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法务的你工资多少?
23年5月,去年收入60w+。
工资:3500-8000-13000-23000-4w+
晋级:律师助理--实习律师--法务
93,制造业,法务,目前已经工作了6年了,薪酬涨幅还不错,应该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在目前的单位已经4年了,去年年初动了换工作的念头,随后就是很多猎头或者公司联系上我。
跳槽的原因无非就是,已经学到了应该学到的工作技能,公司每年涨薪5-10%并不能满足我了。我不好意思跟公司提涨薪,也不喜欢跟公司讨价还价,于是就默默找合适的工作。
后来就有一个不错的工作邀约,工资直接翻一番。ps:原来是2w。
我也不只是看工资,其实我主要是看新单位的潜力和岗位在单位里所处的地位情况,以及有没有较多的原始股权。
说实话,2w+,到翻倍,其实扣税也蛮多。对于男生来说,平时花费真的不多,2万也是花不完,4万一样是花不完。
所以到了2w以上,更多一些的工资,对我个人来说,生活质变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不图小利,必有大谋。
想着在有潜力上市的公司里当个董秘,拿较多原始股权,实现几千万的质变,才是我对工作最理想的期待。
新单位的潜力一般,不是热门赛道,也通过了多轮融资,给予员工股权的溢价也比较高了,岗位的地位挺不错,直接向老板和CFO汇报。
想了想,与其在已上市的公司里不温不火地待着,不如去闯一闯试试看。
于是我就跟公司提出离职。
离职流程都走完了。
有一天下班后,我在处理一些事情,晚了半小时还没离开。
老板那天饶有兴趣,见我没走。走进办公室跟我聊聊:“听说你要走了哈?找到新工作吗?”
整个过程聊了20分钟左右吧。
因为我已经决定离职了,所以即使跟50亿+身家的老板聊天也不会唯唯诺诺,畏手畏脚的,说了些真实想法。
那天晚上的结果就是,新工作给我多少薪资,他给我更多一些(多了2k),另外今年(也就是去年)给我股权。
在那一晚上,我大概是从3个角度去思考:
1、对比两家公司给的条件,哪家好?
2、对比两家公司在未来2-3年里能给我些什么?
3、如果选择留在原东家,老板会不会心里有疙瘩,以后搞我心态?
第一个,条件当然是现单位好一些。几个方面:首先,薪资多一些,虽说多了2k都不够交税,但也多一点;其次,现单位已经上市,上市后的股权虽然溢价较低了,但胜在随时套现没问题,未上市的股权有不稳定性,一天不上市,一天都兑现不了,而且据我判断,新公司有上市的心,但是实力差一点。最后就是岗位上,在现单位,我直接向老板和董秘汇报,老板对我们部门的重视程度非常非常高,基本上我们给的意见是说一不二,新单位在面试过程中,能感受到,该岗位位置是比较高的,但是很多时候应该说不上话,都说听CFO。
第二个,在找工作上,我都秉承一个原则,就是问问自己,未来2-3年里,这家公司能给予我什么?换句话说,如果这家公司是一个跳板,这2-3年的经历能多大程度丰富我的简历?在原公司的3年里,我做的事情挺多,直接上简历部分内容:
如果继续留在原公司,我大概继续延续相似的工作内容,海内外收购,诉讼等非日常项目经验。
如果去了新东家,未来2-3年大概可预测的是做一个港股的IPO,整理公司复杂的税务关系,以后有丰富的带团队经验(新东家该岗位需要带3-4人的法律团队)。
在工作范畴上,似乎是新东家更胜一筹,但是考虑到它上市的难度不小,IPO未必能完成。企业状态上,原东家在财务状况,资产,毛利,净利,护城河上等各方面都优胜。综合考虑,稳重求进的话,可能还是原东家更合适。
第三个,也是最关键的问题。老板如何看待员工吃回头草的问题。我也专门就这个问题跟领导讨论过。他跟我解释:这个问题不用担心。在过去20多年创业过程中,我这样的情况可能每年都会发生,公司上百亿,我这一年多二十多万的薪酬支出根本算不上是一件事,老板每天那么多事情要想,不会我这小事放在眼内。
现在,整年过去了,我说说去年的情况吧。
去年除了月薪和年终奖之外,确实还给了20万股权,年终单独扣税后大概剩下15w+,并且今年也会继续给。
去年其实是一个心理上的质变。
如果我没有从30w跨越到60w+的话,我是想不明白这其中需要做些什么,甚至会觉得30+大概就是到头了吧。
在这里,我也顺便说两句吧,看看大家感悟。
1、职场上多点想法,30是被动做事,60是主动做事。
主动做事分两种:
上级安排你做一件事,你要思考一下,领导希望你做成怎么样的结果,这个结果是60分的话,那你就进一步想想,怎么附加些细节,让这个结果变成90分,超预期发挥;
