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还能去日本或国内沿海城市旅游吗?含核污染水的海水是否会对身体有危害?

发布时间:
2023-08-25 12:30
阅读量:
18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决定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反对,许多人担心这会对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那么核废水有哪些危害呢?

核废水对环境和生物有哪些危害?

虽然海洋的庞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稀释核废水中的放射性元素,但若直接排入海洋中,一是放射性元素会在海洋生物中不断积蓄,人类打捞食用海洋生物,也同样会在人体内不断积蓄,对人体产生危害。二是会污染饮用水,进而污染土壤及陆地动植物。一旦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对环境和生物带来巨大危害。受海洋洋流影响,若将核废水排入太平洋,预计140天后,核污染将影响我国东海及南海领域,1年,核污染将覆盖整个北太平洋,2年内会对我国大部分沿海区域产生影响。全世界曾发生两起安全等级为七级的严重事件,一个是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另一个是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在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科研专家相继在饮用水、鱼类、牛奶、非食用商品中检测到放射性元素,可见影响范围之广。

核辐射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1:急性放射病(ARS)

据统计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中有134名急救灾人员确诊为急性放射病(ARS),其中还有病例伴随广泛的β射线引起的皮肤烧伤和脓毒血症。

2:肿瘤

受核辐射影响肿瘤发生率及死亡率升高。

3:甲状腺癌

碘-131是两起事故早期最突出的放射性核素,主要通过污染的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通过血液系统在甲状腺聚集,参与正常代谢,大剂量放射性碘在甲状腺的累积诱发甲状腺癌发生。其中儿童是最易感人群,两起严重核泄漏事件中,儿童甲状腺癌发生率均明显升高

4:致畸变

:虽然没有数据表明辐射后是否会对生殖功能产生影响,但对新生儿确有致畸形的强烈影响。

5:骨癌、白血病及循环系统疾病

放射性元素铯-137可在骨骼中沉积,且其可存在29年之久,最终诱发骨骼及周围组织癌症、白血病及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儿童及急救灾人员受到低剂量辐射照射,也会诱发白内障发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