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核心技能有哪些?
谢邀
首先大家要有一个认知:管理是复杂多变,没有哪一项能力可以一劳永逸。
初创公司和大公司、管销售和管技术、初级管理和中级管理者等等因素,都会影响管理的侧重点。
如果非要整理一个“最大公约数”出来,有三个通用、优先级高的能力
1、统一思想的能力
管理与独狼的最大区别就是:一个人干活和一群人干活。
人与人之间的能力、价值观、履历背景都是有差别的,如何能统一思想、上下同欲是很重要的。
《孙子兵法》开篇就提到大胜仗的五个要素:道、天、地、将、法。
“道”做为五要素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道”的核心就是“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
在管理中,凝聚人心和统一思想是很难的,至少有两个难题
一、原来老板还能画个饼,承诺点期权,但现在年轻人,尤其是90后同学越来越务实了,都是目标导向的。
二、人与人的价值观不同,需求不同,你很难通过一种激励去凝聚所有人。
因此我更赞成小团队管理,大团队化整为零,管理者可以更了解每一个人,因材施教。
我搜肠刮肚,只有一个方法有通用性:要有“明+暗”的团队做事标准。
所谓做事标准,就是你的“团队人设”,其他人提到你团队的第一印象,你想树立的团队形象,比如做事严谨、客户体验、讲究逻辑、商务能力强等。
这个标准是依据你的管理风格且适应公司文化产生的,如果没有,你自己要先梳理一套优秀标准。
标准有两种:明、暗
明——形成文字、规范的,每次项目、会议, 你耳提面命的,提到桌面上,让大家行为标准趋同的
暗——桌子底下的更重要的,无法明说的,因为“凡是标准就有弹性,就有人为套利”,背后的东西更重要,但又无法言明。
举个例子:我要树立的团队人设就是“做事高效,日事日结”
明的——开会记录和纪要当天发出、客户问题当天回应等
暗的——高效意味着有时要加班,但不能大张旗鼓鼓励大家加班,也不能把加班写进制度,对于那些愿意牺牲休息时间来执行这个的人,我必须给予肯定,无形中给予更大的发展机会。
久而久之团队就会按这个标准去做事,不适应的离开,适应的留下。
2、抓主要矛盾的能力
管理者与员工的区别是:管一摊事和管一件事。 而人的时间是相同的,所以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最重要的事,也是管理者很重要的能力。
理想汽车CEO李想,讲过他人生的5层楼,其中他在第2层楼是这样写的:
高三开始,我不想这么被人看不起,我把我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变成了个人网站,开始创业。虽然还是个体,或者是有很多人的作坊,但是我有了目标,在无数的问题中寻找机会,每天的工作排列重点,只做那影响90%结果中前3件的重要事情,剩下的问题选择忽略,而不是被问题牵着走。
那我们怎么知道哪件是最重要的,我个人经验有两个方法:
1、提出一个好问题:问题的质量决定了答案的质量。
如果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深度,那么得到的答案也将发生改变。
伏尔泰说:判断一个人,要从他提出的问题而不是给出的答案出发。你可以把手中的工作清单列出来,逐一看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看它是不是解决该问题最核心的那件事。
2、用下面的句式进行“三段反思”
——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是“能做”哦,是能力和职责边界内的事,世界和平很重要,但跟你无关
——做了这件事就会…………达到什么目标,解决了什么问题
——完成这件事,可以让其他事变得简单和不必要了,找到多米诺效应
3、整合资源的能力
管理者与员工的区别是:管理者视野更高,掌控的资源更多,这里的资源并不仅仅是钱,而是隐形资源,包括:老板、平行部门、合作商。
我们要承认,每个人智商相差不大,你在已有的工作格局中很难做得比前任好,能优化的流程都被尝试过了。
唯一有机会弯道超车的就是“1+1>2”。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之前的团队维护很多合作商,每年的业绩都需要合作商分业绩,典型的ToB业务,我有信心的是自己专业能力和诚信品性,但也面临竞争对手的捣乱。
其中几个大客户有流失的风险,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说服CEO、集团领导一起进行几次拜访,这几个大客户老板也很重视,而且大老板人脉广、资源多、提几个熟人、风投,让我的客户获得了超越订单之外的很多价值,对于老板而言,聊聊天吃吃饭,也没有很麻烦。
---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包括跟合作部门协同。
整合资源的能力,是希望管理者把视野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移到公司、市场的视角,想想哪些人可以为我所用。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排列组合就是创新。
切记:管理是复杂的,要根据自己风格、公司偏好、每个具体的员工去考虑。
以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