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何从零开始备考公务员?

发布时间:
2023-08-23 12:22
阅读量:
13

讲点干货吧。

恭喜你,又看到了一篇干货满满的推送。

通常这种国家型大考试,干货金律:

刷题库!

刷真题题库!

背技巧!熟练运用!

但是,随着一年一度的考试,前十年只有两三套的真题,如今这颗雪球已经越滚越大,真题多达上百套。

这么多题,我这细胳膊细腿的花朵可怎么受得了哇。

别慌别慌,我来替你负重这五行大山。

为了高效复习,事半功倍,以下我针对行测和申论各个部分,给大家进行详细的解答。

干货满满风趣幽默还有点小呆萌~

吐血熬夜帮大家整理的打怪升级通关秘籍,我肚子里还有好多你感兴趣的小玩意儿,真的确定不好奇 不点个关注咩~?

我以一个上岸人的经历打包票,看完这篇绝对能让你深入理解公考,直接为上岸多一层保障!让大家少走弯路就是我的初衷!

废话不多说,那我们就开始吧~

一、高分必备工具

1、粉笔980

980比较适合有基础的考友。老师讲课非常全面,查漏补缺时特别好用,老师在讲课时会手把手地通过真题来帮助你理解。而且老师讲课风格很好,上课的时候会掺杂一些鸡汤、段子之类的话,跟着上课就不会太累。

注意:由于课程延伸太多,听课的时候就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错误的地方,从而忽略掉重要的知识点,再加上它家向来是重知识点全清体系框架,所以对于零基础的宝子来说就会特别吃力。

2、闪能1680

1680很适合零基础的宝子们。进阶版粉笔,很多人公认的在笔试备考这块更权威,我前前后后把视频看了两遍不止,同时直播也从头跟到了尾,估计都快看得电子包浆了。主要是跟着它家学,就很难有瓶颈期,备考全程有两次测评,就是用来找短板的,之后还会有针对性的提升计划,我当时就是跟着计划去看课刷题,学着老师教的方法去分析和概括,最后把我最头疼的申论概括题给解决了。

注意:它家讲义资料不是很好,不够全面,所以建议在上课的时候记好笔记,及时补充,后面对待错题时,就能及时把笔记拿出来翻看。

3、中公行测申论教材

适合想快速了解一遍知识点的考生。中公这套教材相当精炼,不啰嗦、无废话,同时又很全面,涵盖了绝大多数知识点。

注意:部分知识点不够深入。

4、中公行测5000题+申论100题

适合所有需要刷题的考生。题量很大,而且是分成了不同模块的,做题的时候就很方便了,不用担心题不够做。我是一天一个模块这样做的,做完之后对答案,整理自己的错题。千万不能莽着一直做但不看自己的错题。

注意:这套书的解析质量很一般,看不懂的时候得去网上搜,比较麻烦。

5、中公历年真题卷

适合所有考生。真题没什么可说的,毕竟题都一样,做就完了。我当时模拟的时候是一天一套行测一套申论,一切都按照考试的情况来。

注意:因为申论没有正确答案只有机构写的参考答案,所以在对答案的时候注意对比多家答案,这样更客观一点。

6、半月谈APP

适合所有考生。我一般是在里面看别人写的文章和听时政,这样就可以很好地积累申论的答题思路和行测的常识了。

注意:看别人文章的时候一定不能光看,笼统地看十篇也抵不上分析一篇!分析里面的文章框架和论点论据,还要积累别人写的规范用词。

二、关于行测(答题技巧)

1.国考题量大、题目难度也比较大,时间又短,所以我觉得需要学会取舍,我日常复习和刷题的重心都放在了资料分析、判断推理言语理解,其余两个部分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分配

2.资料分析:听课整理公式,看完课程之后把做题需要用到的公式和一些秒答技巧整理成笔记。

3.判断推理:判断总体都很简单,重点说说图推吧~图推有很多的套路,比如位置变化规律、图形排列规律以及图形易错点都记下来,做题的时候用上技巧解的非常快,正确率也很高

4.言语理解:自己整理一本容易混淆的词汇和成语的笔记,真正弄懂两个词是什么意思,适合用在什么场合和表达,这样能提高正确率。

5.数量关系数量我只练常考的题型,浓度问题、容斥问题、盈利问题、排列组合和合作完工问题,我上考场就直接把这几类题挑出来做,确保全对。

●说说做题技巧:

