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烂尾楼是一种怎样的经历?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40
阅读量:
13

一八年夏天,我一冤种朋友在杭州看到一某中式合院样板房后直接沦陷:


优雅的门头:


开阔的庭院:



进去后那叫一个富丽堂皇,空间那叫一个宽阔敞亮,可以说属于是梦中情房了,周边学区配套以及地段都非常优秀,房开也是大公司,价格嘛也贵得有点离谱。



可是在杭州多年还没有买房的他,属实心动了,各项区位条件和前景都非常不错,本来只想买个平层的他咬了咬牙打算一步到位,掏出大部分积蓄还找父母凑了点,犹豫了几天就去交了首付。


在决心入手后这套房子后,他像每个初次买房人一样激动无比,年轻人的第一套房,终归是意义非凡。这套房子的总价并不低,每个月的房贷给了我的朋友非常大的压力,但他想着自己入住新房的场景,就充满了工作的动力:



而这一切期待中的喜悦,都在2019年的秋天戛然而止:


19年夏天房子建筑结构主体基本完工,但公区和庭院以及外立面完全是无的,工地上连条能落脚的板砖路都没有,就一整个泥地状态,然后房开资金链就断了开始无限期停工,落下一地烂摊子让业主们一脸懵逼。



行吧不装了摊牌了,这个天选大冤种就是俺本人。打下这段字的时候我真是又气又好笑,气自己当时被样板房蒙蔽双眼,笑自己一路坚持搬砖缝缝补补。

在停工事件发生以后,房开包了个五星级酒店整了个宴会安抚我们,并表示年内一定会交付,结果当然是打脸然后继续无限期拖延。


我们当然不接受啊!于是大家马上开始想办法:


成立业主代表小组,维权申诉,打官司,找自媒体,找街道,找电视台,能想的办法和方式都试了,也有了很不错的阶段性成果。



结果呢?房开通过子公司外架和其他方式转移了资产,问就是没钱,看就是停工,违约金完全不给,就连工地上的工人甚至房开自己的员工都被拖欠工资,很多人离职,或者干脆就一问三不知。


一句话概括就是:要钱没有,什么情况我不造,你们想要房子就自己想办法吧。无赖一整个那就是!


照理说这个盘销售金额是拿地和建筑费用的五六倍,房开赚得盆满钵满完全没烂尾的道理,之所以后面没钱停工是因为房开私自抽调了监管账户的钱去别的地方做楼盘和项目开发,也有以各种名义被房开套现进自己口袋的,导致后来资金链断裂,结果就导致我们楼盘出问题了

我们不知道跑了多少地方想办法,不停跟房开交涉,想办法推进工程进度,跟监管账户的负责分行交涉,保护院子的自救资金,集体委托起诉,保全剩余资产。街道也三番五次开三方会议帮助我们推进维权进程,每次房开都会满口答应说得天花乱坠,什么马上开工,维护品质,年内交房,然后继续摆烂,能把人活活气没!



甚至在长期停工的一段时间内,房开还妄图以公区全无、泥地遍布的状态让我们收房认栽

到了20年春天我们已经非常焦虑了,工地一直停工,小区的状态还是完全泥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业主只能开始自救,因为有几户邻居的尾款还没有付,于是我们自己跟街道沟通设立了监管账户,把这些在途款收集起来开始筹备建设公区部分。



很多跟建筑行业相关的热心业主一起帮忙监工、寻找供应商,因为钱不够的关系,建设公区的进度一直走走停停,但没办法,我们如果不自救,那就更谈不上指望别人了。



就这么一点点弄,一块块砖堆,一颗颗树栽,终于21年秋天我们自己整完了公区,在这里真的要特别感谢那些愿意继续打在途款的业主和那些热心参与公区建设的邻居们,如果不是他们,我们小区可能就真要彻底烂尾了。



