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会是下一个华为吗?
各位学弟学妹,兄弟姐妹们大家好!又到了一年招聘季,回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一边搞课题,一边找工作,我的心情比37°的深圳夏天还要闷热。一年后的我已经渐渐适应工作的强度,悠哉游哉的给大家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对今年的各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先自我介绍下,我是哈工大风哥,哈深机械20级硕士,参加了华为和哈工大的联合培养,在华为待了8个月后22年7月回学校找工作,哪怕22年华为招聘如此艰难,12月华为offer还是给我发了,给的是14a24k14到16薪,但是被我拒绝了,坚定加入了比亚迪c9f硕的大军。
先说结论:我不后悔,但是我不推荐你也这样做
接下来首先我会把我当时选择工作的一些思考与挣扎记录下来,这些思考和挣扎肯定会有很多跟现在的你相同;然后我会结合入职后的工作体验来一一复盘那些思考点是否是对的,也相当于变相的给了大家一些你正在纠结的问题的答案;过程中也会对比我在两家公司工作的一些体验,带大家看看应届工科硕士眼里就业比较大众的两个大厂。
找工作时的思考和挣扎(按照重要程度划分)
一:行业和岗位性质
俗话说得好,男怕入错行。正常的工作年龄一般到45岁吧,乘上风口可能3年就起飞,找个垃圾行业可能越混越差劲,一般第一份工作决定了以后你大概率会一直在的领域。
当时观点:新能源领域发展迅速,中国和外国都有大量燃油车要替换成电车,不说太远未来十年肯定是没啥问题,
我在华为的那个部门实习期间做的是非标自动化,并且我感觉入职我也得干起码一年这玩意,我觉得没啥技术含量未来走不远
现在的观点:大体没变,但是新能源车所在的制造业利润率低是问题,做车的很难有一天像芯片一样突然猛涨薪,靠这个发财是指望不了,但是肯定是可以以一个还可以的收入一直拿下去,确实是很稳定。
至于岗位,其实这个没啥好分析的,华为和比亚迪都是随机分配岗位。直接网投简历的话华为是大部门招进去,然后分配给小部门,笛子直接随意分给部门来面试,不喜欢的话换部门流程很长。除非有认识的人在里面不然不要相信HR甚至部门负责人的任何鬼话,都是哄你开心的~你能把握的只是那虚无缥缈的大方向,甚至大方向你都把握不了,岗位把握不了的话起码要把握所属行业。(其实说来也有点讽刺,咋们做题家小学高中大学研究生寒窗苦读这么多年,很多时候连未来具体要从事什么事业取决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事的随手一划)所以有认识的师兄师姐很关键,资源很重要!(多说一句,真的要很靠谱的才行,不然只会沦为一个内推指标化为师兄的绩效)。
选对行业,我认为这是找工作第一要义
二:是否要在该公司该地点长期发展
如果对未来的规划是要长期在第一份工作的公司长期发展,那无脑有华选华,华为的成长曲线首先级别高点的待遇比其他公司明显要高,其次是只要你别太差劲,熬个7年大概可以到17级,待遇就很可观啦。反观比亚迪其实首先是E往D升很难,其次是D的待遇也就那样,肯定是比不过华为的17级的。
这是建立在愿意在第一家公司长期发展的前提下的,如果工作地点远离家乡,自己明确以后不会在该地点长久发展或者说3年后已经决定去对象的城市这种,比亚迪和华为的待遇是差不多的,去华子14级大概年薪33,跟笛子的年薪是差不多的,至于加工资这些,我挺多师兄在华为2年没升15就一直是这个钱,其实2到3年的话,不管在什么公司大家就别想着工资明显有涨,不过如果你觉得你是卷王,那还是去华为拿A吧,那个涨得快,我这个菜鸟只配给和我一般菜的菜鸟提建议哈哈哈,大佬快划走,我害羞!
