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初审通过后应该怎样备考下一阶段?
考公的伊始,是比较无头苍蝇的,一方面是完全是一个公考小白,对于定选和国考这种完全不知道考试要点和内容,另一方面,也担心自己的复习时间过晚,旁边有同学早早就开始准备了。
针对前者,我所做的就是向身边同样考公的小伙伴咨询一些问题,保持和他同步报名各个省份的定选考试,加入学校的选调考试交流群,获取一手的考试信息,并且时常关注就业处的网站,在网上看一些经验贴,以此扩充自己对于即将面对的考试的了解程度。
我是20年上岸的选调安徽省大学生村官,翻了上百篇某乎、某博、某书经验帖,结合自己的实际备考经验,总结了这篇选调生备考20个上岸要点。
堪称渣乎最全选调生考试备考经验,点赞收藏不吃亏!
♡选调考试情况
选调一般和国考同步进行,采用副省级考试试卷;面试与国考中央部委岗位同题。
行测:135-140道题,120分钟,满分100分,按50%折算笔试成绩。着重言语、逻辑判断和数量关系。
申论:4-5道题,180分钟,满分100分,按50%折算笔试成绩。着重归纳概括和书写演绎的能力。
面试:面试一般采取结构化面试或无领导小组面试。一般来说1:5的竞争比例,竞争异常残酷。
♡选调生笔试多少分才能进面试?
主要有两种卷子形式:副省级卷+地市级卷,我观察了近几年的进入面试的分数,我认为地市级卷子比较容易一点,145分以上的小伙伴大有人在。
副省级卷就会难度高一点,分数只要可以上140分基本就可以参加面试。
这个差距出现在哪一方面呢?
答案:申论,这两个卷子的申论各有各的风格,侧重的考点也不一样,所卷子出题的定位和方向也不一样,特别是行文。
所以选调上140分并不难,这些人只能称成绩还不错,但真的算不上大神。
而且每年的题目难度也会有差异,如果岔开年份和卷子形式来说分数,参考价值并不大,只是嘴嗨而已。
♡选课要擦亮眼睛
周栋选调课。
唯一能吸引我听下去的课,全程都是备考的干货,这一点没有哪个选调课没超越,可能有的人喜欢说段子的老师,但我不是,我更喜欢高效的听课学习方式,全程高能,就比如行测,老师会根据不同的模块讲解各种真题,列举出来全部题型,让我知道每个模块考试会考什么,重点有哪些,老师对应的教我解题技巧,我也记得很认真,听老师说的课下去练习把这些技巧上手练习一下,发现都很好用,是实实在在掌握住的。另外还有申论,一开始我根本没有昨天思路,听完周栋之后把申论的解题要点都拿下了,课下练习题的时候对比答案,我的错误就少了很多,纠正纠正,也差不多能75上下。
♡能提高备考效率的资料
中公申论/行测教材
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公职系统相关的考试,所以不管是对行测还是申论其实都处在一个一无所知的阶段,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的学习只能是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的进行,之所以选择中公的这套教材是因为它的内容比较全面,能把选调和国考的范围都囊括进去,而且对于知识点的解释也很详细,不会让我有什么看不懂或者是难以理解的地方。
当然我看书的时候肯定不是无脑的把所有东西都给记下来的,根据两门科目不同的特点我在阅读的时候也有所侧重,面对考察阅读分析能力并且需要大量理论知识的申论,我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关键词都给划出来并且整理整理笔记,以此来助力之后的背记跟学习。
至于行测的话我主要还是先看了一下五个模块不同的特点以及考试时的题型和题目数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后就没有再把目光放在纯文字的东西上了,而是更多的去把每个小节后面的例题给认真的完成,因为它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在实践中进步的学科,当我不断的做题总结反思之后,在行测方面的水平也就能得到一个比较大的提高了。
决战行测5000题、申论100题
在行测的刷题阶段我选择的资料是粉笔的这套5000题,首先光听名字就知道它在题目数量上是没得说的,对于只有两个月复习时间的我来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是非常充足的了,而且排版上这套资料也是将题目按照五个不同的模块区分开来了,所以用起来会十分的方便。
另一方面因为之前曾经接触过不同难度的题目,我也能感受到这里的题目大概都处在例题和真题之间,对刚刚听完课的我来说是正合适的,刚好可以用来进行知识的巩固提高。
除此之外我比较重视的就是这套资料上的解析了,众所周知行测都是以选择题的单项答案进行考察的,所以每道题都会有一个唯一的正确答案,而粉笔的这本资料除了会把每道题的正确答案解释一遍以外,同样也没忘了其它三个错误的答案,会把一道题的四个选项都给我讲个明白,所以我在对答案的过程中就等于又学习了一遍,效果自然是更好了。
中公真题
