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推翻了哪些传统观点?
目前想到这些,会不断更新
1. “你们土耳其人都是希腊人” “你们希腊人都是俄国人”
作为南欧地区著名的冤家邻居,希腊和土耳其网友之间经常发生这样的互喷:
希腊人:你祖先就是希腊人,只不过现在说土耳其语了
土耳其人:你少喝点吧斯拉夫人
一些人认为,土耳其人是一支人口较少的突厥人在征服了安纳托利亚之后,同化了当地的希腊人形成的,因为突厥人是游牧民族,人口一定很少,不可能对当地人群造成很大影响。
另一些人则认为,现代希腊人是中世纪迁徙至希腊半岛的斯拉夫人的后代,与古希腊人关系不大。
然而现代基因研究发现,这两个说法都是错的。现代土耳其人携带约1/3迁徙前的乌古斯突厥基因,在土耳其南部和伊斯坦布尔附近达到最高比例(约35%和36.6%),这是由于突厥人不是突然占据整个拜占庭帝国的,他们在进入安纳托利亚后开始定居,并在安纳托利亚中部和南部进行了数世纪的发展(罗姆苏丹国和土库曼侯国时期)
斯拉夫基因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地区达到最高比例(32%),科斯岛地区达到最低(约6%),这是因为斯拉夫人虽然占据希腊半岛的时间较长,但他们的定居点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在拜占庭帝国夺回希腊半岛后,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希腊人逐渐返回了内陆,另外,庞大的拜占庭帝国也存在内部移民,进入希腊半岛的斯拉夫人由于人口较少,很快融入了来自各地的希腊人。
2.“埃及人是阿拉伯人,和古埃及人没关系”“现代埃及人就是古埃及人,和阿拉伯人没关系”
埃及人对自己的历史非常自豪,所以如果一个人想惹怒埃及人,他往往也会从历史方面开刀。比较常见的一个说法是“现代埃及人不可能保留很多古埃及基因,因为古埃及人是黑人,现在的埃及人是中世纪迁移到埃及的阿拉伯人的后代,和古埃及人没有关系!”
另一个反对方的观点则是“阿拉伯人对埃及的影响主要是文化上的,我们只不过改说阿拉伯语了而已,我们就是古埃及人!”
然而现代基因研究发现,这两个说法都是错的。约47%的现代埃及人基因来源于阿拉伯人等中东人群,约41%来源于古埃及人,另有约12%来源于非洲。阿拉伯人的迁徙对埃及人群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并没有完全改变当地的人群。而古埃及人也不携带显著的非洲血统,事实上他们和古代的阿拉伯人很相似,均为起源于高加索和北安纳托利亚地区的纳图芬人(Natufian),北伊朗猎人(Iran Hunter Gatherer/ IHG)和安纳托利亚猎人(Anatolia Hunter Gatherer/ AHG)三个人群间不同程度的混合。现代埃及人反而比古埃及人携带更多非洲血统。
3.“南方人才是真正的汉人,北方人都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后代”“北方人才是真正的汉人,南方人都是改说汉语的少数民族”
在中国,南方和北方网民的众多争论可谓覆盖了全部维度,妈妈的妈妈到底应该叫外婆还是姥姥?过年到底吃饺子还是年糕?谁才是两千年前强盛的汉王朝的后人?
一种说法是“由于中国北方地区长期处在北方游牧民族的统治下,所以今天的北方人都是游牧民族的后代,真正的汉人都迁移到南方去了,所以南方人才是汉朝人的后代”
另一种说法则相反“南方人只在语言和文化上受到了汉人的影响,他们实际上是当地其他民族的后代”
然而现代基因研究发现,这两个说法都是错的。东方的游牧民族大多携带形成于约8000年前的古东北亚基因(Ancient Northeast Asian /ANA),而中国北方的汉族只携带很少这种基因(约16%),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汉族分别携带约25%和27%,这是由于黄河流域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的,虽然游牧民族统治中国北部的时间较长,但游牧文明较小的人口规模并没有给当地人群造成显著影响,他们很快融入了当地人之中。
中国南方地区在石器时期的原住人群大多携带南东亚基因(Southern East Asian/ SEA),这种基因在现代的南方人中只占少数,即使在广东地区也仅仅达到40%左右。说明南方人很大一部分人确实是由北方南下的汉族人群。现代的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基因都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于汉族人群。
4.“今天的欧洲人都是印欧人群的后代,几千年前才到欧洲”“欧洲人是克罗马农人的后代,我们4万年前就到欧洲了”
这个话题除了纯学术研究外,也常常因为现代欧洲的移民问题而被带到聚光灯下。
一种论点是“你们欧洲人也是游牧民族移民到欧洲的,来了不过五千多年,凭什么不让后面的移民来了?”
另一种论点则认为“欧洲人是克罗马农猎人的后代,我们可是老土著了,我们不过是改说印欧语了而已!”
然而现代基因研究发现,这两个说法都是错的,现代欧洲人不是某一个单一人群的后代,而是三个人群间不同程度混合的结果,这三个人群分别是包括克罗马农人的”欧洲早期猎人”,从巴尔干地区进入欧洲的早期农业人口“欧洲早期农民(Early European Farmer/ EEF)”,和从东部进入欧洲的印欧人“西部草原牧民(Western Steppe Herder/ WSH)”
西部草原牧民基因在北欧地区达到最高(约50%),欧洲早期农民基因在南欧较高,在撒丁岛达到了约85%,早期欧洲猎人基因则在波罗的地区达到最高(约32%)。由于欧洲东西长、南北短的地理特征,以及本地农业人群较大的人口规模,印欧人并没有从基因上给西欧和南欧带来显著改变,而真正的克罗马农基因即使在波罗的地区也十分罕见(约2%)
5.“北印度人都是雅利安人的后代”“雅丽安迁徙从来没发生过”
稍微了解印巴关系的人都能想象得到,印度人的祖先来自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这个说法对印度人来说有多难接受。正因为如此,雅丽安迁徙——即印度语人群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自中亚地区南下至印度的理论,只在印度之外的学术界被广泛接受。
经常可以看到印度人这样说:“从来没有什么雅丽安人,那都是英国人编出来方便殖民我们的!”甚至“雅利安人就是从印度出去,最后到了巴基斯坦的!我们才是正宗的!”
其他国家人也经常这样回击:“你照照镜子吧,印度人以前长得很黑的,像煤块一样,你有那么黑吗?没有就说明你混了雅丽安血统。”
然而现代基因研究发现,以上三个说法都是错的,约4000年前发生的雅利安人迁徙虽然把印度语带到了印度,但由于雅利安人较小的人口规模以及种姓制度的设立,他们对现代印度人基因上的影响并不显著,雅丽安基因在印度西北部的贾特人、劳尔人中达到最高(约27-32%)并向东南逐渐减少,在印度中部以南只占(1-5%)。真正造成印度人高加索人种特征的是一支叫做伊朗猎人(Iranian Hunter Gatherer/ IHG)的人群。他们起源于高加索和北伊朗地区,并在约8000年前开始迁入印度次大陆。由于迁徙时间较早,伊朗猎人基因在印度的分布比较均匀,在西北和西南部均达到约50%,在孟加拉人中达到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