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称「不招只想要多少工资的,希望年轻人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你怎么看待这一言论?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44
阅读量:
23
2021年5月19日,知乎热榜上就有一个董明珠女士接受杨澜访谈录相关的问题,该问题携带了一个“年轻人找工作应该看重工资还是发展前景”的投票。结果,27.4万人参与投票,67%的人选择了“工资待遇”。
这其实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大部分年轻人找工作时的想法是先看企业能给多少钱,然后看其它因素。
这真特别特别正常,因为“搞钱”就是大部分人工作的主要目的。我们看下生涯三叶草模型就能知道,从“搞钱”切入工作,实在是很自然的事情。
生涯三叶草模型指出,完美职业是价值、兴趣和能力的交集。其中价值是指工作带给你的回报(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回报),兴趣是指工作要匹配你的兴趣领域,能力是指你能胜任工作。
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讲,绝大多数都很难一下子找到价值、兴趣和能力交叉的工作机会,那不科学!所以大部分人,都是选择一个因素先切入职场,在工作当中,轮转各个因素,慢慢发展出相对理想的工作。
有的人是从价值切入。
有的人是从兴趣切入。
有的人是从能力切入。
一个人不管从价值、兴趣、能力中的哪个要素切入工作,都是正常的。同时,也不意味着Ta只关注最初切入的那个要素,Ta必然也很关注另外两个要素。只是说,在Ta选择工作机会的那一刻,Ta优先关注当时切入的那个要素。
就是说,就算年轻人选择工作时比较关注能拿多少工资,也不代表年轻人不关注自己能干什么、能为企业干什么,只是年轻人关注的次序和董明珠女士不一样而已:
- 年轻人关注的次序可能是:钱→能力(兴趣)→兴趣(能力)。
- 董明珠女士关注的次序可能是:能力→钱(兴趣)→兴趣(钱)。
所以,只要董明珠女士所代表的企业方,能多看一点,把年轻人关注的要素看全,那就能理解年轻人的选择啦。
推荐阅读这些回答:
- 如何选好跳槽目标避免踩坑?
- 为什么我不想上班,但是想搞副业?
- 工作后,你悟出了哪些职场道理?
- 面试官问你“期望薪资是多少”,如何巧妙回应?
- 加入新公司后,如何与主管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
- 工作两年了,没涨过工资要辞职吗?
- 如何提升工作效率,让每天工作都比较高效?
- 如果突然被裁员了,你的Plan B是什么?
- 不上班真的很快乐吗?
- 你觉得是去大公司打杂好,还是去小公司磨炼好?
- 人过三十,事业上还没有起色,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该怎么办?
- 都不建议裸辞,那你们是如何出去面试的,总不能老是请假吧,求建议?
- 你会选择降薪跳槽吗?
- 对刚入职场几年的新人有哪些建议和忠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