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谈力量举与力量训练的不同?
好问题,正好是我的领域。
我是一名健身教练,教基础力量为主,日常也经常会碰到有人把我介绍给朋友,说老杨是教力量举的,
包括一些学生来找我上课,也会把这二者混淆。
不是的,
简单讲讲两者的区别。
我经常会在第一节课上,给学生画一颗大树,
最上层的树冠,由力量训练衍生出来的几个分支,力量举,举重,壮汉,健美,
(还可以包括徒手,腕力,等等,这些,没全部写进去)
这些叫做“专项运动”或者“专项表现”。
注意:“专项”并不等于“竞技”,例如我练挺举抓举,但是不参加举重比赛,当然可以说我是在“练举重”,而不是练“力量训练”。
“专项”的意思就是特化的,专一的,针对某一个或者几个动作,有固定要求和标准规范,即使你可能也会做一些其他的辅助训练,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升这几个固定动作的运动表现。
而支撑这些专项表现的“树干”,就是基础力量训练,
它讲究的是,把人体已有的力量,用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式,给发挥出来,
具体在训练层面,主要是,我们把日常生活也好,体育运动也好,常见的动作模式,归纳成六种,
蹲,拉,推,旋转,屈曲,步态
(注:不同的训练专家可能对此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比如有的体能专家还会把支撑,跳跃,也都归纳为基本的动作模式,但把数量繁多的动作,归纳成几个基本模式,这个大逻辑都是一样的)
像我这样的教练,教课的重点,就是基本动作模式的熟练掌握,从而使你
“更安全高效地去发挥你的肌肉力量”
或者简单点说
“让身体更好用”
所以我们使用的器材也不仅仅像专项那样,拘泥于杠铃,哑铃,
能够提供阻力的,壶铃,轮胎,弹力带,阻力撬,药球,牛角包,自己的体重。。。
我们都可以拿来用。
在掌握了基本动作模式的基础上,如果学生对某个专项产生了兴趣,比如力量举,比如举重,比如健美,
那么可以再进一步地去发展这个特化的,专项的表现,
但就如同树冠的支撑,是树干一样,
如果你的基础力量,基础动作模式并不牢靠,而是直接进入专项训练,
那么大概率地,你的发展上限并不会很高,
因为基础不牢。
最后,“基础力量”是树干,
它还有个更底层的基础,那就是你的呼吸模式,关节,还有核心的功能,
它们才是整棵大树的根基,
而大多数普通健身爱好者,因为在青少年发育时期,缺少系统的运动训练经历,
甚至体育课都没上过几节,
所以我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通常会先花大量时间,去筛查和改善这方面的问题,
然后再去讲,基本的动作模式,
否则上限同样不会很高,而且容易出现伤病。
以上。
最后,我这边提供线上线下的系统力量训练教学课程,欢迎私信咨询。
从来没有学员续课:我是怎样把私教课卖成这样子的?关于训练,营养等方面的问题,也尽可以向我提问,目前为止我的值乎评价都是全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