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津玄师确实患有高功能自闭吗?还是仅仅以讹传讹?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34
阅读量:
10

评评论。

现在国内精神病学领域简直世界一绝。

首先精神病/精神障碍这种神经系统的问题和消化系统的一样,有着类似从消化不良到胃炎到胰腺癌等各种程度的问题。

自闭症是一个谱系障碍,程度从普通人逐渐过渡到一种严重残疾。由于我国国情对精神病学世界首屈一指的污名化(本质在于上一代人普遍受教育程度有限,并且各种集体在风气上喜欢强行把各式各样的人统一化为正常,忽视人的多样性),轻度的神经系统问题在我国通常不予以诊断,只诊断严重的。再加上自闭症谱系的国际标准已经改过n个版本了,国内大部分小地方医生仍抱着三四十年前的版本,用着三十年前已经被完全推翻的观点,搞得现在国内的自闭症变成了一种特色术语,专指三四十年前的某一类生活很难自理的严重自闭症。

这时候突然通网看到了别的国家的精神病学诊断,什么马斯克公开自己有自闭症,米津玄师公开自己有自闭症,网民们一瞬间认知混乱。至于网民看到环保少女说自己诊断为自闭症加强迫症加选择性缄默症还活蹦乱跳,简直就像看到了植物人站起来成僵尸了一样不可思议。而对公开自己是自闭症的当事人来说,这就好像对外公开说自己有慢性胃炎一样,需要些勇气,还要回忆一下自己慢性胃炎好几年吃饭吃不香的悲惨往事,但本质上也不是特别大不了的事。

醒醒吧!就像不是只有肠子被油炸了才算消化系统得病,神经系统长痘也是病,得处理,不要非得等到脑子瘫痪不能自理才诊断好吗。自闭症谱系是连续的多维度的谱系!是从完全正常一直连续到瘫痪的好吗!(当然还是得偏离正常一些才可以诊断,就像你擦破点皮也不会管你,流了点血可能就要找创口贴包一下了,但绝不是说只有断了胳膊才要处理)

早在十年前(2013年)的DSM-V标准中,(典型的)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广泛性发育障碍等就被统一合并成一个巨大的家族——自闭症谱系。合并的原因很简单,原来分得不够准确,实际情况像光谱一样,同个诊断下什么人都有,人人表现都不一样,连相关基因都找出上百个(这其实就不是一种问题,而是都有着不同程度社交困难表现的一组问题)。现在国际上大多说的自闭症是指自闭症谱系。而落后国际版本四十年的国内版本通常说的自闭症是这个超大家族中的典型自闭症。

其实自闭症真的就只是指一类特殊的社交障碍,这种社交障碍伴有固执或集中的兴趣,且是由先天神经发育特点导致的(“自闭”的字面意义概括得挺好的,自己玩自己喜欢的某个东西,一般来说这个喜欢的东西不是社交,导致社交发展薄弱)。这种社交障碍不一定是社恐,用社盲来描述更为贴切。“注意力集中”极端严重的情况,会让患者只能选择性关注到一个物体的局部,而产生不了整体的感受,重复拍手等等。社交障碍极端严重的情况,患者从小就“懒得”说话,不会语言表达。确实严重的情况就是我国的特色自闭症,但更多的一般程度的情况,大多就是有着自己集中的一些爱好的钢铁直男。随着诊断的普及,现在认为阿斯伯格才是自闭症谱系的主力,整个谱系的平均智商和普通人一样(很不严谨地,也可以理解为谱系程度随着那上百个相关基因的积累会变重,那么上百个基因的二项分布使得人数随着程度大致就是呈正态分布,越接近普通人一端越多)。

米津玄师按现在的标准(DSM-V)是自闭症谱系中的轻度(level-1),在2013年及以前的标准(DSM-IV)中是阿斯伯格综合征(AS)。他不是2013年以前说的高功能自闭症(HFA)。

高功能自闭症是典型自闭症中没有智力障碍的(智商>=70),和阿斯伯格(平均智商高过普通人的一类有泛自闭类特征的人)是两个概念,阿斯伯格可以被大致认为是处于普通人和高功能自闭症之间的过渡地带(其严重端连接到高功能自闭症,严重的阿斯伯格和轻度的高功能自闭症没有明确可区分的界限,由于之前说的国情,国内的很多诊断的阿斯伯格反而集中在接近高功能自闭症这段)。阿斯伯格平均到中学才被诊断,很大一部分人在成年甚至老年诊断,更大一部分人处于未诊断也不知道自己是阿斯伯格的野生状态,不是专业医生也很难看出一个人是不是阿斯伯格。这也是为何米津玄师在20岁才去诊断——因为问题很轻自己和身边的人都不知道是bug还是feature。而较为严重的典型自闭症通常在学龄前就由父母看出问题。

虽然学术界从来没有把level-1的自闭症谱系叫做高功能自闭症,但自媒体翻译抄文章时经常把轻度的自闭症谱系叫做高功能自闭症(谱系),这个和正式术语里的高功能自闭症(HFA)是两个东西,一个是整个自闭症谱系的轻度端,一个典型自闭症的轻度端。因此问题的答案是,米津玄师没有患高功能自闭症,是科学素养不高的媒体的翻译错误,准确来说是米津玄师有轻度自闭症谱系(或阿斯伯格综合征)。

另外,多提一嘴的是现在学者基本不把阿斯伯格当缺陷或病,而是一种与众不同,诊断时也会看来访者是否对此感到困扰,尊重来访者的心理感受来决定给不给诊断。因为阿斯伯格具有自闭症好的一面(兴趣集中容易出专长,感官敏锐,有朝着一些高智商神经特征的发育偏离),同时与普通人的社交障碍不显著,通常可以用智力弥补甚至用智商做得更好。

没想到自闭症谱系这种简单的概念居然难倒了无数自媒体和半桶水专家(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