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否已经无法阻止「去工业化」?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49
阅读量:
20

???

去工业化???还无法阻止???

2022年,中国发电量8.85万亿千瓦时,在上海疫情和川渝缺电等诸多严重影响供应链的不利因素干扰下依然增长2.2%,创历史新高。

中国全年工业用电量达到57001亿千瓦时,是美国工业用电量的4.83倍,甚至远超美国的全年全口径净总发电量42431亿千瓦时。中国风电光伏发电1.1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

2023年上半年,发电量416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

汽车自主品牌早已占据了国内市场半壁江山,连续10个月市场份额超50%!

国产品牌不仅仅以量取胜,而且产品价位档次飞速爬升。

理想汽车没有30万以下的车型,7月交付新车3.41万台。其中价格46万元的L9车型,一个月卖了8000多台。

均价42万元的比亚迪腾势D9,连续5个月销过万,手里还握着三万订单等着交车。

均价52.7万元的极氪009,最近四个月销量1638-2146台。

这还是期待度极高的热门车型,比亚迪旗下价格109.8万的仰望U8疯狂收单,没有开始交货。

在四五十万的价位,中国自主品牌已经站稳了脚跟。三年前有多少人有了20万预算愿意买辆国产车?

德国大众出品的纯电车型ID3,在德国售价39990欧元,折合人民币31.78万元。在中国被本土新能源厂商们按在12.59万的价位上动弹不得。

在国际市场,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311.1万辆,相比2021年出口的201.5万辆,增长超过54%,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

2022年中国首次在汽车贸易领域实现了顺差,全年为中国赚回了足足3800亿人民币的顺差,这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在汽车贸易领域首次从亏钱变成赚钱。

2023年中国汽车乘胜追击。2023 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共计 234 万辆,强的一笔!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历史性的完成了反超,夺得冠军!汽车出口均价从去年的1.8万美元,提升到2023年的2.0万美元,量价双飞。

2023年上半年,全国汽车商品进口金额361亿美元,同比下降22.5%;出口金额999.7亿美元,同比增长41.7%。

2022年和2023年中国汽车的出口成绩还都建立在国内汽车产业龙头比亚迪产能受限,运力受限,无法大量出口的情况下。腾势D9、仰望U8等高端热门车型虽然有充足的订单,但产能还需要爬升,国内外市场尚待发力。

2022年,我国机电产品外贸顶住多重压力,出口规模、贸易顺差均创年度新高,新兴产业表现亮眼,行业外贸量稳质升。海关总署统计,全年机电产品累计出口20527.7亿美元,首次突破两万亿美元大关,在上年高基数上同比增长3.6%,两年平均增速为15.4%,占我国货物出口总额的57.1%。

2023年1~4月,中国的出口产品里机电产品再次增长10.5%,金额为4.44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57.9%,为绝对大头。

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31万亿元,只占出口总值的17.1%。

德国联邦统计署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德国总共从中国进口了1919亿欧元的商品,比2021年增加了近三分之一。德国主要在中国购买电子产品、纺织品、机械以及化工制品。而德国对华出口则只增长了3.1%,出口额为1070亿欧元。德国对华贸易的逆差为840亿欧元。贸易逆差同上一年相比增长了一倍之多。

自1994年9月到2022年4月,韩国实现了对中国连续28年贸易顺差的记录,共实现对华大几千亿美元的顺差,依靠的三大法宝主要是汽车、手机、集成电路。

今年韩国对中国直接被干成巨额逆差。

2023年1-3月,韩国中国大陆双边货物贸易总额为668.62亿美元,同比下降14.6%。其中,韩国对华货物出口总值295.11亿美元,同比下降29.8%;韩国自华货物进口总值373.51亿美元,同比增长3.1%;韩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额78.40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顺差58.39亿美元。

2023年4月,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同比下降26.5%,为连续11个月下降,半导体芯片出口下降41%,为连续第九个月下降。

用途广泛的液晶面板份额……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单位:%

此刻我手持华为Mate X3折叠屏回答这个提问,这块屏幕由京东方提供,而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有限公司为华为制造了强度极高的昆仑玻璃。

这部手机的玻璃和屏幕的具体表现,可见无情的实机测试。

【新评科技摔机两年半遭遇最强对手?华为MateX3防水+跌落测试-哔哩哔哩】 b23.tv/reqpVeR

因为太受欢迎,目前市场仍需加价数千元才可提现货。据报导,华为已经为这部手机在供应链加单到300万部。

对了,它在欧洲起步价2200欧元,折合人民币1.67万元,国内同规格款价格仅为13999元。沸腾厂出口的工业品让欧洲消费者比国内更加爱国。


题主提问之前能不能先查查数字,搜索一下费不了多少电。

提问的时间是2021年。可无论是2021年之前还是之后,中国的工业,除了增长,就是升级。

到了今年,中国甚至主要靠工业品的出口,硬是对世界所有其他主要发达工业国实现了顺差!对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沙特等资源输出国倒是逆差,那是因为中国需要大量进口能源矿石粮食等初级产品进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加工,以满足国内外的需要。

题主管这个叫去工业化,特么的逗我?还无法阻止?

其他国家现在已经哭晕了。

中国的工业升级和进化已经势不可挡,并且还会继续势不可挡。别的不说,光是新能源汽车这块的红利就还没有完全释放,芯片自主化的进程也还能带来一波增长。

再这样下去,中国就无法阻止其他国家去工业化了。

中国经济、中国工业面临的问题多的是,唯独不包括去工业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