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大佬知道苏州二手房现状?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41
阅读量:
13

2023.2.5

声明:本人从事苏州房地产工作,也就是中介

无论如何每年都会有一个小爆发,近三年只是短期成交量的突增,这个爆发期就是现在,每年春节过后,之后就会平平淡淡。我每年都会听同行给客户讲利好,凡是疫情放开,利率下调,相关会议文件等等,都会听到肯定会涨的结论。

但是苏州从2019年7月限购开始,苏州房地产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一直至今市场都处于客少房多的局面。买房客户基本是刚需置换类,炒房客基本消失,或者说真的能够投资的楼盘很少很少,这类楼盘得益于限价政策,有肉眼可见的收益,但是这类楼盘基本与你无缘。那其他楼盘你说要去投资,我觉得还不如存银行来的实在。

二手房库存一直在增加,新房预售期房变现房的也不在少数。二手房大部分想卖的都会适当降价卖,不然谁会买,大部分新房打折活动不断。这不仅仅只有苏州面临这个问题,整个房地产市场都在面临这个问题。

有人跟你说投资学区房,你觉得如果整个房地产大趋势在那里,学区房能出奇迹?逆势而上?

跟其他城市一样从房产走下坡路开始,利好小政策不断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当时说的是求稳,现在是没稳住了。首套利率放到4.1,六个月社保,二手限售解除等,这些政策并没有让房地产“好”起来。

估计未来几年也很难上扬了

首先要清楚作为一个普通百姓,你获取的信息比房企开发者和银行要少的多的多,迟的多的多。如果未来几年,至少1到2年内会涨的话!房企会倒闭暴雷?这其中特别是地方小房企,银行会焦虑客户提前还款?未来两年都看不到收益,房地产销售才会不断地降低上车门槛,让你先上车再说,如果会涨捂盘的常规操作就会再现。真正买房的时机是14/15年这个时间点,后续的几年其实是有点晚了,特别是二手面积大的房子更难出手。

说个小故事,去年同事想换房,自己房子没什么人看,一直纠结价格,一次比一次低,当时就让她有人出价差个几万就卖掉,结果一拖再拖还没有第一次出价的高,当时他自己还觉得卖亏了。现在一看最近的成交价,又变得开心起来。但是令人不解的是现在又急着买,而且还觉得房子要涨价,竟然还有同事劝他赶紧买,这个同事估计忘了22年他花300多万买的新房,现在只能租4000多,每个月要还1万左右的贷款,而且该小区刚交房待租就有50多套了。估计过两年有了成交挂牌价,他的心要凉一半了。

这个时候我觉得刚需结婚上学等客户,可以多看看,没事就看实地多跑多看,有的新房还有购物卡送,只要时间允许看个半年什么的再买也行。个人建议置换的也可以动一动,把高位接的盘有人出价还可以话能出掉就出掉,再买一套一样的利率也低了不少,操作好的话手里还能多点钱出来,关键是看有没有“呆瓜”接你的盘。

不知道这个时间段是不是房地产的拐点,宏观因素就不说了!想想一个城市常住人口没有增加,房子还在不停的建设,对房子的需求没有增加,房子数量还在不断的增长,会是怎样的?所以苏州一直在放宽落户限制,人都留不下来谁来去库存,周边城市也一直在抢人。

如果今年苏州还有利好政策的话,估计还是一些很零碎的政策,作用也微乎其微。

总的来说三四线城市比一二线要难受的多,城市偏远区比人口集中区要难受的多,所以买就要买在一二线,一二线要往人多的地方买。

这个时间段刚需多看看吧!不要急能看半年就看半年,能看一年就看一年!不要跟购房群体挤在一个时间段买房子!个人看法,万一万一涨了别骂我,跌了也别骂我。

2023/3/16更

市场3月较2月有些平静,二手新房访客明显减少,节后小爆发基本进入尾声,后期在没政策干预的情况下,市场成交量估计会处于一个相对冷清的阶段。现在热闹一点的地方是房产交易中心,因为二月份的成交基本要带到三月份走交易流程。

