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出生人口或低于 900 万,院士称「当前育龄女性生育力堪忧」,这将产生哪些影响?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47
阅读量:
16

很多人以为改变生育率很容易,实际上难度等于你去美国最保守的基督教社区,在几年内把他们全部变成无神论的共产主义者。

不说别的,北方普通话大城市的生育率已经没救了。

生育需要传统文化,社区,组织关系,这种东西在广福表现为强大的民间势力,亲戚,宗族,宗教,农村社区,在北方普通话大城市就要弱很多,以前是国企大院,大家一起去上班,有托儿所幼儿园,叔叔阿姨都认识你,小朋友们的家长都互相认识,小朋友们自己就可以组织在院子里的玩耍。现在即使是国企,也和过去的国企是两码事了,北方普通话大城市的育龄人群已经几乎丧失了生育所需要的社区支持,叠加上本来北方人家庭就小,自己家人,亲戚也没法形成这样的社区。

再叠加上一代人的计划生育洗脑,围绕着一个孩子所设计的大部分住房,具体表现为大平层豪宅,300平以上的也只是个三居室,要不是我见过香港人,美国人,日本人,英国人的住房,我都不觉得大房子三居室很奇怪。香港英国日本经常都是三居室才100平左右,甚至不到100平。

社会,生态的活力体现与多样性,而北方大城市普通话地区的同质性远远高于南方,在过去国企越发达,社会改造越到位,越是“先进”的地区,同质性就越强,家家户户一个孩子,和日本那种很多人没孩子但是很多人一堆孩子,不同人有不同的社区完全不同,也和广福那种多子多福的文化不同,这样子的社区丧失了多样性,一旦环境改变,掉头的难度就是史诗级的,可能需要几十年,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现在的生育率就注定了未来的生育率和社会文化,就这几年时间,其实什么也改变不了。

这还只是基础环境,更别提北方普通话大城市中产家庭的学历攀比,研究生起步,脱产读书,学技术理工科,家庭成员个个需要上班有自己事业,不懂得如何利用家庭成员,亲戚分布扩大事业和影响力等等。

北方大城市的普通话社区往往都是设计出来的人工社区,而非自然演变的,强力的国企势力减弱后,社区就崩塌了,重构不成,就还不如原来的。

广福人即使到了城市,甚至出生在城市,往往和农村也没有断了关系,北方人会从爷爷一辈就直接和农村没有任何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北方人往往无法逃脱计划生育的原因之一。

在现在,我朋友中,北方+江浙沪,只有广福人有孩子,猜猜我几几年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