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晴雯死之前叫了一夜娘而未叫宝玉?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46
阅读量:
15

因为晴雯临死前那碗茶。

晴雯的茶非常奇怪。搞清楚那碗奇怪的茶,就能知道晴雯死前绝不会叫宝玉的,若写成叫唤宝玉的名字,才是毁了。

晴雯死前喝茶一段实在极妙,我基本可以确定,是填开篇的“将我一生的眼泪都还给他”,晴雯喝茶,是在完全实写黛玉还泪。

宝玉给她倒茶,连写了三个不像——茶壶不像茶壶,茶杯不像茶杯,茶不像茶。众所周知,红楼梦中凡是点明“不像”的东西定有文章,必须特别注意。

这里仔细一看就知道,完美对应着第五回宝玉在幻境喝茶的部分。

【有个黑沙吊子,不像茶壶】吊子在四十五回林黛玉熬药出现过,这个茶壶其实是药罐子

【不像茶碗,闻得油膻之气】油膻二字分开,群芳髓乃宝林珠树之“油”所制,“膻”字照应的是绛色,红色又有腥味的东西,呵呵,当然是血

【绛红,无香,无茶味,只有一股苦涩,略有茶意,不像茶】太明显的暗示了,“略有茶意”意思是往茶的方向猜,又不是茶,还是红的,唯一的答案就是宝玉在幻境中喝的“千红一窟”,苦涩指的是眼泪

线索连起来,就知道晴雯死前喝的奇怪茶水就是宝玉在幻境中喝的千红一窟,这茶的真相是是药罐子里熬出来的腥膻血泪。

这茶符合红楼梦里最根本的二元真假原则,这种原则曾以风月宝鉴为喻,十分明确地告诉过读者。千红一窟对应是风月宝鉴正面(为幻),因此清香纯美,而奇怪茶水对应宝鉴的骷髅反面(为真),又苦又涩。

知道这怪茶就是第五回的千红一窟还没完,千红一窟又是什么?

此处正是脂批所谓“画家烟云模糊处”中一例,这里着重写的是晴雯急着喝茶,读者要是忽略了【宝玉自己也尝了尝,尝毕,方递与晴雯】一笔,就被瞒过了。

晴为黛影,这晴雯的血泪茶就是黛玉的血泪,宝玉尝了口,便是“将我的眼泪还给了他”的实写。

还泪,根本不是一直理解的那样,指黛玉是个大醋坛子,总为宝玉堕泪。作者在今生让宝玉实实在在将这还来的眼泪喝了下去,就前世如同绛珠仙草汲取神瑛侍者所浇灌的雨露一般无二。

千红一窟出自【放春山遣香洞】,意在“遣放”,因此晴雯死时说的【就好回去了】,是“回去”。这一对遥遥相应的遣放和回去真是绝了,可知此书草蛇灰线绵伏千里并非诳语。

晴雯之死,就是看着宝玉喝下血泪,了却夙愿,回归太虚。

重要的情节,唯恐读者漏去,作者又加上了一句【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甘露”二字不能再明显了,第一回的原话【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同时甘露还是千红一窟明写出的原料【以鲜花灵叶上的宿露而烹】。

所以这碗茶必得是宝玉倒的,晴雯接过宝玉递的茶,就是重现绛珠草得神瑛侍者浇灌甘露之场景。

也可以再次确认,甘露串起了一整条“还泪”线,作为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甘露先是在仙界为神瑛侍者灌溉的甘露,为千红一窟(原料为甘露),再是在人间为晴雯家里奇怪的茶水,为绛珠草偿还的血泪,被宝玉嫌弃地喝下。

宝玉根本不知道自己喝下去的究竟是什么,他竟将【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理解为【饱饫烹宰、饥厌糟糠、饭饱弄粥】,意思就是他觉得晴雯是享福享多了,过苦日子有新鲜感(?),还觉得自己有道理得很;在下一回,小丫头说晴雯死前只叫了娘,宝玉居然还没反应过来,认为是“想必没听真”。

傻宝玉啊,难怪警幻仙姑叹他“痴儿尚未悟”,七十七回总评【看宝玉给晴雯斟茶,又真是呆公子】,又被脂砚斋骂一次,连我这俗人都着急得想踹他两脚。

宝玉想不通也不相信晴雯竟然不惦记自己了,因为他始终不知道,绛珠现世,只为报他当日灌溉之情、甘露之惠,当他喝了那奇怪的茶,就是已得了血泪,清了宿业,过后,便自是各自去寻各自门,晴雯再不会叫他的名字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