也不感兴趣甚至毫无政治敏感度,但他偏偏在大学学的又是公共政策。他享受着他父亲给他创造的衣食无忧甚至有点花天酒地的生活,一边又身体力行地表示自己小富即安。在他的描述里,他父亲处理家族生意又累又苦还没多少钱赚又得跟各种人打交道处理各种麻烦,他很努力地在试图反抗他父亲对他的安排。但从他的只言片语里有能解读出他的父亲的矿场规模巨大,对工人盘剥严重,且这个人黑白通吃能量很大。

他父亲的矿场在沙漠的另一头,靠近中蒙边境,乌宝书曾无数次开着车在黑夜里横跨沙漠从乌兰巴托开到他父亲的矿上。“沙漠里的黑夜是凝固的沥青,天上的星星像是沙砾缝里透出来的天光,戈壁滩里没有路,也几乎没有起伏,我就开着吉普车,摇下车窗放着The Hu的摇滚,车头刺眼的灯像是劈开黑暗的弯刀。等整个歌单放完,朝阳从戈壁上升起时,父亲矿场外围的影子就也一同出现在太阳下了”——写于乌宝书的电脑备忘录。

乌宝书是没有对未来规划的那类人。我之前的回答里写过我的室友大潘,一个因宗教问题被社会主流排挤的孟加拉人。大潘是对自己未来规划很明确的人,明确到他给自己列出了未来所有可能入中国或者美国籍的方式,而且并不耻于其中任何一种,包括zz避难和入赘。大潘是功利心很强的人,这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关。而乌宝书则连要不要读硕士,将来从事什么行业都没有想法,他好像一直是走一步看一步,等走到死胡同了就坐下等死。

乌宝书是个懦弱的人,虽然他会摔跤,会拳击,打橄榄球,会射箭会打枪,喜欢狩猎和亲手分割猎物,但他是个懦弱的人。他足够聪明到能看清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同胞遇到的困境,他足够敏锐到能察觉身边朋友的难处,他足够清醒到能剖析自己的性格缺陷,但他没有勇气去做出改变。所以他说自己不喜欢政治和历史,因为那里面充满了狡诈和欺瞒;所以他经常为朋友的不开心责怪自己,认为是自己没做好;所以他每天半夜睡不着觉给自己灌酒,试图逃避人生里的种种失败。他什么都明白,但他没有那个ideology或者philosophy 去支撑自己,给自己一个信念去改变现状。

乌宝书,按思政课的说法就是,他身上同时存在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中产阶级的迷茫,他无法做出超越其阶级的行为

但说了这么多,他是一个好人。

他有一双很亮的眼睛,像是他备忘录里写的沙漠里的星星一样。他的眼睛既清澈又纯粹,是不是闪过一丝麂子一样狡黠和灵动的光,哪怕一点点欺骗的念头都会把那双眸子污染掉。

他会身体力行地尽可能帮助他每个朋友,他会慷慨地跟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大潘共享饭卡,他会给我们煮加了小米和酥油的蒙古奶茶,鼓励大潘尝尝他自己炖煮的羊头。

但就像我说的,在21世纪这个全球谋图转型的浪口,仅凭纯粹和热情,或者野蛮和武力都帮不了蒙古人

蒙古从黄金家族的精神后裔变成了没有未来的绵羊

经历过晚清的中华民族大概能懂那种感觉我想。

最后:我是不是4v或者你是不是精神蒙古人

如果有人想查我成分的话其实很明显能看出来我不过是一个玩某二字游戏,碰巧见过一些外国人,自我认知是东北人的大连人罢了。

感谢缘分让我我认识乌宝书,让我可以认识不少蒙古人,也让我了解了不少这个国家对事情。我不过是在记录我耳听眼见的事情罢了,回答里说蒙古人如何想就是蒙古人如何想,美化或者隐瞒才是对调查研究无利的。

我无意评价任何人,我不过是世界观察自己的一双眼睛罢了。

就像我说的,蒙古这个三百万人地广人稀的小国家,如果他们的所思所想还会让我们困扰,那我认为似乎是失掉了一些大国的养气功夫。

关于我提到的大潘的文章在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

哪一句话突然让你破防了?

————————————————————————

我又回来打补丁了。


我这次查证了一下,二战时期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是盟友关系,苏联在蒙古有驻军,二者的联军曾在内外蒙的接壤处(当时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伪满洲国边境)诺门罕抗击过日军。

只不过在蒙古如今全面否定苏联的语境里这支驻军也被理解为苏联压迫和控制的一部分了

所以严格来说:外蒙古(按照严格的国境线来说)在二战中没有被侵略是正确的,但蒙古民族的同胞在当时确实受到了日军的迫害,外蒙军队也在二战中抛头颅洒热血过。

作为东北人我知道曾经苏联派兵来过东北,但之前我还真不知道其中还有蒙古的军队。这里感谢知友 @辉煌之欢

以及我目前不太有精力去查证乌宝书提供给我的所有信息,但偏偏他的历史和政治素养实在是烂的一批[无奈],很多东西我这么直接转述的话会造成不少困扰。如果有什么大的常识性错误还请指正(我已经知道蒙古多大了别骂了求求),其他小的错误或者漏洞还请海涵

鞠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