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力音响凭什么卖这么贵?低音效果表现如何?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48
阅读量:
15

有源音箱的本质是:内部自带放大器单元的多功能扬声器。它和传统意义上的HIFI扬声器不是一个商品。

简单讲:有源音箱=功放+音箱。选了有源音箱,就可以直通音源播放音乐,无需购置单独的放大器。

所以有源音箱的特殊功能是:一,省钱(一次性买下两件商品);二,省摆放空间和收听空间。

设计得小巧的有源音箱,就是直接放在写字台桌面两角,听音者就是坐在写字台旁的椅子上,超近距离听音。桌面有源音箱离人的距离,不会超过半米。

传统的音响组合,是器材在房间一角,听音者坐在房间对面一角的沙发上听音,人离器材的距离,至少两米以上。

但再省钱,有源音箱也是一个外壳里装着的两件器材,总价格怎么能太低。真力这种,就和丹拿、劲浪的有源音箱一样,属于“有源音箱里全进口的高端货”,在我看来,它的定价贵不贵得和同样规格的无源音箱在价格上至少按2:1的比例才能比较高低。就是说,一对要价一万的有源音箱,得和一对5000的无源同尺寸音箱+5000的甲乙类功放作比较,才是科学的。

有源音箱定价太低才是真正的问题。它的质量必然没保证,不是放大部分妥协,就是喇叭单元分频器缩水。

任何一个行当,都有所谓的顶级货。高级的有源音箱是在录音室给录音工作人员编辑制作音乐素材使用的专业扬声器,不适合拿来给音乐成品消费者简单播放音乐用。所以真力这个属于拿专业商品卖给民用卖高价的商业行为。

这么小的尺寸身板,可以想象:它最多擅长表现音乐细节,但整体音效谈不上多么震撼。一个很简单的理由是:没法拉开听音距离,只能近距离聆听。家庭环境没有逼仄到这个地步的音乐消费者,非常不建议选择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高价有源音箱。

但是环境条件实在有限的音乐消费者,也不要去选太过于廉价的国产有源音箱。

有源音箱的设计思路本身就是个悖论:一方面,它算是“独立器材”,还得单独配音源,因此它看起来显得比一部桌面台式组合音响要高端;但另一方面,它又强行把放大器单元用集成块方式塞进了自己逼仄的箱体内,造成了听音时无法通过操控放大器而获得自己满意的音效。

我的观点很简单:选音响播放音乐成品素材,是一种终端自我消费行为,不是生产音乐产品的行为。HIFI本质是消费,不是工作。一切都要按消费需求来定。

只有两种选择是合理的:一,直接上一部(或一台)多功能组合音响,扬声器放大器音源都是做在一起的,能播放CD甚至SACD,能播放和录制磁带,能播放黑胶唱片,能收听收音机节目。组合音响里的音箱,可以是迷你的桌面箱,也可以是落地的大箱子。

二,每样器材都严格按照它的功能,分别选购并连接搭配。主音箱一对;立体声前级一台;立体声后级一台(或单声道后级一对);独立音源若干(黑胶唱机;CDP;SACD机;磁带卡座;收音头;DVD机——这个需要连接电视机;蓝光机——这个也需要连接电视机);喇叭线一副;平衡线一副;RCA音频线若干副;同轴线看是否需要预备一根——同轴线只有在使用CD转盘和数码解码器时有用。

其他的选择,都是不合理的。都是“这一头瞎讲究,那一头偏偏胡乱凑合”的实例。


例如:

一,扬声器不选音箱,选耳机。这就是对扬声器的妥协。

二,不考虑“音箱+放大器”,而是去选二合一产品有源音箱,这是对扬声器和放大器的双重妥协。

三,黑胶唱机选择一个独立播放的密码箱。这是对放大器和扬声器的双倍妥协。

四,放大器选合并功放。

五,放大器选合并多声道AV功放。

六,放大器选D类功放。

七,用数播代替CDP或SACD机。这下连碟片都省掉了,我认为这是最严重的妥协行为。


当然了,追求过度的奢侈消费行为也有:

一,扬声器选择大几万的小书架箱并给它安装昂贵的脚架。

二,前级选择带独立电源的昂贵品牌。简单讲就是两台机,一台是前级部分,另一台就是一个电源。

三,后级选单声道一对。还有人买两台同样型号的立体声后级玩桥接。

四,后级选纯甲。如果是“单声道纯甲一对”,就更奢侈。

五,合并功放选纯甲。

六,CDP选分体机。两台机,一台纯转盘,一台数码解码器,用同轴线连接(光纤连接也可以)。

七,独立的SACD机。如果是“分体式SACD机”,就更奢侈。


我概括一下,发烧过程中,尽量避免无谓的投资。无谓的投资主要是这几个关键词:高价小书架箱(品牌不举例了);带独立电源的前级;纯甲合并功放或纯甲后级;单声道后级(包括纯甲单声道后级);高价的SACD机(SACD机矛盾在于:低价的根本不值得入,高价的又太不实惠);分体数码音源(分为CD机和SACD机)。

而为了图省事或单纯省钱、实际却麻烦一大堆的不当选择关键词是:昂贵的有源音箱;耳机;D类功放;合并放大器;家庭影院功放当HIFI用;一体式黑胶唱机(带放大器和扬声器的那类玩具);昂贵的数播。

说了那么多,最后一个选项需要单独说明:电子管放大器。就是所谓胆机。不管是电子管合并功放,还是电子管前级,这个属于“特殊听音人士的极端特殊需要”,属于特例,既谈不上过于奢侈,也绝不能简单说是马虎应付。只是,一般全面听音的消费者,还是要和电子管敬而远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