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知否》时有哪些细节让你印象深刻?
1.电视剧,有点能理解为什么郡主认三姐妹做干女儿的时候大娘子那么无语了,还说郡主是在糟践自己家姑娘。整个屋子里除了傻乎乎等礼物的如兰,其余盛家人都纯纯大无语的表情。
大娘子已经没想着让如兰嫁给齐家了,她没什么好失望的,齐家的操作是恶心到了整个盛家。大张旗鼓认干女儿实际上就是公开宣告亲事绝无可能,明明是小公爷自己看上的明兰,搞得人尽皆知,因为盛家地位更低一些,大家都议论是明兰想攀高枝。实际上盛家这边从上到下根本没那个意思(虽然墨兰是惦记小公爷,但到盛老爹那里就被阻止了,到底也没做什么,也没外人知道和议论),结果齐家自己又来认亲,不知道的还以为真是盛家贴上去,郡主才用此办法回绝。
整个情况就是,看上了盛家姑娘来撩拨的也是齐家,看不上盛家地位公开“回绝”的也是齐家,要和不要都让齐家说了,闲话和议论全落到盛家头上去了。
2.淑兰和离,盛家和孙家都有族人来见证议事。孙家更清贫,坐在孙家一侧的族人衣着非常朴素;盛家富裕,还有人做官,盛家族老衣着都很光鲜亮丽。
3.墨兰有负面人设,可是施诗小姐姐实在是好看,不怪林小娘如此自信,确实是姐妹中最具风情最拔尖的一个。
4.重刷才能发现,盛老太太说墨兰本该是个好孩子却被教坏了,这句话是真的。学堂初期的墨兰顶多是恃才自傲+小心思多,对于一些原则问题和礼法还是有基本的尊重。当时她们刚刚从小孩子长大成少女,并没接触过外男,想来林小娘尚无机会灌输什么歪理邪说。这时候墨兰的神态没那么做作,眼神也很纯净,像个聪明又有些虚荣心的才女(可以和上边眉心微蹙瞳黑如墨的哀怨形象对照一下)。林小娘说谁谁谁若是看上了她,她马上制止说叫人听去了不好。
梁晗第一次来访的趴屏风事件可能是她三观的转折点。她没有被嫡母传召,再生气也只是在屋里发脾气,说明这时候她的概念里没有那些违背礼法的可能性。周娘子刚开始建议她去偷看,她十分惊讶并表示这样做是很丢人的。
可是孩子很容易被身边的人所影响,特别是林小娘和周娘子的意见达成了一致,这两人的教导放大了她的虚荣心和好胜心。
这一次,她发现通过自己的盘算和表演,不仅可以毫发无伤全身而退,还可以使本来过错不如她严重的妹妹们受到非常严厉的责罚,尝到了甜头,从此便开始不断尝试,性格中的缺点被不断放大,最终犯下大错。
5.还是趴屏风事件。墨兰的做法令很多人都感到愤怒,但是盛紘对如兰的处罚是没问题的。如兰的脾气用某些视角看来是率真耿直,但某些情况下是泼辣不敬的。盛紘审问事情经过时墨兰颠倒黑白,大娘子气得直咬牙,但是当如兰冲上去要打姐姐的时候,大娘子瞬间由愤怒变成惊恐,和刘妈妈、明兰一起按住如兰。这说明就算站在大娘子亲娘的立场上,如兰的做法也是不可接受的,是大错特错的。
不论是出于袒护墨兰的私心,还是维护家风的目的,盛紘对如兰的管教都是正确的,结果上也是对她有利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上帝视角大家知道如兰占理,此时是有理的,但你认同的理总是正确的吗?如果人人都可以仗着自己有理而为所欲为,那么该如何分辨谁是真的有理,谁是真的没理?那岂不是乱了套?所以礼法规则就是一条最基本的界线,无论有理没理,都不可以违背,比如不能对父亲和姐姐不敬,不能动手打人,这样可以保证大到国小到家的最基本的稳定和安全。
行为失当有违礼法,便是有理也弱了三分,这道理后来祖母也说过。如兰要学的,就是怎样在平心静气的前提下维护自己的利益,无法控制情绪的人是难以应对未来挑战的。
(同样是和墨兰对线,明兰后来的反击才是对的。她在父亲面前申辩,句句都是对着父亲陈情,没有和姐姐墨兰进行正面的争吵,言语中也没有对姐姐不敬之处,因此盛紘愿意细细分辨事情真伪,她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于盛紘来说,墨兰如兰谁的错误更严重一些呢?
