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对香港人是怎样的观感?
五一后去了一趟香港,就两天,所以趁着还有印象的时候,把观感写一下。
刚到香港,从罗湖到旺角的地铁收了我39块钱车费,算是给我的第一个暴击。(但香港地铁还好,我这个可能是因为是从罗湖来的,收费比较贵,其他正常站点之间价格是合理的,跟内地差不多。)
地铁口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好,普通话粤语切换自如。和内地不同的是,他们的很多工作人员都年龄偏大,即使穿着制服,感觉和内地的比也没什么气势。反而是邻家阿姨的感觉。
在又一城下地铁,商场里感觉没啥人,单纯看硬件和南京的商场没什么区别。我先去了无印良品,被水果价格吓到了,5个橘子80多,虽说是和歌山县进口的。看到我在看水果,店里的工作人员说我想买什么,我用普通话说了自己就看看,他愣愣,然后就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推荐我其他水果。
以前说香港是购物天堂,这次发现也没到那地步吧。价格不是太便宜,服务也没到能让我心甘情愿多付钱的地步。可能所谓的购物指的是奢侈品吧。
香港书很贵,定价几乎没有低于100的,就算是轻型纸的书,也100多。我看到最便宜的书,唯一一本低于100的,是卫斯理系列。
出乎意料的,香港衣服不贵,即使是无印良品的衣服(连体大衣),也就两三百,和内地的优衣库完全具有可比性。
无印良品其他东西还是比较贵的,比如衣架之类的。但是考虑到这是商场里的名牌店,倒也没有贵的让我无法接受。
之后我到旺角街上的小巷里看过,物价竟然和内地差不多,比如20块钱5个大橘子,这个和我在学校水果店里买的时候差不多,比如小摊上的雨伞,最便宜的也有30多。吃饭的话,我们没去那种真正的苍蝇馆,基本还是比较多人去的,第一天去了荷里活冰室,一碗面加面包和火腿加一杯柠檬茶要50多,面也不好吃就和泡面没区别。贵肯定是比内地贵了点,但是也没到两倍,考虑的那地段的房租。晚上去庙街吃了牛腩饭,53,肉是真的多吃到最后饭吃完了还剩肉,就又要了半碗米饭。这两家老板都能说普通话,没从老板脸上看出来因为我说普通话就不待见。第二天先吃了湾仔附近的一家台湾盖饭店,呃,炸猪排肉臊饭加一杯珍珠奶茶也是63,这一家老板只说粤语,我还听不懂。都不提供纸,要用纸擦嘴还要3元钱。最后在中环吃了麦当劳,麦当劳的价格和内地一样,甚至有些汉堡比内地还便宜。吃了个55的套餐,没吃完巨无霸汉堡,薯条也没吃完。这次体验不太好,我还在吃的时候,麦当劳的服务员来了两次问我吃完了没有,我就很纳闷,我旁边的人他也不问,第二次问我的时候,四周空位多的很,为什么就问我一个人?本来我想早点吃完早点走,后来一来气就慢悠悠吃薯条。另外,香港面包都挺便宜的,比内地便宜,我一直纳闷,为何内地面包店价格那么虚高?一个欧包就要二三十的。。。
香港有不少店铺可以用支付宝或微信,但是还是刘一点现金以防万一,因为我有几家吃的餐馆只收现金。
另外,香港的食物感觉也没什么特色,可能现在任何一个大城市都能有全国各地的美食吧,感觉不是盖饭就是面。一般饭店里会提供的饮品是奶茶或柠檬茶,香港奶茶偏苦,甚至会有草药味?这是和台式以及大陆的新奶茶不一样的地方,第一次喝会不太习惯,不过我很快就能接受,毕竟新疆的咸奶茶我都能喝的下去,提供的柠檬茶则就是非常酸,我怀疑它们没有糖,全是柠檬吧。因此都要在饮料里加糖。默认提供的热饮,如果需要加冰块,还要再多收3元钱(也有多收5元的)但是香港有一款饮料,叫清热酷草本柠檬茶,我真的爱喝,但是内地买不到,就连淘宝都买不到。
我去香港抱着体验新环境的激动兴奋,但实际是和我想象的有些落差,比如老旧的楼房,狭窄的车道,很多博主发的漂亮的照片,但实际景点一看真的就是一般般,不过如此,和内地没什么区别。
至于人文景观,我叫粤语都没听到多少 不夸张的说,英语是我听到最多的,甚至普通话都比粤语多。不过在港大倒是真的,几乎就都是普通话,而且他们好刻苦,中午一点还在图书馆外面讨论问题。学习氛围确实比内地高校好?!(反正和我的211母校比,天壤之别)
在星光大道的明星手印,一溜排人很多,也有不少外国人。如果你看到外国人对着某个手印拍照表现得很兴奋,那个人大概率是成龙,还有小概率是李小龙。
还去了香港艺术中心看展览,下午四五点有小学生参观,个个拿着平板,真富有。
兰桂坊也去了,外国人比中国人还多,酒吧俺也不敢去 就随便转了转。也没看到帅哥美女。倒是很多亚洲面孔女生陪着外国男生,说着英语,反过来没看到过。
可能是审美的原因,我没发现多少香港帅哥,总体感觉香港人身高不是太高?说句不正确的错误印象,面相偏尖嘴厚唇?如果不是,那就是我刻板印象。
也没有期待中的港风,无论是人物穿着还是建筑风格。唯一的亮点是,在商场里看到四个老大爷排排走,个个西装革履吊带裤,我是觉着出去休闲还穿的这么正式挺累的。另外,商场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上了年纪的,60多岁的大爷还在做着商场管理员?
几天待下来,感觉和香港人就是隔着一层膜,目前的态度是保持着互相的客气。
我特意去香港的书店,就是诚品书店看了看,挺失望的,没有任何有争议的社科书,全是文艺类生活方式的书。
香港的红灯处都有响声,我一开始百思不得其解,还在想为什么敲木鱼哈哈哈。后来突然意识到,这应该是为盲人准备的,盲人看不到红绿灯颜色,只能根据响声的频率判断红绿灯。
香港车靠左边,但是行人好像有左有右,似乎行人不太在乎靠右行驶。坐电梯都靠在右边,这样好像是方便有急事的人上下行小跑,但是之前也有报道成站在电梯一边对电梯寿命有负面影响。
我唯一看到的一本内地所谓禁书,是北岛的歧路人?好像是这个名字。但不太喜欢,北岛写的这本诗集,没有艺术,全是堆砌,围绕不可说的历史,用的都是老套的风格,颇为失望。就这样,估计他是一辈子拿不了诺贝尔了。
最后一天会深圳是,港币还有小两百剩,心想不花留到内地也没用,就在地铁口买了点东西。有一家零食物语,全是日本的零食。估计打的就是我这样的人的主意吧,找机会把港币花出去。
最后一天晚上去听了周杰伦的演唱会,从很远就看到了人流,能让这么多人,还是那么年轻的人聚在一起,往一个地方去,只能是周董的演唱会了吧。(目前应该是只有演唱会)。场外的人占满了广场,不分男女,不分地域,都在为周杰伦说的“华流才是最迪奥的”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