后来的事情就是房开彻底摆烂,我们大家选择自己搞定自家剩余部分,外立面也一并弄,争取尽可能维护好整体外观。



而在我们自救两年以后的21年冬天,公区终于基本完工。怎么说呢,能走到这步已是不幸境况中很好的结果了。


同时,我们的集体官司与维权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房开欠了我们非常多延期违约金,累计到21年底的时候已经突破了每户百万:



可更无语的事情发生了,房开在这个时候踢开了棺材板复活了,为了拿到产证资料办产证,我们所有业主还不得不接受他们提出的三条霸王条款:


1. 收房业主必须放弃违约金


2. 必须接受现状每户内部烂尾收房


3. 放弃对后续其余责任的所有追责


(不得不签订的霸王条款)


而且在收房前一天,还发生了一整个无语住的事,开发商突然要我全额预付首年物业费。(收房后必须支付,哪怕不入住)每平米12块一个月总计3000块的物业费,也就是直接预付36000。


可能有人想不明白,在努力自救那么久以后,我为什么要接受内部烂尾收房和这些霸王条款?完全可以不收房不给钱和房开继续耗着呀?


但是只要开发商宣告破产,我很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拿到证,甚至还可能面临房财两空这种巨大风险,更何况每月合起来块五万租房和房贷真的让我有点吃不消了,虽然很无奈,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这就好像陷入了怨种循环,他们做事一言难尽,收钱倒有规有矩,实在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完全就是把我们当成冤大头了。不过自我攻略说服自己后,我终于拿到了人生第一套房的钥匙。只能说是不得已的下下策了。



在去年年底,我终于被迫接收了比毛坯还差很多的房子:


裸露的钢架

长满青苔的下沉式庭院

晴天还在漏水的天花板

发霉漏水的地下室墙壁

水漫金山的阳台


疯狂渗水二楼的墙壁

建筑工人蹲角落拉的陈年粑粑


你说这运气差到极致总该来个两极反转了吧?实际上并不:地下室渗水发霉阳台无故漫水,整个二楼墙壁距离发霉指日可待。咨询房修朋友后,得知很可能是房开在阳台做养水测试,然后忘关水龙头也没关门导致的。


真的拴Q了,我怀疑发霉的地下室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二楼渗下去的水???我这次压根就没打算找开发商理论,因为几次接触非常明白他们摆烂推脱功力之深,找他们纯属浪费口舌!


话说回来我这还不算最惨,有个邻居为了买这个大点的房子更是直接卖了之前自住的房子,原是想好好改善生活品质,谁曾料到最终三代人至今仍被迫挤在出租房...他们家收房的时候那水就像瀑布一样哗啦啦往下流,墙壁上还长出了大片青苔。


现实版水帘洞。。。


遥想当年好不容易拿到杭州买房资格,又好不容易才弄到这个楼盘的看房资格,当年这个楼盘一开,来看房的人真没停下来过,边套啥的还得托关系才能买到,属于是妥妥大红盘了,无论从地段、配套还是房子本身来说都是非常令人心动的:


位置在西溪园区南侧差不多600米,走路上下班很方便;斜对面就是西溪湿地,风景优美空气质量很好,离在建的地铁站走路就十分钟,学区规划也很不错,得房率很高,还送两层地下室。


时隔四年, 哎,当时买院子的谁也想不到在未来会当上超级冤大头啊!


只能说是万恶的房开毁了这一切,可事情竟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为了让房子恢复到本该交付的样子,我这个大冤种只能继续头铁(花钱)下去了:


本来的交付标准。。。


1、 门头两个抱鼓石俺自费买的,花费5k(这个东西是整个小区每户门口都有的,都是规划设计好的,本来应该房开统一采购的,但是他们“没钱了”,为了保持门头统一,所以我们业主只能自己掏钱找他们的供应商购买)


