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废水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生化系统能承受多高盐分浓度?根据《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规定,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二级处理时,排入城镇下水道的污水水质应符合B等级(表1)的规定,其中氯化物600mg/L、硫酸盐6000mg/L。
经验数据表明:当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大于2000mg/L时,微生物的活性将受到抑止,COD去除率会明显下降;当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大于8000mg/L时,会造成污泥体积膨胀,水面泛出大量泡沫,微生物会相继死亡。生化系统处理高盐废水的措施有哪些?
1. 选择耐盐菌
耐盐菌是一种可以耐受高浓度盐分的细菌的总称,工业中多为筛选富集的专性菌种,目前最高盐分可以耐受5%左右可以稳定运行,也算是一种高盐废水的一种处理生化手段。甘度生产的复合耐盐菌种,可耐受盐度小于等于5%(50000mg/L),理想值≤2%的盐度,提供技术指导培菌或现场调试服务。
正常情况下,我们认为氯离子浓度大于2000mg/L,盐分小于2%(相当于20000mg/L)是不影响生化系统处理效果,可以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的,不过根据如果驯化合理,盐分3%-4%利用活性污泥法稳定达标的也遇到过,但是要记住一点,进水盐分要保证稳定,不能波动过大,否则生化系统是承受不了的。
2.活性污泥的驯化
在盐度小于2g/L条件下,可通过驯化处理含盐污水。通过逐步提高生化进水盐分,微生物会通过自身的渗透压调节机制来平衡细胞内的渗透压或保护细胞内的原生质,这些调节机制包括聚集低分子量物质来形成新的胞外保护层,调节自身的代谢途径,改变基因组成等。因此,正常活性污泥可以在一定盐分浓度范围内通过一定时间的驯化处理高盐废水,虽然活性污泥通过驯化可以提高系统耐盐范围,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但是,驯化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盐分的耐受范围有限,而且对环境的变化敏感。当氯离子环境突然变化时,微生物的适应性会立刻消失.驯化只是微生物适应环境的暂时生理调整,不具有遗传特性。这种适应性的敏感对污水处理的很不利。
活性污泥的驯化时间一般为7-10d,驯化可提高污泥微生物对盐浓度的耐受程度,驯化初期活性污泥浓度减少,是由于盐溶液的增加对微生物产生毒害,使部分微生物死亡,表现为负增长,在驯化后期适应了改环境的微生物开始繁殖,故活性污泥浓度增多。以1.5%、2.5%的氯化钠溶液中活性污泥对COD的去除情况为例,驯化初期与驯化后期COD去除率分别为:60%、80%和40%、60%。
3.稀释进水
为降低进生化系统盐分的浓度,可将进水进行稀释,使盐分低于毒域值,生物处理就不会受到抑制。它的优点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和管理;缺点是增加了处理规模、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
4.选择合理的工艺流程
针对不同浓度的氯离子含量选择不同的处理流程,适当选择厌氧工艺流程来降低后序好氧段的耐受氯离子浓度的范围。 在盐度大于5g/L时,蒸发浓缩除盐是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可行办法。其它的方法如培养含盐菌等的方法都存在工业实践难以运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