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治至昭和时期,日本的大众(农民、劳动者、学生)喝什么饮料解渴?
明治时代学生会喝牛奶,主要是明治天皇带头喝所以全日本人都在效仿,但是当时牛奶保鲜技术与冷链运输技术还不成熟,使得牛奶很容易馊了,弄得学生们不愿意喝。
后来到了大正时代才稍微好一点,其实准确来说也不是好了一点,只是因为大正时代的道路修好了使得运输时间缩短,这才保证了牛奶的新鲜。
明治时代的市民和士兵会喝葡萄酒,这在当时可不是什么小资行为,而是生活必需品。
西南战争的时候明治天皇自掏腰包给伤兵们喝葡萄酒,使得葡萄酒在军队里成为了军需品,从此以后日本国内葡萄酒产业一下子发展起来了。
1886年的时候日本国内爆发霍乱病,葡萄酒里的酒精有一定程度杀菌的作用,所以日本民众尤其是药店对葡萄酒的需求量一下子翻了好几倍。
劳动阶层(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会喝咖啡-----这也是如今日本打工人酷爱咖啡的原因。咖啡起初也在1886年传入日本但是刚开始价格很贵,等到大正时代以后才降下来价格,后来随着大量日本人移民去了南美,使得南美咖啡豆运输更加频繁了,到了昭和时代已经成为了大众饮品。昭和时代初期一杯咖啡才5钱(“钱”是日元货币单位,于昭和28年被废弃,100钱=1日元,一个小学老师的工资大约是50日元)
至于清凉饮料“ラムネ”(弹珠汽水)其实在明治维新结束后没多久就进入日本了,起初明治时代在东京大阪等主要城市进行销售,大正时代~昭和时代推广至整个日本。
1884年日本出现了天然矿泉水
1899年日本出现了苹果味的碳酸饮料
1919年日本出现了乳酸菌饮料,也就是如今咱们常见的可尔必思
1926年开始对各种清凉饮料征税,当然同样也有好处那就是整顿了清凉饮料行业、推广了制造许可制度、使得行业规范更加明确了。
还得说一下啤酒。
啤酒酿造主要是粮食(大麦的麦芽)
啤酒大约在明治时代中期进入日本,在大正时代产量巅峰。
但是随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使得粮食越来越跟不上了,因此啤酒产业一落千丈。
日本投降后好不容易啤酒产业恢复,但都得提供给驻日美爹.....
等到1950年以后才恢复至战前水平。
最后一个是日本酒。
这个没啥说的了,日本自古以来的就有的饮品,上年前来一直很热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酒在侵华战争期间也是属于军需物资,普通百姓只能限量购买。
后来随着战争吃紧,日本酒的品质也逐渐下降,但仍然挡不住老百姓的喝酒热情------毕竟这是当时唯一能弄到的酒类了。
1980年以后随着酿酒技术的运输仓储技术的发展以及日本对外宣传的结果,使得日本酒在海外市场也有了一定规模。
突然发现好像茶没写,算了我懒不写了