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开窍是怎样一种体验?
看过《易经》的人都知道一句话,叫做:“凡所有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句话不是说让你自洽,也不是让你自己骗自己,而是所有事的发生,当你通透的那一刻,你会发现全部都是有利于你的,所有发生过的一切,都会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那如何能让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有利于自己呢?其实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说的非常清楚,就是宠辱不惊。
《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所谓做到宠辱不惊,说通俗点,就是对待任何的人和事,就像爱自己的身体一样,真正到这一刻的时候,任何的宠和辱,对你来说都不能动你分毫。
在此境界上,其实还有更高一层的境界,就是“无我”,你连“身体”都没有的时候,你再去考虑事情,那任何的宠和辱对你来说都无所谓,任何事根本就不会动你的心。
这个“无我”,用唯物辩证的角度来说,就是不要带主观意志去思考事情,你就能很快通透。我之前有在一篇问答里头提到过,最高境界的人,是一面镜子,镜子是空的,它照到什么它就是什么,这句话有点难理解,我打个比方。
你今年做股票亏了五十万,心灰意冷,觉得天都塌了。于是你找到我,我说你大运财帛遇到了地空,流年财帛又是武曲化忌,所以你会亏钱。
你又找到了一个投资专家,专家说你是没有合理安排持股结构,所以亏了。
你心灰意冷,郁郁寡欢,去医院找到一个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说你太冲动了,情绪不稳定,有赌徒心理,所以亏了。
回到家后,你的父亲对你说,那股市是你能玩得起的地方吗,老老实实上班,踏踏实实生活有什么不好,非要去折腾一下子,这下好了,裤衩子都赔没了。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衍生出不同的结论,什么结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亏了五十万,这是事实,可如果你还一直停留在在亏了五十万,心灰意冷郁郁寡欢这种状态中,你就会沉溺在这种苦海之中,此时,只有一个状态能够救你,那就是无我,你都“没有了”,那还有什么事能够让你痛苦?
如若还是不懂,那记住曾国藩说的这十六字箴言:“既往不念,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无我这个境界,还可以引申到佛家来讲,在佛家来说,无我的这种心法,就是慈悲大爱,当你无我的状态下,任何的宠和辱是否还能入你的心?是否能伤你分毫?
宠就不用说了,很多的这种修行人都知道宠是捧杀,不太喜欢听到这东西,因为听多了会生傲慢心,这是大忌。再有一个,就是辱,这东西很多人是受不了的,但当你对万物的爱,就像爱自己的身体一样,你对万物的爱,根本就没有不考虑自己,不考虑自己身体的时候,那么一切都不会伤你分毫。
当你遵循天道,洞察宇宙万物的规律的时候,任何的事情都不能伤到你,也没有办法再让你情绪起伏,你就是处于一种无我的状态,就天人合一了。
无我的状态下,就更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他,那么你思考之后,你就会理解他,那理解了之后,你就会生出一种这种慈悲大爱之心。对对方就像对自己的身体一样的这种去思考,那么这一刻的话,你就破了我执,破了那个小我,一旦你的小我还在,你是没有办法进步的,你的任何的执念,或者痛苦都是源自于自己认为自己的小我利益受到损害,你用的是脑思考,脑思考就权衡利弊,那一旦用心思考,你就不会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真真正正的站在没有对错、没有是非、或者无我的这种境界去思考,任何的事情你都能理解,那当你理解的那一刻,你还能难过吗?如果还是难过,那就是小我又出来了,又是让小我占据了你自己的心。
其实这是一个过程,它是拯救自己、与自己和解的过程,你原谅他们,你放下了他们,你都不用告诉他们,但是你自己心里面已经放下。当你放下的时候,慈悲之心起来了,立刻就能跟自己和解,所有所有的一切都和你没有关系了。
这种境界,不是自己骗自己,也不是自强,而是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真真正正的放下,并且释怀和,与自己和解,不再沉溺在那种小我的利益的考虑,不让自己沉溺于这样的苦海之中,做到之后,你就是那个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通透、开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