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劝说相信西方伪史论的人放弃伪史论?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42
阅读量:
18

西方伪史有几大硬伤

一、天文学。

1582年10月消失的10天,误差已经大到农业都会要受很大影响。儒略历10天的误差可不是一两百年就有的,而是起码上千年才能积累10天的误差。差个一两天月亮都不圆了,这是肉眼可见的吧,自称天文学厉害,连肉眼的区别都发现不了,就这段时期还大谈能测日食,太搞笑了。有能力发明历法,没能力修正历法,就好像一个人吹嘘一个大程序是他写的,但是一个小BUG都修复不了。跳梁小丑而不自知。西方人宗教节日也相应的不准了吧,不是说西方宗教大于天么。耶稣他老人家真的不太介意哦。

一个地中海气候地区居然有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反观西方考古是一点都发现不了农业发达的痕迹。既无粮仓遗址也无水利工程,甚至出土一些群众的生活用品都很难。

二、世界地图。

以前说坤舆万国全图是西方的利玛窦绘制的,是西方大航海的成果。然而该图有一些列的硬伤,比如中心位置在中国,比如中国周边的地理非常详细,欧洲的地理却不详细甚至有错误,甚至宗教圣地都不标注。该图已经由李兆良先生根据大量的资料还原真相。(插一句,西史辨伪还得靠非专业的爱国人士,中国的历史专业人士都靠着在欧美的学术期刊上发文、吃饭呢,像李兆良先生这样的内容,他们哪个敢研究?)

寒阳碎雪:另一个真相颠倒的世界地图故事-《坤舆万国全图》

坤图的真相已经说明了利玛窦是不可信的,一个传教士主业不干,天天署名出版西方著作,帮助中国发展科技,西文的原版就提供不了,中文版的著作就漏洞百出。怕就怕有西吹说利玛窦纯靠记忆把这些科技著作写出来帮助中国。


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技术缺失

西方伪史的另一大硬伤就是文化发展的传承脉络没有,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全科天才的诞生。没有什么成就是属于人民的,考古考不出啥东西。虽然中国也有天才,也有很多全科人才,但是中国至少有一半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有偶然发现,传承、多代改良、最终成型这些阶段,像酿酒、造纸术,稍微了解就知道工序十分复杂,在没有理论指导的古代,只可能是一代代改良而来。而西方就牛了,脱离群众,靠一个个天才一步到位。他们的人民真的是啥也不会。天才就啥都会,管你有没有文字载体,说写就写,说传承就传承。管你表音文字断代不断代,天才说破解就破解。

没有现代科技发展之前,欧洲的医学惨不忍睹(黑暗愚昧落后),人口众多一点偏方都积累不了?按照一贯的尿性不是应该出一个天才的医生写出全科类的西医学著作吗?但是没有!号称农业发达、人口多,也没有出一个天才的厨师,多做一些美食出来。在我看来,药食同源,对食物和药物的了解最直观的反映一个文明是否发达,因为群众最基础的需求是吃饱饭,治好病。马斯诺需求理论好像对西方人不管用,西方人的基础需求是搞科技,不是先解决衣食住行这些问题。

四、战略、战争思想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相互征伐,百家争鸣。有苏秦合纵连横,有管仲买鹿制楚打经济战、贸易战,有孙子兵法这种直到现在都是遥遥领先的兵法。西方有兵法吗?高卢战记这种小说就别拿来秀下限了。直到18世纪《战争论》才写出来。

不说春秋同时期的西方,就算是现在也没有统一,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打来打去连个军事著作都没有。西方的思想真的先进吗?什么阿基米德这些古希腊先贤爱好和平?不屑于研究战争理论?答案是什么,其实从十字军东征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几万人自费东征,没有后勤补给,一路烧杀抢掠。其规模就比日本村斗大一点。西欧是富饶、科学、文明之地,我可不信。

中亚乃至远东的游牧民族一次次地侵袭欧洲,从上帝之鞭阿提拉,到阿瓦尔人(柔然人的后裔),马札尔人(今天的匈牙利人),再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无一不给欧洲留下恐怖的阴影。这些东西充分说明打仗这事,有点难为西方人了,一群没有军事思想的强盗么。兵器也落后的不行,“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不知铸铁器”。1200度高温铸铁、烧瓷器都不会,亚里士多德也不灵了。

军事思想,武器装备都落后中国一大截,成吉思汗打的西方人节节败退,让西方人睁眼看世界,可是西方的恩人。

那么西方为什么会出现以上问题呢?

