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考研333新大纲有哪些变化?该如何解读?
333新大纲其实是减少了大家的背诵量的!!就是题型更灵活了!
333统考,还是延用了自命题333的四科: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没有加上担心中的教育研究方法,算是一个小惊喜吧!
一、科目没有变化,但是每科的分值有了变化
自命题333各科分值分别是:教育学原理60分、中国教育史30分、外国教育史30分、教育心理学30分。
统考333各科分值分别是:教育原理60分、中外教育史50分,教育心理学40分。
从分值上看,整体重要程度排序为: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
二、考试题型有变化
自命题333: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论述题
统考333:单项选择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1.不考名词解释。这就意味着大家背的时候只需要背名词解释里面的关键词,对每个名词的要求是理解即可。多余的修饰词就可以删去,假如选择题考名词解释的内容,选择的点一定是最重要的那几个关键词,所以背的时候内容少了。
2.不考简答题,其实并不是不考简答题,而是把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混合在了一起。
先写333知识点,再后面结合材料,大大增加了发挥的空间,解决了有的同学把简答题背的缺东西了的现象,有的同学基础知识含糊,反而能用材料内容填进去。原本标注为简答题的知识点建议大家还是按部就班按简答背下来,如果考试时被出成了论述题,编一些口水话或者举例子、联系热点等凑成论述题的篇幅即可。
3.论述题没变化。
三、新旧大纲各科范围变化
1、教育学原理:大框架不变,内容有变化
删减的知识比较多,把前面一些基础性知识都做了删除。比如教育的对象和任务、教育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历史发展等都删掉了。也砍掉了部分章节,比如最后一章学校管理全部直接删除,减轻了背诵压力。
新增了一部分的知识点,这个是需要我们去额外去学习的。比如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这个是完全新的划分,旧大纲只提到教育的社会功能(流动功能+变迁功能)。
2、教育心理学:变动很小
砍掉三章的内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前两节(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社会规范学+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第十章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3、中国教育史:细分为了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几个版块,更清晰明了
4、外国教育史:新增了少部分陌生的内容,不在之前学习范围之类
四、统考333样卷分析
1、选择题:1-15题是教育学原理;16-20题是中国教育史,21-25题是外国教育史,26-30题是教育心理学。
2、论述题:31题是中国教育史,32题是外国教育史
3、材料分析题:33、35题是教育学原理,34、36是教育心理学
(材料一般都是热点或者是现实案例)
感谢你在万万千千个回答里点开了我,如果喜欢我分享的回答,不妨花一秒为我点个赞。
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评论,看见都会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