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如果真的投下了核弹,世界会如何?
俄罗斯将不复存在,世界其他地方该咋样还咋样。
有些人还是不了解美帝的反导系统有多强大,再解释一遍。
一、先说大家熟悉的“萨德”
“萨德”是THAAD的音译,直接翻译是: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
这里的“末段”是指导弹飞行的后半段。
针对导弹的发射、初段、中段,各有拦截系统。萨德是专门管末段的,大概原理见图:
根据情况,它可以攻击300公里范围、大气层外到距离地面比较近的导弹。
具体原理不说了,只说效果。
上图中最左面那个雷达非常厉害。
它可以看多远一直是个谜,因为美帝保密。
在韩国安装的时候,他们对外说是500公里,但是大家都不信,因为根据他们2005和2007的几次试验结果,行家掐指一算都知道,肯定超过2000公里。
理论上可以达到5000公里。
也就是说,如果2000公里外有一个导弹向这里飞来,它刚点火起飞,这里就知道了,开始计算弹道,然后算好时间,发射导弹迎头飞过去,在空中撞掉。
注意,不是炸掉,是撞掉。。
因为只有这样,假如敌方的导弹是核弹头或者生化武器,把它整个撞烂而不是炸烂最安全。
这就叫“子弹打子弹”,难度极高,他们还就是办到了。
二、有人问,撞的时候会不会发生核爆?
别担心,不会的。
核弹非常精密,差一点都不会爆,不然核物理学家们早都改行卖茶鸡蛋了。
核弹引爆前,你把它打坏、撞坏甚至猛烈撞击,它的引爆系统搞不成链式反应,核爆就不会发生。
三、那来攻击的导弹是所谓超高音速有用吗?
没用。
因为它是迎头撞击不是跟后面追。你越快,动能越大,撞得越碎。
而且因为是末端,对于导弹来说不再可能有什么太大的变轨,而且速度越快反而越不可能精确变轨,所以可以精确计算、动态锁定瞄准。
听起来很科幻吧?
但是,别不信,“萨德”系统在最后定型的12次试验全都例无虚发,所以才拿出来部署了。
“萨德”的一个单元有6套发射车,一套可以连续发8发。
换句话说,一个单元满载可以发射48发。而且还有自动装弹系统,发射第二波很快。
四、萨德核心:电子系统
这套系统的承包商不仅有搞导弹的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 Space Systems)、卡特彼勒防务(Caterpillar Defense )和喷气飞机公司(Aerojet)、搞雷达的雷神公司(Raytheon),还有波音和电子系统的NO1霍尼韦尔。
五、“宙斯盾”
萨德只是陆基反导系统的一种。类似的还有海上用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宙斯盾”。
宙斯盾是个可以不断扩展的系统。
这系统到今天还在不断加入各种武器系统、雷达系统、卫星系统、通讯系统等。
“宙斯盾”的起源是为了保护航母战斗群。
因为世界各国都在想怎么能击沉航母,而航母则在想怎么能避免被攻击。
在美国,比较成熟的海上反导系统就是“宙斯盾”系统,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七代。
宙斯盾的一套打击单元组合就是400发反导中程导弹,每一发都可以不受干扰地分别跟踪、独立制导。
此外,还有数千发近程的,再近一些还有一分钟数百发的火炮。
作战时一般两艘航母一起走,这样就能保护一个直径1000公里的作战区域——同时一次发射800发中程反导导弹、近万枚短程反导导弹。
航母有那么好打吗?千万别拿美帝的航母跟俄军的“莫斯科号潜艇”比,丢不起那个人!