很多大佬会问我某某地方能不能买?某某楼盘能不能买?我其实在上面就已经表明过自己的观点:按自己的需求来,不建议为了投资买房,更不要高杠杆买房,苏州目前绝大多数楼盘是不适合投资的。如果是刚需族必须要买的话,没必要对未来房价的涨跌抱有执念。对于不是核心位置的房产,它的涨跌只能跟随市场的普遍性,要涨大家一起涨,要死我先死的规律。

对于新房能不能买,买哪里好?回归自己的口袋,口袋有多少钱就决定了你只能买哪里?区域决定了之后,就尽量靠些交通商业,口袋比较紧就不必太执着配套商业交通啥的。同区域置换的话,最好还是选择新房。一般目前稳点的楼盘去化相对都比较快,不稳的快成现房了。

长期来看非要说比较稳点的新房,个人觉得狮山,湖东湖西双湖,姑苏区少许楼盘(姑苏区刚需改善类户型只是相对稳,大户型不行,且要带点学区),这些区域胜在土地资源有限。再看看各区几个新兴的地块,可开发的住宅用地有多少,后期如果开发可替代性太强。

下图苏州六区的一手住宅库存,其中一手库存较少的是园区姑苏?新区需要拆开来看,狮山占比很低很低。

2023/3/16实时库存信息

另一方面近几年核心位置的购房门槛都比较高,大平层高单价,还要摇号抽签附带装修包等等,进一步提高了购房成本,降低了投资回报。

有房子真的要出售的大佬,最好详细问问自己所处小区的成交情况,现在中介门店太多,好多同行都喜欢把价格报的高高的,怕自己报的比别人低,结果你跑到别的地方去登记出售,少了一份可能的业绩。然后过段时间没人看,跟你说市场不好需要降价,拉长周期浪费了你的时间。

出售房子也需要一个贴合的市场价才行。

2023/8/13更

时隔5个月,相对于燥热的天气,房地产市场却显得异常冷清。加上最近碧桂园事件带来的冲击,令预算较高的买房群体更加踌躇。

这段时间看房的也越来越少,成交量也比较惨淡。有房子在卖的知友应该知道,自己房子价格没什么优势的话,问的人都比较少,中介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价格是否需要调整。有的时候看你的房子还只是为了对比,给其他房子做衬托。房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同一个小区在卖的房子数量,相对过去2年差不多翻了一倍,而且这个量还在往上走。

另外,客户还价还的也比之前大多了,有的房子24小时内的成交价跟挂牌价还差不少,谈判桌上客户可能还个十几万,有的可能还个几十万,当然这个也是总价相对较高点的房子和业主心态决定的,不然也不会出现在谈判桌上。现在能卖掉的房子,大部分拼的就是价格,你不降价看都没人看。有的房子客户看过之后,就是一大刀,最后还不一定能定下来。

如果问我下半年市场走向会怎么样?这样说吧,苏州新区通安有个楼盘,当初预计的是开发两期,一期还没交房通过打折活动,当处最开始买房的那批客户,对比最近的价格,最近两年的工也白打了。现在二期听小道消息是不准备做了,想让zf入局开发完。什么意思呢,就是开发商已经知道继续做下去,就是白搭进去,不如及时止损,让zf入局搞搞人才房之类。还有就是之前某些热门地块的楼盘,是不会跟中介平台合作的,现在也开始合作了,现在想的都是快点回笼资金,加快去化。这是房企开发商对未来的预期

有人说要等宽松的政策,但是目前苏州的政策算是比较宽松了。无论是限购限售,还是贷款政策,还有一些税费的补贴,再放宽点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个人猜测如果再放宽一点1.贷款利率下调或者下调二套的贷款利率 2.外地购房现在是3/6个月社保或个税证明,后期大部分可能统一三个月或者更低,无社保个税居住证也会发力发挥作用 3.外地户口目前只能买一套,后期会跟计划生育政策搭上线,符合二胎的可以再买一套 4.继续放宽落户限制等等。但是真正有利于购房这的也只有降低贷款利率这一条了。

总之,购房需多看多对比,不要盲目上车,根据自身需求来。

(打个广告如果有买卖新房二手房可以找我,有购房政策需要了解的问我+威❤ SHJHX-DaBo)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