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清朝可以把大臣训的服服帖帖而明朝不行?
明朝的中央集权程度是除清朝之外的历朝最高,但皇权专制程度几乎是历朝最低。除了工作劳模朱元璋能达到大权独揽的程度,剩下的明朝皇帝,有一个算一个,包括朱棣在内都没能大权独揽。这主要是朱元璋的朝庭架构有很大缺陷。 自古以来,中原朝庭的架构都是制衡为主,各方都靠得到皇帝支持才能推行政策。汉朝的功臣外戚宗室制衡,隋唐的关陇山东制衡等都是如此。但是到了明朝,制度上承接宋制,就是全文官掌权。这就导致了宗室武将…
明朝为什么被称为历史上最硬气的王朝?
朱棣兵入南京城时,俘虏了自己的大嫂吕氏。当他看到衣衫不整、狼狈不堪的吕氏,慌忙跑到跟前,恭敬地说道:“嫂嫂受苦了,老四也不想这样子,实在是没有办法,嫂嫂快随我进宫和侄儿说清楚。” 朱棣对吕氏如此恭敬,其实都是装出来的,吕氏心里虽然清楚,但只能陪着朱棣演戏。在回宫途中,遇到朱允炆火烧皇宫,朱棣还装模作样的派人去救火。 甚至看到被烧焦的朱允炆一家三口,还故意在吕氏面前演了一出哭戏。“侄儿何必如此,叔叔…
如果你是李自成,击败了孙传庭后该如何推翻明朝,抗击女真,统一天下?
1643年10月,潼关战役结束,孙传庭死于乱军之中。 这时的李自成,第一步要做的必然是打陕西,没得选。陕西能为闯军提供两样资源——兵员和马匹,而且是闯军的老家,对于提振军队士气有重大意义。由于孙传庭完了,攻略陕西非常简单,两个月就能解决,就是个白捡的便宜。 等拿下了陕西,也就是1644年的1月了。 既然此时的李自成变成了穿越者,那么他就会多知道一个重要情报——此时清军已经在磨刀霍霍了。假如没有意外情况影响,清…

明朝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最大的贡献就是,告诉世人,尤其是腐儒集团和当权者, 乱世,什么都敢缺,就是不敢缺军饷, 谁恶意拖欠军饷,大兵们就会集体造反武装讨薪! 汉末曹操,为了奖赏有功将士和维持军需,不惜背负天下骂名,到处挖坟掘墓,盗取金银,来给有功将士们发钱发赏赐,这给历朝历代树立了一个榜样。 明末因为崇祯十几年不发军饷导致全国性哗变,几十万明军南边投李闯张贼,北边投后金,然后李闯每次全军覆没都能一出山马上满血复活,一路走一…

明朝的开国功臣有谁逃过了朱元璋的屠刀?
这个问题下的很多回答,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功臣本人病亡于胡惟庸、蓝玉两个大案之前,就算逃过一劫,子孙死活一律不在考量范围之内。且不说古人香火传承、后嗣奉祀的强大观念,就算现代人,也不可能把子孙爵除伏诛的和世代簪缨荣华的等量齐观吧?二是大量计入追赠专用、不能袭爵的郡公、郡侯、郡伯、县子、县男,朱元璋时代册封功臣的数量一下多达150人,显然任何人都不可能杀死死人。这两种算法算出的结果确实冲淡了洪武一朝的…
明朝人穿越到当代,会相信我们是中国人吗?
当年王兴给尚可喜的回信,其中一句话有两种版本。 第一种版本我是在《发史》中看到的: 顽民无所为,将欲存中国于一隅,全礼义于百世,不忍弃顶上数茎毛而已。第二种说法见于钱海岳版《南明史》: 顽民无所为,将欲存中国于一隅,全礼义于百世,岂徒惜此数茎顶上毛而已。相对而言,我更倾向于第二种。 王兴少年杀人,亡命江湖,从崇祯初年混到永历末年,是广东绿林中的祖师爷级人物,自广东沦陷起,就活跃在珠三角西部抗清,坚持…

《大明王朝1566》里,为什么严嵩一倒,大明朝就没钱了?
不是因为严嵩倒了就没钱了,你把前因后果搞错了。 因为《大明王朝1566》里的所有的矛盾跟剧情都是因为缺钱而展开的。没钱以及怎样搞钱的主题贯彻始终。我不妨碍跟你梳理一下。 从开篇的御前会议讨论的是什么? 国库亏空。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没钱了。 没钱了明年怎么办? 严嵩提出“改稻为桑”。把农田改成桑田,织成丝绸补国库窟窿。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苦一苦百姓,从百姓那里搞钱。 但是因为严党跟清…
为什么明朝没有家喻户晓的名人?
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也是一位封狼居胥的帝王 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开创永乐盛世;也有人说他暴虐之主,十足的伪君子 明成祖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第4个儿子,明朝第3位皇帝 出生时,朱元璋与忙于打仗,无暇顾及朱棣 长到7岁时,朱元璋才为他的儿子们起名字,四子名棣 朱元璋称帝后,朱棣封为燕王 1376年,16岁的朱棣迎娶了徐达长女, 并于四年后前往北平就藩 1390年大将军傅友德率军来到北平,准备出征漠北 朱棣…
明朝是否有过这么一种思潮:把男女的爱情推广、扩大,就可以变成忠孝的感情?
这不是明朝一时的思潮,而是儒家一直以来“尊卑有序”,“家国同构”的思路。 在封建时代,夫妇二元,与君臣父子一样,是绝对不平衡的对立同构关系,男主女从,男尊女卑是一贯价值取向。诗经本身有“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思齐 》)说要给妻子兄弟做道德规范,继而至于家邦。周公建立的封建制度与这种家国同构的思想紧密相关。易经序卦传在分析下经之首的咸卦时以夫妇为取象,用生成论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