结合利玛窦伪造坤舆万国全图,我们可以发现什么呢,为什么明明是明朝绘制的世界地图要署名利玛窦?有什么人或者什么组织故意的吗?张冠李戴。其实结合历史,你会发现清朝也是西方的恩人。西方列强无不怀念大清。小族治大族,弱族治强族要怎么治?你会发现西方现在搞意识形态输出的那一套与清朝大兴文字狱异曲同工。简单来说就是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再往下我就不多说了,影响民族团结。

现在明朝留下的东西有几分真几分假,要自行判断。清朝不否定明朝的科技,不大兴文字狱,不焚毁典籍,岂不是证明自己落后,他们可不想看到反清复明。但是另一方面,把明朝所有的成就全部毁了也是自寻死路,落后如满清要管理一个庞大的中国,还得用一些明朝的儒家思想、科举体制、孝廉制度、行政体制、农业科技等。

1、 按照这个思路,烹饪学和中医学为什么没有传入欧洲?

个人认为烹饪学和医学对清朝的统治是构不成威胁的,所以对于这些技术,清朝没有也没有必要进行清除,自然也没有必要署名利玛窦保留下来。欧洲学也能学过去,但烹饪需要当地食材,中医需要中草药,最重要一点是能够保留下来的东西,国人也没有必要翻译给利玛窦。其他的清朝看不惯的明朝科技,清朝派专人翻译给利玛窦(最搞笑的是翻译成中文,说话的主体改一改,改成洋鬼子的口吻,奈何还是有一堆不合逻辑的地方证明这东西是明朝的),署名利玛窦,这些科学著作才能被清朝承认保留下来。

2、 那军事思想《孙子兵法》什么时候传入欧洲的呢?现在主流说法是18世纪才传入欧洲。看看18世纪左右,欧洲打仗都是站两排对射也不奇怪了,一个是当时武器精度低,第二是确实没什么军事计谋。就这还被西吹说成绅士。

为什么这么晚才传到欧洲?其实也非常符合逻辑。这和美、苏将战斗机、核弹、战略导弹等先进的军事装备技术进行严格保密,是一样的。先进的武力技术,我不保密我教给你,让你来打我吗?中国各个朝代的统治者肯定是会考虑到这一层的,丝绸、瓷器、茶叶这种东西可以随便贸易,但是军事著作,铸铁技术这种东西,在贸易中一定是保密的。武力相关的技术最有可能泄露的两个朝代就是元朝和清朝,元朝直接打到了东欧,把一些攻城器械、火药都带到欧洲,这些东西或多或少都传了过去。更早的时候,中国的马镫被北方游牧学了去,游牧民族又去虐西方,马镫等科技也传到了西方。

很多与战争、武力相关的技术,西方是在哪段时期进行大爆发的?我暂时没有了解这一段的数据。但是从中国历朝历代对相关技术的保密,清朝又不保密的角度来分析,应该是在明末清初16世纪以后会陆续传入欧洲,欧洲在这个时期会迎来相关技术的爆发。我所知道的一个例子就是16世纪,西方才学会了高炉炼铁技术,这一下就对上了。

除了中医、烹饪还有哪些是清朝会觉得不会动摇其统治,可以完整保留下来的?

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西方现代音乐的基础,需要非常多的高阶数学知识才可能研究出来)。

这块就欢迎大家补充了,我也会慢慢补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