另外一种是没人安排你做事,但你要主动思考:我在这个岗位上,还能做些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事,了解,汇报,并且落实,真正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情。
2、察言观色。每个人都有做事风格,有人沉默寡言,有人掌控一切,有人放权信任。尤其是领导和老板的风格尤其重要。比如我老板和领导,都是属于放权的那种。所以所有事情到我这,都是直截了当处理,不会事事问领导问老板应该怎么决策,换言之,我敢于替老板做决策。当然,如果你的领导是大权在握那种,你就多汇报,多问意见。如果沉默寡言,那你就不要叽叽喳喳,汇报要简洁,不要浪费他们的时间。
3、敢于决策,敢于承担责任。顺着上面的事情说,在所有公司里,大部分员工都是胆小怕事,怕承担责任,怕做错了挨批评,所以把自己变成了传声筒。不过你想想,老板既然给你60w,你大事小事都要老板做决定,你不动脑,只做一个螺丝钉,那老板为什么不给一个只要20万、甚至10万的人去做呢?效果都是大同小异的。
我告诉自己,我要做得比别人不一样,做得更好些,如果因为自己的问题做错了,大不了就是被辞退,找工作也不是什么难事。
最后想说的是,你做事越是用心,越是把公司事情和自己深度捆绑,公司反而越难离开你,它会出更好的条件挽留你,这个时候,你也不担心公司留下你是为了恶心你,因为它真的离不开你。
补充。
针对评论里的疑问回答一下:
1、关于我“很厉害”“如何做到这样的岗位”:
大家可以移步看我另一个最新回答:
职场上最忌讳的事情有哪些?
在这个回答上,我分享了一些如何在职场打怪升级的本质性、底层逻辑性的技巧。
2、关于老板是否会“忍气吞声”慢慢恶心我,辞退我:
这个答案因人而异。我的情况和大家的不一样,有参考价值,但是没有必然性。
我说明一下我的情况:现在距离去年提离职已经一年多了,跟老板的相处越来越和谐默契,他对我也挺满意。
但这个社会上,有不少老板都小肚鸡肠,斤斤计较。
不过,能把公司做到国内上市,市值百亿+,自己还拿着70%的股权,我们的老板每日的事情真的很多很多很多,说实话,基本上是我的三四倍强度,他真的不在意给你的这一点点钱。
只要我们更努力,他就高兴了,去年业绩,同比增长了200%+,我们谈的是“万”,他考虑的是“亿”。
3、关于公司有没有能力辞退我:
当然有。我这种专业,这种能力,在招聘市场上很多很多,尤其是我们在大城市,一大把。
但这一大把同类“人才”中,绝大多数都会被所在公司看到我们的价值,然后有一个相对双方都满意的报酬。
换言之,大部分“人才”都是处于“非流动性”的,要换一个跟我一样,老板称心满意的,也不是容易。
4年前,我入职这家公司之前,这个岗位招了超半年,都没有合适的。
4年了,我现在给予公司的,不仅是专业判断和做事能力,还有信任。
这个是新入职的人缺乏的。
我就举个例子,现在老板开秘密会议,不能带任何电子产品那种(怕手机录音),我也会参与其中,出谋划策,如何应对。
试想一下,当老板不深入清楚我为人,不能充分信任我的话,我能进这个圈层吗?他就不怕换个新人入圈,转头就大嘴巴子?
另外,我再说一点:很多人都说,在公司,不是自己事情不要做,不要揽事上身。
这个真的是很低端很低端,斤斤计较的做法。
正如我上面所说,公司的事情越是与我深度捆绑,公司越难替代我。
举个自己的例子。老板的亲戚朋友会不时地咨询我法律问题,免费帮他们走法律流程,写文件。老板或上级的个人物业出租等等事情都交给我。
对于这些事情,我的处理方法是:比如出租,我对老板说:“我知道租金几千块,多一点少一点对您来说没有意义,您只是希望物业不要空置,有点人气。这个事情交给我,我让租户以后有什么维修之类事情都找我,我自己处理完之后也不会跟您汇报了,不让您烦心。但如果您哪个月收不到租金银行短信通知,您告诉我,我去处理。”
你们想想,这是我举的其中一个例子,背后还有很多相似的例子,老板、上级公事、私事和我深度捆绑,我一走,他们都要掂量一下,我帮他们挡住了多少事情和多少人,他们才能如此省心。换一个人替代我,没问题,但是没个一年半载的慢慢交接,真没办法弄。
老板浪费自己价值上亿的一年时间,就为了节省我这小几万的成本???
除非老板是傻的吧,但老板是傻的话,他也不可能白手起家做到上百亿啊!
所以,事情不要怕多,这都是你的价值所在,你做了,不会表现给老板看到,那就是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