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不讲道理的案例?

发布时间:
2023-08-15 23:35
阅读量:
16

深圳一男子,拿着9.8万元去银行存款,哪知当钱递给女柜员后,她却说只有8.8万元!男子又气又怒,当即要求查看监控,可银行方面竟一口回绝。在男子一再坚持并报警后,才获准查看监控,可监控里的一幕却让男子暴怒!


深圳的小邱开了一家五金配件商店,几个月攒下了9.8万元,便来到南山区某银行准备存起来。小邱在银行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终于轮到他。他小心翼翼从包里将百元大钞,一摞摞递给女柜员提醒道:“一共存9.8万元!”


接下来的一幕,却令老邱血往脑袋上涌!原来,女柜员用点钞机点了几遍钞票后,却提醒小邱:“先生,您的存款只有8.8万,没有9.8万哦!”


小邱当即跳了起来,随即大吼道:“你什么意思?明明9万8,到你这变成8万8?那一万呢?”小邱又气又怒,将背包翻了个底朝天,也没发现一张钞票遗留,而且背包没有任何破损和漏洞。


小邱笃定钱不是在自己这边丢的,最有可能的是柜员搞错了,他当即质问女柜员是不是搞错数量,或者把自己的存款和其他混在了一起。


可女柜员一口咬定没有任何操作失误,还当着小邱的面再次数了一遍小邱的存款,确实只有8.8万。两人随即发生激烈争执,女柜员坚持存款只有8.8万,而小邱则坚持有9.8万,还要求查看监控,看看自己的1万到底跑哪去了!


两人吵了起来,营业厅经理见状不妙,赶紧跑来劝解。当小邱提出调取银行监控,想要查看自己存钱的整个过程时,却被经理一口拒绝。经理认为银行监控涉及到众多存款人隐私,按照银行规定不能给小邱看。


小邱又急又气,当即表示不理解,自己的钱是在存钱过程中丢的,查看监控是情理之中。况且只是查看自己存钱那一段时间的监控,并不会存在经理所说涉及到其他储户隐私的情况。


见经理不给自己看监控,小邱便在大厅里与其争吵起来,引起了其他来银行办业务储户的围观。无奈之下,小邱只得报警,声称自己在银行丢了1万块。很快,警察就赶到了现场,在警察的反复调解下,经理同意自己去查看监控,然后将结果告知小邱。


本着各退一步的原则,在警察见证下,小邱勉强同意了这个方案。可等了一会后,经理回来当面告诉小邱和警察,说监控里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没有发现小邱所说的那1万块钱。这样警察也没了辙,只能就此离开。


小邱越想越不对劲,可经理说监控没异常,他既无奈又气愤。可他不放弃,坚信自己钱就是在银行丢的,一再要求亲自查看监控!就这样拉扯了半天之后,经理为表清白最后也只得妥协,同意了小邱查看监控的请求。


小邱监控看得非常仔细,与经理没有任何发现不同,他在画面里发现了异常,这让他顿时暴怒起来。原来,他在监控里清晰地看到,自己将钱放在柜台的时候,有一捆钱恰好从柜台掉落,掉在了柜台的缝隙里。


最关键的是,这一幕小邱自己并没有觉察,但他在监控里却发现女柜员眼睛,向这捆钱掉落的地方紧盯了好几秒!小邱认为,这捆钱掉落柜台缝隙,女柜员应该是有所觉察的。


更令小邱无法接受的是,营业厅经理自称查看了监控,却告知一切正常。这样来说,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经理根本就没有去看监控;二是经理可能经理看了监控,却为了帮员工洗脱嫌疑,故意告诉自己没有发现异常。


小邱将监控录了下来,当即拿着8.8万怒气冲冲走出了银行,还声称要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小伙该如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呢?


首先,小邱再三要求查看银行监控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按法律规定,个人是没有权利要求调取银行监控的。根据《商业银行法》“为储户保密”原则,一般个人是不能调取银行监控的。如果小邱想要获取监控视频,应该先向公案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按照侦查需求提出来调取监控视频。


不过,小邱的情况有一些特殊,他的钱款是在柜台上丢的,这属于民事纠纷。按法理来说,小邱丢了1万,应该首先自证,但倒过来说,小邱与银行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银行帮客户排忧解难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如果女柜员明知道这1万元从柜台掉落进了缝隙,并且最后据为己有,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取得不当得利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利益。”女柜员如果明知小邱的1万块钱掉进缝隙而没有提醒小邱,还占为己有的话,这样构成不正当得利,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小邱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既然这一万块钱是因为银行的失误,小邱应该与银行予以协商,要回这1万块。当然,如果小邱怀疑女柜员有侵吞储户钱财的行为,应该向公安机关报案,等公安机关给出结论后再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随后,银行经理亲自将这1万块钱送到小邱家里,并向小邱表达了歉意。不过小邱却表示不接受该银行的致歉和还款,他还会采取其他方式解决此事。


从本案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在与银行发生纠纷时,经常处于一种有理说不清的境地,还常常遭遇一副“我就这样,你怎么着吧”的尴尬。事实上,银行应该收起高高在上的姿态,真正将客户摆在第一位才能有长久的发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