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台湾的人会对台湾印象改观吗?
2018年的时候去过一次台湾一周旅行
我在海外至今已经生活了16年,接近半辈子,虽然依然坚持着“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观念,但是待人已经逐渐有了超然的态度,不再像是年轻的时候一样和他人为了“台湾是不是中国的一部分”陷入争吵。
因为我逐渐意识到,即使巧舌如簧,我也无法说服大多数外国人和超过一半的台湾人去接受我的观点,我的愤怒和坚持并不是一个有效率的武器。
那时我走的是自由行,从台北入境,在基隆,新北,九份等台北周边地区游玩后,坐他们的高铁去了嘉义,最后在高雄结束我的行程,唯一没有去成的就是阿里山,因为地震小火车铁路线遭到了损坏。
我的夫人是厦门人,家乡话是闽南话,很喜闻乐见的用着家乡话融入了台湾的大街小巷,而我会的那两个闽南话词,说出来只会被打。
以下是我的一些主观感受
- 台湾最发达的城市台北,大概的发达水平接近于大陆的亚二线城市,大约就是在厦门本岛左右的水平,远没有北上广发达
- 台湾的民风很淳朴,老一辈人看似冷漠,实际很热心肠,年轻一辈一般彬彬有礼,但是感觉有点带着假面具(这一点很像日本人),整个旅程我没有任何的一分钟感觉需要对人进行防备,感觉很舒服,不需要害怕被坑蒙拐骗,对比大陆旅游陷阱多如牛毛,体验天上地下
- 东西是真的很好吃,我去了大约十几个夜市,包括有名的逢甲夜市,士林夜市,师大夜市,东西是真便宜真好吃,虽然最后慢慢变得千篇一律,但是盐酥鸡,山猪肉台湾香肠,烤地瓜依然是每个夜市我必吃的项目,最后直接造成了我7天胖了五公斤
4. 在台北因为走的很累去捏脚,于是和一个台湾大叔一起面对面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深入聊天,我非常隐晦的表达了我对于两岸统一的看法——那天晚上台湾大叔很使劲,对着我的肾反射区死怼
5. 作为一个医生,我很喜欢去看世界各地的医院,从他们的生老病死之所一窥社会。我去了“台湾最聪明的人都去读”的台大医学院偷偷参观,也看了他们的台大医院,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感觉,楼很老,医院带着一股平静的感觉,远远没有国内医院的战场感,医院的医护,义工,病人说话都细声细语,充满着克制和尊重。学生和医生们都很有书卷气。
6. 九份我们去的时候应该是淡季,但是人依然很多,多的让我的夫人感觉十分不适很快就要求离开,少有的极其游客化的地点
7. 台湾人骂政客感觉就是和吃饭睡觉一样的平常事,聊起来三句话就能聊到生活中的问题,而且问题来源一定是政客
8. 公共设施和国内一样能看到不少提醒市民为他人着想的提示,比如说空出博爱座,不要把水喝完给别人留点,这种提示在西方比较少,说明台湾人一样有很多人对于公共设施的使用较为自私
最后来回答问题,我去过台湾后对台湾印象改观吗?
我想是的
原来对于台湾的印象是民族主义驱使的,强权的,家长式的,有点像责骂恨铁不成钢孩子那种态度——你们为什么不能好好听话,为什么不能按照民族大义统一呢?
而去过后,台湾社会给我的感觉像是我小时候的家乡
虽然基建上的确一般,但是生活稳定,人与人之间充满着温情,信任,关爱,不需要防备。
即使近年来因为台湾的一些奇葩新闻和骗子团伙,在网络上“台湾最美的是人”这句话越来越受嘲讽,但是我却并不想反驳这句话背后总体台湾社会给人的感受
物质上,我喜欢大陆,特别是一二线城市那些繁华和发达
但是精神上,我更喜欢台湾,因为它让我怀念起记忆中我们的社会曾经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