2、 外立面所有墙面缺失的石材干挂我已经全部贴好了,包括装饰铜板和大理石,花费7w


3、 庭院和阳台的铝合金栏杆目前已经装了一半,算上玻璃饰板的部分,花费1w+


4、 地下室缺失的铝合金门窗还在规划安装部位,总价估计也在1w左右



5、 下沉式天井的瓷砖、地砖和石材装饰以及庭院围墙我还没有搞,打算等硬装完成后看设计风格再决定,毛估预算怎么说也得在10w往上


6、阳台漏水的部分还没来得及处理,水已经找人抽干了,后面的防渗防漏估计还要重新做,地下室那块防水也得重新弄,具体费用目前不知道,反正是个麻烦事儿。


哎......也就是说我现在想要把房子弄成房开正常交付状态下的样子,再怎么样也得花20w往上,搬砖人的心在滴血啊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自己买的房,哭着也要把它修好啊!


说不绝望那是假的,任谁遇到这一茬都得“人间不值得”,但事已至此,再多抱怨也枉然,只能哑巴吃黄连,硬着头皮往前冲。


这里必须给大家科普一下,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这么多烂尾楼?


之所以烂尾楼频繁出现,其实是因为开发商私自抽调了监管账户资金去别的地方开发新楼盘,或者以各种名义被开发商套现到自己口袋,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


说白了他们就是空手套白狼,单个项目会单独注册子公司隔离违约风险,哪怕真走到项目烂尾公司破产那一步也只需要单独清算子公司资产,我们追责起诉也只能起诉子公司,所以说,这种生来就为了隔离风险的子公司在某个时间段突然倒下也不难想象。


另外关于如何规避买到烂尾楼,网上众说纷坛。总结下来哪怕再大的房企都可能暴雷跑路,所以能不买期房尽量不要买,这血与泪的教训真的太TM深刻了。


最后的最后,发一些关于烂尾自救的(惨痛)经验给大家吧,希望大家永远都不会用上:



ps:这段时间很多邻居正式开始装修了,唉,相信未来总会越来越好的。


就好像电影《岁月神偷》里,罗家人在暴雨夜齐心用手拖住被风刮塌的屋顶时,任达华饰演的罗爸大喊的那句:“保住顶!这个家就不会散。”一样。


做人嘛,总要有信。



日子总得过,就相信好日子还在后头吧!!!


午睡结束更新一波:


哎,评论区太多看不动了,部分评论还挺让我伤心的,其实大家说的很多办法我们都试过,实际的自救过程比我写的困难得多,就补充一些真实发生过的事儿吧:


首先,我并不是什么土豪,为了还贷款攒钱装修通宵加班到清晨是常有的事儿:



18年夏天买房之前,我也不过只是一个努力工作拼命内卷的普通互联网打工人,当然我也必须承认,我的首付款里面有相当部分来自父母的支持。



言归正传,除了房开的部分,自救过程中间有邻居直接退房的,也有极个别人从监管账目申请违约金给自己的(就是在大家都不知道烂尾的时候去起诉了,所以执行优先级特别高,这么干也无可厚非,是人家的本事),甚至还有人在我们努力想办法的时候要先推动破产、自己当破产管理人牟利的......更有房开用支付工地工资名义抽调资金的情况(我们核算下来单日平均单人薪资700+,这完全是瞎编...)



而且在竣备后,我们还有几套房子保全了可以拍卖,然后资金拿来自救,但当时房开的剩余资产有一堆债主等着收割(房开欠了很多建筑公司和信托的钱,甚至连电力公司入户的工费钱都欠着没给),很可能一拍卖结束资金就被他们全拿走了,并且从债权优先级上来说,他們都远高于大部分业主和收尾自救的工程款,所以当时的情况真的很难很难,我们距离彻底崩盘真的就只差一点点。


我一普通业主都愁得连续好几周睡不好,那些负责自救和交涉的业主代表们在背后付出的努力、承受的压力和委屈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在此再次衷心感谢那些勇敢的自救业主代表们,患难与共,才知谁是真的英雄。


就如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接受现实啦,相信好日子总在后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