如果是2到3年的话,更看重的肯定是3年以后跳槽的工资涨幅,这个跟多方面有关,华子可以给你提供一个不错的背书,但是光有背书没有技术是不行的,华子还有些岗位过分华为化,比如光产品线的部分业务,要不就是过分偏研发不落地,要不就是被华子垄断了外面基本不做,这种岗位3年以后其实是很难受的,当然靠着学历和华为的背景,找个小公司或者国企混一下从事可能不那么相关的行业没问题(我师兄就这么做的),但是也等于放弃了前三年的技术经验积累,而且这么做一般不会有大幅工资涨幅,不过如果你在华为的岗位外面都有在做甚至是风口的话,那跳槽时候华为背景+技术积累会让你原地起飞,两倍三倍薪资不在话下。所以实际上还是回到了第一个点,行业和岗位性质,所以第一个点真是很重要的。
所以如果只干3年就跑,一定要考虑好这个岗位3年后能不能让你出去好找工作、找好工作,我觉得我不会在东莞深圳待一辈子,差不多了回长沙开躺了,所以在我眼里升职加薪不是重点,所以在笛子找的一个比较通用的技术活,以后肯定也没啥问题说不定还能混个专家当当。
三:做技术还是非技术
这是个很大的命题,实际上我那会这个问题没纠结太久,不过现在我又有了全新的感悟,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问题其实从本科我就问过我自己,我是外向型人格,是不是要顺从自己的内心去做销售、市场类的工作,后面觉得还是得读个研沉淀一下,读完以后自然发现沉默成本太高,再做非技术已经血亏了,所以华子和笛子的两个岗位都是技术岗,不过现在我又有了很多新感悟,想跟各位外向型但是学历又高的兄弟们分享下一些看法。
对这个感兴趣的肯定是外向型的选手,内向型的都不会有这个问题,都做技术去了。做考研辅导这么些年,我发现世界运转的本质实际上并不是学习工科知识找工作,而是产品运营销售加认知。所以如果各位还是本科生,又大打算去做销售,我认为就大胆去做,尤其是一些海外销售,只要是有心的人,善于观察的人,削尖了脑门钻研沟通、市场、互联网,在现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我不说肯定非常成功,但是收入会比付出同样努力在技术上的大部分人都要高的。你想一个技术每天8小时在钻研无涯的学海,但是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非常多,成为专家少说10年。但是销售我认为不一样,像一个学霸一样苦心钻研,上手了以后真的很快,而且具有可复制性。本科的话就大胆的去做,我相信只要是有心人,肯定会有结果!不一定非得去卷学历找工作,工科生的这条路实际上是挺枯燥的,不要浪费你的天赋!
至于研究生再来谈论这个话题,现在我发现了另外一条不动脑子的躺平路哈哈,也算是把学历利用最大化了。
非技术不一定是销售、市场,也有可能是产品经理、运营、对接的一些岗位,这样的岗位我是不推荐本科生去做的,本科生做拿着低薪水又短期内看不到发展,还高度依赖平台,还没法像做销售一样洞悉世界的发展规律哪天可以单干。但是研究生就不一样了,这些多半是一些杂活,不动脑子,虽然心也累吧但是脑子不累,非常适合研究生毕业已经倾尽全力实在不想做技术又不想浪费学历的各位。这样的岗位笛子多的是,因为一个车型的开发肯定少不了对接的需求,其实这种岗位是技术岗,并不是非技术岗,他只是没那么硬核,但是也需要大量的经验,一样有老工程师和愣头青,老工程师待遇一样拉满。反正对于一个不喜欢做科研、不喜欢工科知识的人来说,要想在技术岗做一个领导,那是很难得,没有热爱和坚持很难靠技术走到这一步。但是对于这样的岗位,可能沟通的多了年限上去了自然就成领导了,而且不动脑子一个月也小3w,很舒服的啦~
以上三点我认为是找工作的各位都需要思考的点,回归到我自身,我选择笛子也还有很多个人原因。来笛子可以跟一个7年老友一起天天打游戏,女朋友周周可以很快的过来陪我,属实是乐无边,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而且我觉得我最热爱最有成就感的事业还是带一个个的学弟考研上岸吧,以后如果能一直做这个就很开心,没必要纠结其他的事情太多,现在做技术也是帮兄弟们体验下工科生的新起点,毕竟号称上岸做课题找工作一条龙的风哥辅导,自己都没上过班可怎么跟大家共情哈哈。开个玩笑开个玩笑,我觉得做技术也是完整了我自己吧,本科研究生都是混子,没认真做过项目和比赛,没有好好看过书,跟人沟通我觉得我已经不错了,加强下跟书沟通的能力,啥都体验下才是人生嘛!
其他的一些点我在另外一个回答里有写哈工大风哥:作为工科生的你,是不是也一直这样焦虑?
我再补充一下
关于吃穿住行:笛子外在条件跟华子比起来差太远,受不了苦的别来
关于加班:笛子加班基本每天一小时左右,华子看部门
关于工作状态:我觉得在笛子工作的挺松弛的,做的活很具体,培训很完善不懂有人问出问题了大哥顶;在华子那会可能一边忙工作一变忙课题所以很焦虑,不过别的部门说不定不错。
谢谢找工作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所有人,也非常感谢华为部门的同事,也非常感谢现在部门的同事和领导,现在的生活,我很满意!
最后给自己打个小广告,不是风哥唬你,学历真的很重,我本科985投华为销售岗,简历都没过面试机会都不给,2年后大方的拒绝了当时两倍还要多的薪资,读研我其实水得一,都是哈工大的面子哈哈。这两年带上岸的学弟有160多个,双非的居多,工大考研十分公平,也是大家最后一次再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如果你是25考研,不管你什么专业,我们都带!祝大家都找到想要的工作,祝大家都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