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黑人战斗力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08-25 12:31
阅读量:
27

明朝人对黑人战斗力的评价挺高的。

黑人的肉搏能力跟泰山差不多:

黑眚本来魑魅种,皮肤如漆发如卷。蹻跳搏兽生能啖,战斗当熊死亦前。”(《海道纪言》)

能跟野兽搏斗,面对大熊悍不畏死,这不是泰山是啥?

就有一种“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无异犬与鸡”的感脚。


上面的内容选自朱纨的《甓余杂集》,朱纨指挥过针对葡萄牙的浙江双屿之战,和福建走马溪之战,跟葡人麾下的“黑番”“黑鬼”“黑奴”等交手多次。


对他们的战斗力基本是表示肯定的。


这些黑奴在战场的表现并不比白番葡萄牙差:


人身俱黑,各持铅字铳、铁镖、弓弩乱放。


于黄大洋遇漳贼三十余人、黑番七八人,对船交战,贼败走。”


于福宁地方沿村打劫,杀人如艾,掳掠子女,烧毁房屋,滨海位置绎骚,远近被其荼毒,神人共愤,罪不容诛,及审(被俘)诸番,各贼俱凹目黑肤,不类华人。


可见祸祸明朝东南沿海,这些黑鬼也是“出力极大”。


不过葡萄牙人带来的黑鬼,真正从非洲来的应该不多,大部分应该是东南亚爪哇、满剌加等地的土著,因为对他们的描述都是“善水”。


万历年间的《东夷图像》记载说,黑人的战斗力有三大优势:

其一是力气大;

绝有力,一人可负数百斤。

其二是水上功夫高;

入水可经一二日。”

其三就是悍不畏死。

临敌不惧死。”

所以不光葡萄牙人喜欢奴役他们,明朝东南方面受葡萄牙人的影响,也对这些黑番的兴趣极大。

往往从葡人手里购买一些男黑奴驯养,在广东一带的黑奴走私也具有一定规模,但大多数都是达官贵人圈养在家。

或者是武将收购一些充当炮灰。

尝见将官买以冲锋。”

可见明朝人对黑番的战斗力是认可的。

而且对于这些用来当炮灰的黑人,将官对待起也非常厚遇,大多数情况下回包揽他们的生活问题。

配以华妇,生子亦黑。”

当然配的肯定也是丫鬟婢女,生下的儿子估计也不会被当作正常人看,应该还是接老爹的班去当炮灰。

万历末年的传教士庞迪我等人,在给万历的奏疏提到黑奴问题:

内地将官,间亦有收买一二,充兵做使者。”

可见武官对黑人的收购和使用,已经从广东开始向内地蔓延了,黑人的战斗力确实让明朝将官赞赏。

当然这应该还是东南亚的土著。

明末郑芝龙、郑成功爷俩手下都有呈编制的黑人雇佣军,郑芝龙的黑人军团留存的资料较多,其直接来源也是从澳门葡人手里购买的。

而这些黑人的祖籍既有东南亚也有非洲的,按照部分传教士留下的记录,他的黑人雇佣军应该是大部分被清军消灭。

小部分被俘或投降后归顺清军,然后充当清军的铳手或火炮技师。

郑成功手下的黑人军团,主要是攻台时荷兰人的记载,大约有三百人的黑人铳手,在攻台时也是表现挺亮眼的。

但是其来源和结局未知。

总体来说,明朝对无论是非洲黑人,还是东南亚土著,对他们的主要认识就三点:

其一、地位低贱,天生奴隶;


所谓“黑鬼种贱,为仆隶耳”是也。

其二、就是黑的像鬼,所以称之为黑鬼很贴切;

其三、战斗力颇为剽悍。

当然无论是对黑人的认知,还是对黑人的雇佣和使用,明朝人都是潜移默化受葡人影响的。


总体来说,明朝人觉得黑番的战斗力,还是挺上乘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