①做题顺序。

行测分五个部分,我个人的做题顺序是: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数学。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开始复习时,可以找一套真题完整地做一次,了解五个部分中自己最擅长和最不擅长的部分,更合理地安排做题顺序。

②做题节奏。

比如国考行测的开考时间是上午九点,我每次做真题都是九点开始,十一点准时结束。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培养自己的做题节奏,清楚自己在每个部分可以分配的时间,把考试时间段落化。

我个人习惯把言语和判断的耗时控制在65分钟,资料分析30分钟,剩下25分钟留给常识和数学。这样我每次看表的时候就清楚这个点我该做完哪个部分了。

注意,我这里的耗时已经加上了涂卡的时间,因为我个人习惯做完言语和判断涂一次卡,每做完资料分析的一道大题涂一次卡,常识直接涂卡。

③做题总结。

十一点做完题后到饭点的一个小时可以拿来对答案,每次做完真题后,一定要在当天对答案,了解清楚做错题的原因并改正错误的解题思维,不懂解题方法的题目一定要及时回去翻书或者看课。

做了几套真题后,基本上可以对自己的水平有个大概的了解,就可以订下每个部分的准确率目标了。

对完答案就要总结了,总结是要了解自己提高或者降低的分数在哪个部分,什么原因。总之,总结是为了下次能有进步,哪怕是一丁点儿的进步。

三、关于申论(答题技巧)

申论应该怎么学?

①首先打基础,初识小题

学习基础知识的期间把申论的的题目做一做,学会判断每一个题目属于哪种题型,是概括归纳还是综合分析,是提出对策还是贯彻执行。

②写卷子,主抓小题找得分点

前面判断不好题型,关键点找不全,多做题,琢磨透卷子。我当时每天会看一套卷子,从小题到大作文,这里先说小题。

◆想不到概括词怎么办

小题的一个难点就是小伙伴们往往概括不出来,想不到对应的概括词。

常考的词其实就那些,还是要注重日常积累,把平时做的卷子中概括的片段拿出来,做个词汇积累,其实也没那么难了。

更绝的一点就是我还会把不用省份相同话题的题目放在一起,分领域把词汇总结一遍,来来回回就那些词儿,不停补充总结,早够用啦。

③大作文也别忘啦

大作文,建议在学习时把卷子上面的作文找几篇话题类似的文章进行二次写作,大框架很快的就能清洗完善,就是内容填充的不够完美。

也就是说骨架有了,没有肉,不能使其充实。

◆如何积累素材

⊕多关注一些国家大事,多看看新闻,公众号多关注一些类似于人民日报这样的,多看时评,搞个小本子,多摘抄,多思考。

除了国家大政方针以外,尤其要多关注一些民生领域的问题!!!对我们的申论和面试都格外重要。

好多小伙伴可喜欢看知乎上面大神发的金句,好嘞收藏点赞落灰,一气呵成。就怎么无脑收藏,看都没看一眼有啥用啊。

打个比方,比如说之前疫情考点很火,辣个蓝人钟南山老师成了全民偶像。可你真正的了解他吗?你知道他的故事吗?你想过如果考与疫情有关,与责任担当有关,与中国精神有关与不忘初心有关等等相关话题的作文或者面试的时候怎么把钟南山老师写进去吗?

所以积累素材时要全面了解。

⊕每三天一套真题申论卷子。

最后冲刺阶段一定要做真题卷子,虽然前面我也练了,但是掐表做卷子的次数并不多,接下来的每一次卷子我都把它当成真正的考试去做,遇到不会的也不会立即看解析,而是思考一番之后写出自己的见解,直到整张卷子都写完了才对答案。

对答案的时候不是简单地读一遍就行了,我还会把每一道题的解析读上两遍,结合着解析圈划材料中的关键点,看看我自己在做卷子的时候圈划的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话,我出错在了那里。

基本上练上10套左右,分数保持在70+不成问题。

考公路上可能会有很多次失败,但失败后再站起来才会不辜负付出的每一分努力。在这条路上也会收获朋友,更会享受努力带来的快乐。

祝各位终成公!

最后最后,所有点赞的都会有好事发生,(づ ̄3 ̄)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