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骁龙8 Gen2看起来不输麒麟9000?
这不是废话吗?
我们用极客湾的http://socpk.com中的数据来看:
麒麟9000看上去强是因为有骁龙888和骁龙8Gen1这俩答辩的衬托。
实际上麒麟9000从性能上讲,它在865的性能区间可以看做低功耗版的骁龙865,而它可以用更高的功耗在865性能的基础上继续往上拓展一定的性能。
CPU方面,麒麟9000在低、中、高性能区间的能效全方位超越865,且在中低负载下的能效有进一步的领先。
由于麒麟9000的峰值频率、缓存等方面比骁龙865更强,因此它的峰值性能也比骁龙865更强一些。
GPU方面,麒麟9000的峰值性能强于骁龙865很多,因此功耗也高了很多。但可以看到麒麟9000只有在低负载有轻微落后于865的情况,而假设我们考虑将865超频,也就是说将曲线继续往前画,按照趋势来看麒麟9000在中高负载下是能够稳定保持强于865的。
麒麟9000刚发布的时候,数码圈都是不看好麒麟9000的——这不就是大号骁龙865么?骁龙888稳稳发挥不就稳稳超越麒麟9000了吗?
可现实就是骁龙888没有“稳稳发挥”,它翻车了。
我们回过头来审视这两年,其实可以得出结论:骁龙888和骁龙8Gen1体验糟糕的罪魁祸首,就是三星工艺。
骁龙888为什么要采用三星工艺,而不是用了两年的台积电工艺呢?
也许会有省钱因素;但可能比较重要的一点是:
排期
相信读者从很多其他的渠道都已经得知了这个消息了:台积电5nm的早期产能被华为包了。由于制裁升级,从2020年9月15号开始,台积电将不再能够为华为代工麒麟9000芯片。所以台积电5nm的早期产能给华为分了很多,据说9月15之前台积电是加班加点的给华为生产。
除了华为之外,还有苹果。苹果给钱给的多啊,相比高通来说,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会优先为果子代工。
所以如果骁龙888选择用台积电5nm的话,大概率就必须得延期发布,或者PPT发布但“没本事拿货来卖”。这对于高通来说是不能够接受的。所以顺理成章的转投了三星。
然后三星工艺加持下,888就翻车了。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消费者都在猜测到底是谁的问题,到底是ARM的架构拉垮了,还是高通的本事拉垮了,还是三星的工艺拉垮了?
这个问题在骁龙8Gen1与骁龙8+Gen1这两款芯片上得到了解答:同样是高通,同样的架构,一个三星一个台积电,功耗表现天壤之别。那么很显然就是三星工艺的问题了。
如果高通能在2021年年中,在台积电工艺产能上来了,能大规模量产888了,假如这个时候出一个骁龙888台积电版本,那么虽然GPU峰值性能比不过麒麟9000,但原本的三星工艺888的GPU中低频能效基本就和麒麟9000保持一致,换了台积电工艺后在中低频可能会有能效优势,且有更加出色的CPU的情况下,已经不会比麒麟9000差(应该说会更好,毕竟对于大众来说GPU峰值性能其实用的很少很少,目前国民级游戏王者和吃鸡连855的GPU都吃不满)。
但高通就是没做888台积电版本,那怪谁呢?没有如果。
在888吃了亏之后,高通在8Gen1上还继续选择三星工艺,由于A710相对A78能效甚至还进一步倒退,那自然的,流脓表现又续费了半年,骁龙8Gen1的能效甚至还不如已经很拉胯的骁龙888。麒麟9000的口碑又延续了半年。
直到高通终于醒了,终于推出了台积电版本的骁龙8+Gen1,并且未来两三年内不再采用三星工艺。
如果说麒麟9000的还有一手GPU峰值性能可以压一压888,那么8Gen1踩爆牙膏管的GPU升级,很显然就是麒麟9000没法比的了,三星版本的8Gen1的GPU就已经几乎全方位超越麒麟9000,无论是性能还是能效都有优势。落后的仅仅只是CPU能效。
而随着重新使用台积电工艺,骁龙8+Gen1的CPU能效也回归正常。
如果8Gen1一开始就是用的台积电工艺(参考骁龙8+Gen1降频版,可以近似认为台积电版本的8Gen1,GPU超频),那么从性能和能效还有外围规格,已经基本可以接替麒麟9000了。麒麟9000除了在中低负载上有CPU能效优势以外,其他部分已经无法和骁龙8+Gen1相比了。
而8Gen2作为8Gen1的迭代,更是早就跟麒麟9000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了,整整差了2年。
8Gen2本身又没有作妖,工艺也正常,所以8Gen2强于麒麟9000有什么稀奇的?
PS:评论区不要岁月史书,麒麟9000在非超高负载下的能效表现是很不错的,稳稳强于SDM8250,即使考虑超高负载,如果是运行相同压力的任务,麒麟9000也是稳稳强于SDM8250的,而骁龙888垃起来压根不如SDM8250,怎么现在冒出来一堆说9000还不如888的?
当然,Mate40Pro由于散热不算很强+EMUI/HarmonyOS调度偏保守,所以也许会有性能释放不激进的现象,打不过一些奔放的888机型。但是我们在评价的是芯片本身,而不是机型,这两个问题是需要区分开来的。
如果把“评价SOC”和“评价机型”混为一谈,那么作为手机SOC标杆的苹果A系列直接变成垃圾——游戏几分钟就发热、卡顿、掉帧、降亮度;但我们都知道这是因为iPhone散热拉垮严重拖了A系列的后腿。而骁龙芯的评价也无法进行,因为机型众多,有散热好的也有散热差的,有性能释放激进的也有性能释放保守的,有优化好的也有优化差的,那么骁龙芯的评价难道也是在一大块的区域里波动吗?肯定不可能的呀,因为芯片就是那块芯片,它又不会变。
而麒麟9000也是一样的道理,麒麟9000本身的性能表现很不错,CPU性能够用,能效(尤其是中低负载)优秀,GPU只要不是极高负载那么表现也很不错。但Mate40Pro的散热与调度并不能完全发挥出它的潜力。
而骁龙888,骁龙888最大的问题就是三星工艺的漏电。当888芯片处于低温时,它的能效表现确实也不差。但是随着芯片温度起来了,它的漏电现象会非常严重,表现出来的就是严重的发热和高功耗。
如果你拆机,对着soc散热,把888维持在低温,那么它确实体验还可以;但是这很显然已经脱离实际使用了。你怎么可能把一台拆了机对着soc散热的机子当成主力机用呢?
正常手机在工作时,除了北方室外那种极低气温,否则CPU在工作时一定会升温的,也就不可避免的加重了漏电现象,因此带来了大量的发热和耗电。
对于麒麟9000来说,只要不玩那种让GPU压力极大的游戏,那么麒麟9000很不错,性能和功耗都不错;在GPU压力极大的时候性能有保障,但会化身火麒麟。
对于骁龙888和骁龙8Gen1来说,这俩就是答辩,日用体验都很不好,能不碰就不要碰。8+Gen1是不错的。
所以请评论区里的知友,可不要来岁月史书说麒麟9000还不如骁龙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