真题练习在每一种考试的复习阶段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我之所以要选中公的资料是因为只有它是可以分省份去进行准备的,其它机构要么就是把所有省份的卷子大杂烩的放在一起,要么干脆就没有去区分普通选调生和定向选调生的差别,用起来的效果肯定就好不到哪里去了。
♡行测的备考
行测和申论得分都是凸形分布的,最高分一般70左右,两者的综合也就是最终的笔试成绩。
对于分数已经在最高点右边的小伙伴来说,这个时候备考行测花80%的精力,分数也只能再涨20%。备考申论用20%的精力,则决定了笔试成绩80%的成功。
所以,行测是有个分界线的,只要小伙伴的行测可以上70分,基本上就PK掉了90%的竞争对手。
对于申论如果可以拿到70分,进面试妥妥的。
所以在备考的时候,首要的就是先把行测刷到70分以上,然后认真攻克申论。
行测一定要重视真题,可以说行测的精华就在真题上面。
国考真题和联考真题近5年的都要刷,国考的副省级和地市级一个都不能少。
我当时是一天一套,能力强的小伙伴也可以一天做两套真题,做完一定要对答案,把每道题都吃透。
对于不熟悉的重要题型,我是多次看周栋老师对典型题型的讲解,重点突破。
大家可以分配好时间,提前备考,毕竟选调考试充分准备很重要。
在考前的前一个月左右,一定要全力刷真题,把学到的解题技巧熟记于心。
看过卷子的小伙伴都很发愁,因为题量真的太大了。所以在做题的时候要准确的判断出哪些题是可以舍弃的。
做真题的目的就是:磨炼解题技巧要完全掌握、训练自己对题目的敏感度。
所以做真题卷的时候,一定要连着做完一套卷。
有的连续几天才做一套卷子,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没有多大用处。
我刷真题卷的时候是一天做完两套真题卷,连着5天再做题时候就感觉有明显的提高了。
如果小伙伴这个时候分数还在60分左右徘徊,就需要把周栋选调课再好好的看一遍了。肯定是之前没有认真听课,导致后边技巧用的不熟练。
♡申论的备考
做申论的大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审题,每个字都要仔细看。
我们之前一直用的一个模板是先拟好标题、提炼论点、分布格局这三步,但是这个战术对于现在的备考来讲已经算是比较落后的了。
如果还是坚持用这个模板来写大作文,怎么说呢?会越来越难得分,这是我看了近5年真题大作文解析,从给分要点得出的。
写大作文时如果可以在题目中找到论点,我认为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我的竞争对手也会想到这样写。
题目的要求多了,反而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千篇一律,这个时候只能在分论点上多加思考,写出新颖的格式。
现在在大作文部分想拿高分,有高度的格局、精准的内容、完整的结构、创新的形式这些都要有。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分的文章。
这个需要多练一些大作文,多听周栋对大作文部分的讲解,在每一次改进的过程中慢慢摸索。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一定要精准提炼!
按照题目额要求来定。
有的小伙伴是根据部分材料来定论点,这是很严重的误区。论据原则是可以在材料中提取,论点真的不可以,我朋友的血泪教训。
批改老师要阅读那么多的试卷,很多时候都不会去看到底写的什么,甚至在没有思路的时候可以直接搬照材料写到作文里。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这样写,因为我们赌的就是老师不会认真看。
结尾必须要背1~2个万能结尾。
开头就自己决定,具体情况还是看小伙伴的作文水平怎么样。因为万能结尾真的很好用,只要自己稍作修改,这样会很节省时间。
申论小题重要吗?
重要!还是很重要,而且小题的得分很能拉开申论的分数差距。
做申论小题时,第一步就是要知道题目概括的是什么?对策、原因、意义还是内容等,
然后根据问题来设计答案,做题前先分好层次。
对于应用文的题目,要注意语言格式的问题,把小题的细节、关键词定位准确,小题基本上不会失分。
♡备考习惯
每天抽出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去进行积累对于备考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在进行这个学习任务的时候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就相当于在连续的复习之中换换脑子了,能稍微减缓一下劳累和浮躁,另外在两门考试之中也是存在不少必须通过长期积累去搞定的内容的,就比如说申论的一些素材和文字还有行测的常识。
关于选调生的复习就讲到这里,最后总结一下,对于选调生来说难的并不是一次上岸而是拿到名额,如果你已经有资格去报选调生的岗位了的话,只要按照步骤好好复习复习,上岸绝对是很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