墨兰全程轻声细语,句句都在礼法上,不论真心还是假意,至少证明了她懂表面功夫应该如何做,让盛紘放心的是墨兰至少会把面上的东西维护好,不会在外边给家族丢人(后面的事情谁都没有想到),以后嫁人居于后宅,不会在最基本的礼数上落人话柄,也具备宅斗的基本技能。
而如兰看似有理,她的理也并不是自己没有错,而是三人都有错却只罚她和明兰,说明她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不足(实际上真正无辜的只有明兰,如兰既主动趴了屏风,也意图看姐姐笑话)。对父亲大呼小叫在先,意图殴打姐姐在后,说明她没有基本的礼数概念。嫡出和率真都不是理由,也不能作为她日后代表盛家在社会上生存的依靠,这样无所顾忌、肆意妄为的性格是最容易给自己和家族带来麻烦的,甚至比攻于心计、善于伪装的性格更要命。所以盛紘面对这个无知莽撞的女儿,气不打一出来,“明天还不知做出什么事情来”也是盛紘看法的真实写照。
6.歹竹出好笋,除了公认的廷炜之外,长枫其实也是。他是全民公敌林小娘的孩子,但是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倒也没那么坏。林栖阁的人眼高于顶难以相处,前期明兰守拙时期一直躲着让着墨兰,更不敢求她什么事,但是给嫣然抢簪子的时候却敢毫不犹豫冲进去,吵吵吧火地打断长枫和别人喝酒,还半强迫地让他打马球。众目睽睽之下被妹妹拽出去长枫也没有生气,没有在外人面前斥责明兰充男子汉,出来之后吐槽了两句,还是乖乖地被明兰推上马。明兰直接牵着长枫手就拽出来了,求他帮嫣然打球还撒娇,是真的拿他当哥哥了。
上马之后余家三兄妹开始吵架扯皮,长枫虽同为参赛者,但是保证了基本的教养,不插嘴别人家家务事,只是在听嫣然陈情和嫣红霸道回绝的时候面色比较凝重,可能确实是替嫣然惋惜。
球赢了之后,长枫很自然地从屋里钻出来直接站到如兰身边(仿佛刚才临阵脱逃的事和他没关系哈哈,就是这么没心没肺),俩人乐呵呵地一起高兴(还不是暗戳戳站了明兰的队),完全看不出来隔阂,平日只要不涉及林小娘,他们两个乐天派幼儿园大班学生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争执。
长枫的愿望应该很简单,希望和每个兄弟姐妹都相处良好,大家开心就好,何必掺合什么宅斗。他就像班级里一个聪明活泼的学生,虽然有的时候欠儿欠儿地不讨喜,也不怎么靠谱,但是会真诚对待所有同学,每个人在找他说话玩耍的时候都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所以科考的时候,如兰只为长柏送上了祝福(如兰受大娘子影响,有时候格局确实小做得不对,墨兰在表面上至少比她知礼,两位哥哥都祝了,长柏也很满意),长枫在一边难过地低下了头,自己平日的坦诚相待还是迈不过妻妾宅斗的坎,他应该是很寒心的。
7.墨兰这一身真的好好看,施诗小姐姐yyds!
8.知否真的是太真实了。明兰收拾各房送来的仆人之前,在屋里匆忙梳妆打扮,嘴里和崔妈妈说着话,同时和丹橘挑选耳环。明兰先是两个耳朵戴了不一样的耳环转头给丹橘,丹橘马上指了其中一个,明兰又马上取下了丹橘没选的那个,换上了被选的一副的另一只。全程两个人一句话都没说,一秒都没犹豫。两个人之间的默契和信任不仅可以体现在宅斗、办事的干脆利落,也可以体现在穿衣吃饭这样的细节上。(说实话现在很多糖精剧硬凹男女主之间的心心相印和默契,真的很牙疼。
9.很多人批评小沈氏,但是感觉她还行。小邹氏在大宴上讲张氏坏话的时候,小沈氏没跟着掺合,张氏来的时候,她还弱弱地喊了一声嫂嫂。小邹氏说话扎心,小沈氏让她少说两句。张氏和小邹氏闹起来的时候,小沈氏一直左右为难地想平息争吵,虽然和小邹氏关系最密切,但是始终没帮着她说话,在外人面前给足了张氏体面。要说小沈氏拎不清,那她确实也是拎不清,后来小邹氏被罚,她还于心不忍想把她留住。她从小也没接受过什么教育,更不懂朝堂争斗是何等凶险,不知道沈家处在风暴眼意味着什么、要舍弃什么。最后估计是在京城待得久了,经过了那么多的事情也明白了,明兰孩子满月酒的时候她和张氏一起出席,明显是姑嫂亲密的和睦景象,明兰看到了都小小地惊讶了一下,但是随后也就明白了,张氏很好地融入了夫家,小沈氏也舍弃了对邹家没必要的同情心,和嫂子快乐相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