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真正善终异姓王?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32
阅读量:
11

很多答案提到了唐朝的异姓王很多,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受到了前朝的影响,北齐的异姓王就不少,但归根结底,北魏的异姓王就不少。北魏至孝文帝改革大范围把王爵降为公爵之前,封异姓王的例子非常多,而且其中一部分后人可以继承爵位。

北魏驸马太尉穆观,追赠宜都王,其子穆寿后也升至宜都王,传子穆平国,孙穆伏干、穆罴先后为宜都王,孝文帝时降为郡公。

北魏司空长孙稚,封上党王,子长孙乌者早卒,传孙长孙观,长孙观子长孙稚降为公爵,但在北魏末年乱世又因功恢复上党王爵位,传子长孙绍远,北周建立再次降为公爵。

北魏太尉长孙嵩,封北平王,传子长孙颓,孙长孙敦,之后长孙敦子长孙道降为公爵,其子长孙悦在北魏末年曾短暂恢复北平王的爵位。

北魏尚书令王叡,文明太后的宠臣,封中山王,传子王袭,孝文帝年间和其他人一样降为公爵。

北魏特殊的地方还有多位宦官封王,除了图谋不轨的宗爱之外,王琚、赵黑、张祐三大封王的宦官都得以善终。

王琚,从明元帝到魏文帝之间的五朝元老,先后担任礼部尚书、侍中、冀州刺史等职,封高平王,活到了九十岁,不过晚年孝文帝时期也依例降为公爵。

赵黑,担任过侍中、镇南大将军、定州刺史、冀州刺史等职,封河内王,从同宗过继养子赵炽继承爵位,后赵炽在孝文帝时期降为公爵。

张祐,北魏尚书左仆射,封新平王,养子张庆降等为陇东公继承爵位。

总而言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北魏的名将重臣贵戚,封王的频率是很高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