六、爱国者系统
爱国者3的拦截能力在几天前都看到了。
俄罗斯“匕首高超音速”+伊斯坎德尔+巡航导弹+无人机的“最牛组合套装”,直接被乌军击落。
俄军仅仅击伤了爱国者的一部发射架,一套爱国者至少有8部发射架。
所以,现在俄军都不用高超了,白浪费钱,没啥意义。
5月30日,“基辅建城日”,俄军大规模空袭,全部用的无人机。空袭哈尔科夫等地用的是廉价的口径巡航导弹和无人机。
七、太空、远程、中程、近程,美帝的反导系统是全方位的。
要注意,美帝的反导系统,有的叫PAC-3、BMD,MEADS,NAD,THAAD(萨德),NTW,BPI,宙斯盾等等。
距离地面最近的还有跟以色列联合研发的“铁穹”(全世界最牛防火箭炮系统,火箭弹饱和攻击都没用,不信自己去查)。
它们通过庞大的卫星系统组合起来,浑然一体,构成罩着美国本土的反导系统NMD和美国以外的TMD。
举个例子,如果从朝鲜半岛上发射导弹要攻击远在印度洋的航母作战群,第一个发出警报的可能就是同在朝鲜半岛上的陆地雷达,卫星开始沿路通知预计弹道要经过的陆基反导系统、海上反导系统….
八、饱和攻击没用
俄罗斯虽然有6000多个核弹头,但是目前在部署状态、随时可以打的只有517个。一部分是陆基,一部分是海基和空基。
算上多弹头的,一共可以携带大约1456枚核弹头。
注意,多弹头其实要在最末端才会“炸开”释放出来。
对于反导系统来说,虽然一个来袭的导弹可能最多有16个核弹头,可是它就是一个目标:在多弹头释放出来之前打掉就是了。
所以,即便俄罗斯所有的核导弹全部端出来瞄准一个双航母战斗群发射,517枚核导弹从四面八方飞来,就算初段、中段全部顺利躲过拦截,进入末端后,这个双航母战斗群也还有800枚反导导弹等着你。
美帝有十一艘航母。北约的其他盟国还有。
或者,有人说,不会吧,俄罗斯核导弹多着呢。
好吧,就算它80%都能用,也就5000枚——美帝十几种反导系统的拦截导弹数量还是远远超过攻击数量。
总之,所谓饱和攻击,其实已经过时。精准打击才是当今王道,可是它需要很高明的科技。
答疑:
1、载具和弹头的数据哪儿来的?
《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了互相核查的义务,此前倒是一直执行得不错,因为美国可以查俄罗斯,俄罗斯也可以查美国,双方互相确认出来这些数据。
2、可以快速增产吗?
这个真快不了,俄罗斯开足了马力一年可以增加载具20个,还是在平时。现在各种制裁下,缺这少那的,产能更少。
3、我会变轨转向,你怎么办?
一个导弹在末端不可能变到哪儿去。
不可能到了末端还带着一个航空或者火箭大功率发动机。
更何况前面说过了,越快,精确变轨难度越大,想想动量、惯性这些物理概念就知道了。
而且,相对于如今的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增加几马赫的速度真不算个啥。
何况,俄罗斯的所谓匕首,跟美帝的“暗鹰”一比,差太远。
俄所有现役超高速导弹都不出大气层,最大速度五六马赫。但“暗鹰”要出大气层打水漂,重入大气层的速度高达17马赫。
九、美俄核武库对比
空基就不用说了,美帝的B2、B1B远胜俄军老旧的图160。
以海基来看,美国14艘战略俄亥俄,能搭载24枚三叉戟2D5潜射弹道导弹,每一枚能搭载最多14枚爆炸当量为47.5万吨的W-88核弹头。
总共:14*24=336枚三叉戟2D5潜射导弹,22.3亿吨当量。
俄罗斯5艘北风之神,每艘搭载16枚布拉瓦潜射导弹,每一枚能搭载6到10枚爆炸当量为10到15万吨的核弹头。
总共:按照每颗15万吨当量算,总当量是1.2亿吨。
你没听错,俄罗斯5艘北风之神一次性投送的总当量,大约和美国一艘俄亥俄投送的总当量差不多!
还有,美军的三叉戟2D5洲际导弹,试验了170多次,基本都成功。
而俄罗斯布拉瓦(又叫圆锤,是陆基白杨M导弹的海基升级版),试验20多次,且大多是局部试验,成功率仅20%左右。
陆基方面,美帝的“和平卫士”,80年代列装,2005年直接退役。早都可以实现分弹头制导等技术。也比俄军强。
自己看下面的截图吧。
本文部分内容感谢“江山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